第1002章
顧慶川將那拉圖反駁得無言以對。 他的意思是說,你們不必擔心旁的,只要你們同意遷徙內陸,哪怕是朝廷養著,都不會餓死你們這部蒙古人。 若是日后如此,或還有可行性,其實真要到了那個時候,根本就不需要官方出面,民間的自發遷移就會展開。 但現在,蒙古騎兵還是王霖日后想要利用的一股重要軍事力量,王霖自不會殺雞取卵。 王霖忍住笑搖頭道:“蒙古騎兵朕日后還有大用,此時將塔塔爾人遷移往內陸,不妥。 顧慶川,你們還有沒有旁的安頓之法?朕洗耳恭聽?!?/br> 顧慶川眼珠子一轉,認認真真道:“陛下,武川之北,乃蠻以東,草原遼闊,綠洲遍布,足以容得下數百萬蒙古族眾。 臣之意,將塔塔爾部、乞彥部與孛兒只斤部乃至漠北各部前來投靠大燕的蒙古族人,悉數安頓在此,各劃區域加以界定。 此處數千乃至上萬里之地,可建立蒙古行省,由朝廷派員統轄?!?/br> 那拉圖面色驟變。 這姓顧的真是狠,這招更猛。 這直接就是想要把塔塔爾部給整沒了,讓一向接受大燕管理的乞彥部和孛兒只斤部將塔塔爾給吞并了。 王霖瞇著眼笑笑,“繼續說下去,朕洗耳恭聽?!?/br> 王霖覺得有點意思了。 “陛下,蒙古各部互不干涉,互不統屬,接受朝廷和蒙古行省統轄??稍诖说亟ㄈ?,以拱衛蒙古行省,分別安置三部蒙古族眾。 無論孛兒只斤,乞彥部,還是塔塔爾部,皆施行自治,由其可汗統領本部族眾兵馬,蒙古行省不予干涉,但接受朝廷樞密院調遣。 各部可汗品階等同我朝郡王之爵。準其只稱臣,不納貢。 此外,朝廷當在阿勒泰之地,乃蠻部故地建大城一座,從內陸移漢民、從西夏移夏族、從高昌移回鶻人甚至是契丹、蒙古等各族眾,愿意往新城定居者,朝廷皆可準。 朝廷在此城駐軍,效仿唐制,在此處設立安北都護府,以安撫諸族蠻夷。 乃蠻故土,漠南蒙古及武川之北,暫歸蒙古行省統轄,時機成熟后予以調整?!?/br> 顧慶川侃侃而談,條理清楚,說出了一個非常具有可cao作性的規劃。 說白了吧,設立蒙古行省,直接納入版圖,最符合大燕的利益。 而且在此地讓蒙古各部定居,聽調不聽宣,不受地方節制,貌似給了蒙古人很大的特權,但實際上是意欲讓蒙古人去抵擋未來金國的進攻,作為大燕的外部戰略性屏障。 換言之,要用蒙古人當炮灰。 而在乃蠻故地設立安北都護府,多族雜居,無疑是當前最有利于大燕的國策。 此地控制在大燕手里,也就相當于牢牢切斷了西域各國和高昌回鶻的退路。 未來…… 滿朝文武大臣面色動容,都深深望著神采飛揚的顧慶川。 李綱不禁懷疑,憑顧慶川的頭腦能想出這般一石三鳥的計劃來?這必定是陛下的主意吧。 其實不光是李綱這么想,其余諸臣也慢慢有些反應過來了,看這顧慶川和陛下一唱一和的,分明是在唱雙簧,糊弄蒙古人? 意識到此舉對大燕非常有利,也是真正兩全其美的辦法,李綱毫不遲疑,立即站出來附和道:“臣附議!” 李綱之后,吳敏、黃岐善、郭志舜、宗澤先后走出,連聲附議。 這下連舊黨都贊同了,新黨中人就更加爭先恐后出班附議。 王霖嘴角浮起一抹深沉的微笑來。 這實際上并不是他的主意,而是顧慶川等六七個軍機大臣共同商議出來的結果,借顧慶川的嘴說出口來罷了。 大的戰略如此,至于將塔塔爾人安置在乃蠻故地還是武川之北,是不是與乞彥部和孛兒只斤相鄰,這都不是問題的關鍵。 關鍵是蒙古行省。 王霖反復思量,覺得可行。 待眾臣亂哄哄附議完畢,王霖這才笑瞇瞇望向了那拉圖:“那拉圖,你意下如何?” 那拉圖知道只能是如此了。 大燕絕不放心讓塔塔爾人變成第二個乃蠻。 其實不光是大燕,縱是其他蒙古各部,也不會坐視塔塔爾一家獨大的。 那拉圖想起了自己meimei休瀾的話:“兄長,你不要心懷怨懟,覺得陛下不念meimei的情分,首先說,國事是國事,不能因私廢公,陛下絕不會如此的。 再者說,陛下說了,若無我在,塔塔爾部這十幾萬族眾的可汗,就未必是你了。 兄長,日后背靠大燕,率部族獨立稱王,與族人過上安定的日子,這不是我們蒙古人的夢想嗎?你還有什么不滿足的? 兄長,妹子言盡于此,你想想現在的孛兒只斤和乞彥部,他們背靠大燕,人口牲畜日漸增多,若非大燕壓制,這兩部必是蒙古霸主?!?/br> 一念及此,那拉圖立即大禮參拜下去:“臣那拉圖,遵旨!” 那拉圖沒問題了。 王霖哈哈大笑,又望向高昌國王子錫蘭道:“錫蘭,如此對高昌確實有些不公允,你們出兵進攻乃蠻,死傷不少,代價不小。 這樣吧,錫蘭,回去轉告你王,朕準你回鶻商人在大燕境內行商,賦稅均減半收取,這樣,應當足以補償你們回鶻人的損失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