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慕容婉兒俏面上霞,卻是安之若素。 她嘴上雖然不說,但對于諸女都有了子嗣之事,心中還是有些焦慮的。 她也想有個屬于自己和皇帝的孩子。 …… 翰林學士張世儒家中婢女伐登聞鼓,狀告張世儒夫妻弒殺其母的消息,終于還是難逃外泄,在燕京城中傳開,震動全城。 其實這種事也很難徹底封鎖住消息。 畢竟弒母滅絕人倫,實在是太駭人聽聞了。 而且這張世儒還是前朝宰輔張商英之后。 又為翰林詞臣,清貴之極。 這等進士出身的詞臣犯案,引起的風波更大。 更不知引起了多少燕京讀書人和百姓的強烈憤慨。 連日來,聚集在燕京的各地士子、燕京書院的學子紛紛前往御史臺,要求主導辦案的御史中丞鄧品忠對兇手嚴懲不貸,以正綱紀法紀和人倫。 引起群情鼎沸的當然是官方并沒有真正將張世儒夫妻緝拿歸案,而是封鎖了張家,不許任何人外出。 鄧品忠面色陰沉,伏案一點點反復閱讀著本案的卷宗和相關人員的證據鏈條。 單純從紙面上看,張世儒夫妻弒殺其母的證據非常確鑿。 張家的不少下人都出面為伐登聞鼓的婢女作證。 種種跡象表明,張世儒的母親薛氏,是一個性情暴虐的女子,經常虐打甚至是虐殺府中婢女下人,引得張家府上闔家不安。 正因如此,張世儒夫妻才利用了張家婢女下人對于薛氏的憤恨之心,誘導了幾個下人婢女,給薛氏下毒,將之毒死。 而當時的尸檢結果證明,薛氏的確有中毒表征。 而薛氏死亡許久,早已下葬,如今也很難再核對當初的仵作檢驗是否屬實了。 第567章 滔天巨浪,引起新舊黨爭的端倪 下手的婢女中,興蘭及其他三人已經招認。 其余人證也俱在。 還有毒的來源,相應物證,都俱全。 關鍵是張世儒夫妻面對鄧品忠的審訊,沒有提出異議。 按照一般的案情常理,此案應該可以結案了。 但鄧品忠總覺得哪里有些不對勁。 鄧品忠端起一盞茶來,輕品,問題出在哪他暫且未知,但心中有個聲音反復在提醒他,此案絕非像表面上看起來這么簡單。 鄧品忠沉吟不語,突聽耳畔傳來一個沉凝威嚴的聲音:“鄧品忠,張家弒殺母案查辦如何了?” 鄧品忠猛然抬頭,見眼前站著威嚴挺拔氣度淵渟岳峙的皇帝,嚇了一跳,趕緊起身拜伏在地道:“臣拜見吾皇萬歲!” 王霖揮揮手道:“好了,不要多禮,朕不請自來,主要是想問問案情的進展,鄧品忠,你可知此案現在搞得京師鼎沸,朝廷動蕩,攪得朕都不甚安穩?” 鄧品忠沉聲道:“陛下,從表面上看,證據確鑿,線索完整,張世儒夫妻弒殺其母板上釘釘,而且臣反復訊問張世儒夫妻,這兩人都無異議?!?/br> “既如此,為何不結案?” “陛下,臣心中還有幾分懷疑,總覺得有些不妥,故遲遲不敢結案?!?/br> “說來給朕聽聽?!?/br> “陛下,其一:張世儒夫妻弒殺其母的居心和動機何在? 臣查驗過,張世儒自小其父早亡,其母守寡將他撫養成人,母子相依為命多年,以子殺母,滅絕人倫,這張世儒為飽讀圣賢書的翰林詞臣,焉能如此? 其二,伐登聞鼓的張家婢女興蘭為殺人兇手之一,她為何會冒死主動投案,反咬主家一口?如此實在不合常理。 其三,從興蘭伐登聞鼓至臣將相關嫌疑人等緝拿歸案,張家諸多婢女下人皆為主動投案,既已殺人,為何事后反而投案并攀咬主家? 其四,張世儒之妻吳嵐,為吳相之嫡親孫女,臣據聞此女聰慧可人,熟讀圣賢之書,自幼秉承家教,端正溫婉,焉能作出弒殺婆母的大逆不道之事來? 此四處疑點,臣百思不得其解,所以還要對本案再加探究?!?/br> 王霖沉默下去。 良久,他緩緩道:“鄧品忠,將那張世儒夫妻分別帶過來,朕見他們一見?!?/br> …… 雖然是鄧品忠的御史臺在主導辦案,但張世儒夫妻暫未歸案,因為皇帝考慮到事關吳敏,必須慎重。 一旦將吳嵐緝捕入獄,就坐實了吳嵐犯案的事實,難免會殃及到閣相吳敏。 被軟禁在府中的張世儒夫妻很快被帶到了御史臺衙門。 張世儒進入御史臺大堂,見鄧品忠侍立在側,而公案之后端坐著一個威嚴不可直視的英俊青年,身穿明黃色龍袍,知道是當今天子王霖,心神大動。 他噗通一聲跪拜下去:“罪臣張世儒,拜見吾皇萬歲!” 王霖不動聲色,冷視著面前的張世儒,此人不到三十歲,眉清目秀,身材修長,文質彬彬,實在想不出,這樣的人竟然能心狠手辣,毒殺自己的生身之母。 “抬頭,讓朕看看,大燕朝廷的翰林詞臣,磁州知州,年紀輕輕便已經是一方父母官,居然能干出弒母之事來,朕要好好看看你?!?/br> 王霖冷漠的聲音傳來,張世儒面色煞白,緩緩抬頭,肩頭顫抖。 “告訴朕,你為何要毒殺親母?你多年苦讀圣賢之書,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