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天光透亮,高慶生率僅存的兩百死士且戰且退。 眼看折合率過千金軍一直窮追不舍,而關城內又騰挪不開,處處都遭受金人的圍殺,高慶生面色冷漠,振臂高呼道:“兒郎們,死戰報國的時候到了!吾皇萬歲,大燕萬勝!” 高慶生披頭散發,揮舞長刀就沖向金軍群中。 他的身后,兩百燕軍死士也齊聲怒吼,再不躲避,義無反顧揮刀沖向敵陣。 折合揮揮手,金軍飛箭如雨。 沖在最前頭的高慶生身中數箭,鮮血橫流,但他依舊瘋狂沖鋒過去,一刀斬落兩名金軍頭顱。 又是揉身而上,最后索性死死抱住另外一名金軍,張開大口死死咬住對方的喉管。 齁咸的血液沖入高慶生的喉管,他狂笑著大口吞咽下去,直至周遭群攻的金軍刀落下來,至少有數刀同時捅進了他的腹中,血流如注,他的身形才緩緩倒地。 高慶生的身后、身前、身側,兩百大燕死士的身形逐一緩緩倒下。 紅日初升,血氣彌漫,偷襲關城的三千死士,自統制官高慶生以下,全部以身殉國! 關城內高慶生的敢死隊牽制了三成以上的金軍兵力,而在關東發起進攻的楊沂中部又牽制了部分兵力,所以,韓世忠主力攻關時,所遇到的正面防御力量大為減弱。 但即便如此,韓世忠所部也是付出了不小的傷亡,并以此為代價,終有千把燕軍攻入關城城樓,與金人展開爭奪戰。 如果說居庸固若金湯配合上悍不畏死和戰斗意志頑強的金軍,是導致此戰無比艱難的重要因素。 但狹路相逢勇者勝,金人畢竟也不是神,在燕軍不計傷亡的累次沖鋒上,關城的防御終還是被活活撕開了一個大口子。 韓世忠大喜,立時命全軍發起新一輪沖鋒。 戰役自半夜高慶生率部偷襲開始,至第二日午后結束,居庸關被燕軍攻占。 金軍無一人逃離,包括折合在內,全部戰死。 唯有主將完顏宗峻,被楊沂中奉旨活捉。 陽光絢爛,關城上金軍的軍旗依舊在烈火中焚燒,空氣中的血氣經久不散,韓世忠仗劍緩緩跪下,面色沉痛,忍不住涕淚交集。 高慶生三千死士戰死! 西軍本部,又有三千精銳死于此戰! 也就是說,為了拿下這座居庸關,韓世忠五萬西軍,經死戰折損一萬六千多人以上! 此戰,共計三名統制官、偏將六名戰死! 而守關金軍前后也有一萬多人陣亡。 第526章 朕與諸將絕不相疑! 居庸關大捷! 韓世忠和楊沂中的聯合軍報在第一時間抵達古北口。 古北口,皇帝行轅。 王霖接報如釋重負。 居庸關不但是一座險要關隘,還是防御金人和蒙古入侵的戰略要地。此關拿下,基本上就斷絕了金人和蒙古人馳援幽州的可能性。 當然,除了軍事意義之外,能不能拿下居庸,對于燕軍來說,更多成為一種政治上的標桿。 燕軍士氣大振。 攻取居庸的捷報與大燕皇帝單槍匹馬正面硬捍完顏宗磐萬騎、并讓金國援軍敗退北安州的消息,也很快在幽燕各州傳開。 各路燕軍歡天喜地,皇帝的威望一時再次暴漲。 但王霖卻心中覺得非常沉痛。 小小一座居庸關,燕軍居然折損了接近兩萬人! 活生生兩萬條生命的陣亡和罹難,讓他心痛如絞! 韓世忠請罪的奏表早已送到王霖手上,但王霖覺得此戰出現重大傷亡的主要責任在他,而不在韓世忠。 或許是之前數戰,連戰連捷,連王霖自己都沒意識到,他的必勝信心正在爆棚,過于輕敵小覷了金人的戰斗力。 否則的話,他便不會僅讓韓世忠從左側進攻,而是部署兩翼合圍的戰術了。 這是一次慘痛的教訓。 讓王霖明白,金人的根基和強大軍事勢力暫時不可能全盤撼動。 他還是有些被接連的勝利沖昏了頭了。 王霖傳詔安撫韓世忠和韓世忠麾下將士。 雖然過程很艱難,但結果畢竟是勝利的戰果。 王霖很快就下旨,追封居庸關一戰以身殉國的高慶生等三名統制官,六員偏將。 在原品階的基礎上,上浮三級,由其子嗣承襲職位和爵位。 其余陣亡將士各有封賞和褒獎。 也傳旨真定,命馬擴派人押運勞軍物資去居庸犒賞大軍。 韓世忠雖然沒有加官進爵,但皇帝親賜玉帶一條,且還有皇帝新作一首絕句贈予。 此,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韓世忠因為損兵折將在居庸而對其軍中威望的下滑。 “復興二年初夏,朕輕取古北口,御金。 前,朕單槍匹馬橫掃金軍萬騎,完顏宗磐所部聞風喪膽,退兵北安州。 又兩日,居庸傳來捷報,居庸關下。 此戰我軍陣亡將士頗眾,軍中頗多戚戚焉者,朕亦心痛如絞。 念燕云十六州落入異族之手數百年,朕夜不能寐,有感而發,故起而記之,寄韓良臣及西軍將士,也與諸將共勉之——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燕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br> 這是陸游的一首七律。 王霖選擇在此時以這種方式公之于眾,無疑還是為了凝聚人心,倡導戰斗到底,表達他此次不光復燕云十六州誓不罷休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