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還有張魁等三位當世大儒的門生隨駕。 王霖此闕清平樂引得真定城樓上群臣拜謁,高呼絕佳傳世作。 這闕詞里說的長城自然是秦漢防御胡人的城關,也就是原本燕云故地的外長城。 而蒼龍,大抵是遙指金國了。 皇帝的心懷壯闊和沖天豪情,引得隨駕眾臣尤其是岳飛張浚楊沂中劉琦宗穎等少壯派諸將聽得熱血沸騰。 目光都望向了遙遠的上京。 這是楊沂中首次見到皇帝吟唱傳世詩詞。 皇帝不久前在演武場上孤身手刃數十蒙古勇士的威猛,與今日儒衫飄飄信手拈來筆墨涂抹山河壯闊的雅致,兩相交錯,讓楊沂中微微有些失神。 站在花蕊身后的楊月兒俏面上滿是紅暈。 照此下去,她確定自己快要淪陷了。 如此圣君,哪怕為他而死,都與有榮焉。 宗澤輕吟這闕清平樂,贊道:“陛下才學冠絕古今,尤其這番帝王指點江山的氣魄,縱然蘇學士復生,也拍馬不及?!?/br> 王霖笑笑,卻是回望岳飛等諸將道:“朕所謂的蒼龍,卻非金人,而是蒙古人?!?/br> 眾將愕然,蒙古?他們配么? “爾等不要小覷了蒙古人。蒙古鐵騎之可怕,不亞于金人。蒙古人的先祖常說狩獵是最好的老師,它教會蒙古人如何驅趕獵物、如何擺開陣勢。 根據長期的狩獵經驗,蒙古人創立了海子陣戰法。簡單來說,騎兵在戰場上沒有固定陣型,像海水波浪板般忽聚忽散。 聚是為了集中力量痛擊敵人,散是為了最大程度地化解敵人的傷害,再加上箭矢的靈活運用,使得蒙古騎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得益于機動迅速,蒙古騎兵往往喜歡正面突擊,兩翼包抄的戰術,這也是他們從狼群中得到的啟發…… 所以,要戰勝蒙古騎兵,要充分發揮我軍反應敏捷,切割快速,聚而殲之的靈活戰法,同時要結合地勢和天時……” 王霖面對諸將本來是提醒他們不要小覷了蒙古騎兵,但說到后來,就成了一種針對蒙古騎兵戰法的講解,不但身側的翰林學士開始專心記錄,就是岳飛這些諸將也認真聆聽,準備隨后整理下來,即刻傳書雁北,讓韓世忠參照。 唯有宗澤在旁沉吟不語。 皇帝并未有蒙古人作戰的經歷,如此對蒙古人的長短信手拈來,無疑只能說明皇帝做了很多幕后的功夫。 翰林學士又畢恭畢敬上前為皇帝換了嶄新的真定宣紙,這是皇帝親自研發出來的一種新式紙張,還未在全國推廣。 王霖抬頭望天,天空湛藍。 他緩緩提筆寫道:“永遇樂·真定城樓懷古。兼贈宗汝霖公以共勉之。大燕復興元年秋末,朕與眾臣諸將登臨真定城樓,送諸國使團,有感而發?!?/br> 宗澤父子在側,看了,面色動容。 宗澤長身一揖,知道這是皇帝當眾為他樹立威望,其意深遠。 宗澤面色漲紅,心中感動。 在他心里,眼前這位大燕開國之主與歷朝歷代皇帝最大的不同,就是心胸開闊,真正能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非但不疑,還還賦予最大的權柄。 絲毫不擔心臣下握有重權,危及朕躬。 他哪知道,他們這些忠臣良將起起伏伏的一生,都在王霖的眼底。 以宗澤而言,堪稱是為國鞠躬盡瘁以身許國。 對于這等忠臣能將,他還懷疑什么?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元祐六年,望中猶記,風雨河北路??煽盎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此闕詞書就,宗澤已經淚流滿面。 他是元祐六年的進士。 出仕在河北大名府。 這一路風雨走來,從底層縣官,直至當朝閣相,執掌大燕權柄。 皇帝當眾問一聲,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顯然是還要委以重任。 日后封狼居胥,他宗澤亦是見證者和主導者! 宗澤此刻情懷激蕩,顫巍巍跪拜在皇帝面前,山呼萬歲不止。 皇帝的傳世詩文,必將名垂不朽。而上一次與皇帝詩文名垂千古的,是名將張叔夜。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生! “朕當年在東京,感張太尉壯行河北御敵,書破陣子贈張太尉,后滑州一戰,朕站在滑州城樓,凝望河北河南,可憐白發蒼蒼之張太尉,已然率數萬將士以死殉國! 今日朕于真定城樓之上做此闕詞,意請宗相及各位保重,日后封狼居胥,踏平胡兒,為大燕開疆辟土,有朕,亦有諸位!” 宗澤嚎啕慟哭,這位朝中宰輔終于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緒,百感交集。 岳飛等諸將身后,張叔夜二子,張仲熊與張伯奮相攜跪拜在地,哀呼吾皇萬歲。 其父雖死,但能得皇帝如此評價,早已名垂不朽! 眾臣,諸將皆拜倒,真定城樓上山呼萬歲一浪高于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