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武勛集團不希望看到一個士族后族勢力在新朝的出現。 說白了,還是文武之爭。 問題的關鍵在于,部分文臣居然也在暗中響應,支持立慕容婉兒為后。 這其中就包括李綱和吳敏這兩名閣相。 說起來,還是韓家之前的“擬南逃”表現,讓李綱和吳敏非常失望。他們作為堅定不移的主戰派,決不允許朝中存在一股秉承逃跑主義路線的政治力量。 所以李綱才有意無意進行公開表態,對慕容婉兒予以褒揚,稱其為“千古奇女子也,居功厥偉,品德賢淑,可母儀天下”。 這實際就是對韓家的無形打壓。 李綱吳敏很擔心,以韓家這樣的數百年傳承的士族豪門,曾經出過數代宰相,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一旦再成為新朝后族,未來會形成不可壓制的龐大外戚力量。 與韓家相比,慕容婉兒背后的慕容世家就不具備這種能量。 況且,慕容世家的底蘊已經因為支持王霖而消耗得差不多了。 也正因如此,張浚提議韓庭出任御史臺的副主官,御史中丞,李綱斷然予以否決。 王霖緩緩坐在龍椅上,飲了一盞茶。 他再不講究排場和體面,登基大典關乎一個王朝的權威和榮耀,也得一本正經將所有的程序、禮儀完成,一點也馬虎不得。 王霖翻閱完武勛的奏表,一時頭大。 若是之前,他定不會允許外人干預他的家事。但此時非比往昔,既然要坐上帝位,就必須要接受家事化為國事的現實。 從現在開始,他的家事統統都會變成國事。 他在得到至高無上皇權的同時,也會失去一些東西。 見他沉默不語,吳敏輕道:“陛下,臣以為,六宮之主關乎社稷穩固,吾皇立新朝,新君當從善如流,接受群臣建議,盡快裁定后宮之主?!?/br> 王霖抬頭望著吳敏,淡然道:“吳相,你們這是要逼我廢黜發妻么?” 李綱開口道:“臣等豈敢?臣以為,韓家……” 聽李綱又要批駁韓家的所作所為,王霖探手揉了揉眉心,苦笑道:“好了,李相,不必說了,韓家是韓家,我妻是我妻,豈能混淆而論? 再說韓家也沒做什么吧?無非是隨大流,想要南遷而已!朝中意欲南遷者何止數百家,還差韓家這一家嗎?” 李綱肅然道:“陛下,后族何其厚重?若我新朝后族主張南遷,不戰而逃,與陛下和朝廷的主張背道而馳,豈不是要令天下人恥笑?” “李相,是不是有些言過其詞了?” 王霖實在不忍心斥責李綱這個諾大年紀仍在為國鞠躬盡瘁的老臣,也知道他是一番善意,但…… 王霖扭頭望向郭志舜。 郭志舜眸光閃爍,思量一會,卻是躬身道:“臣以為,若陛下為難,其實可立宋國夫人為后! 宋國夫人品德賢良,又為趙宋皇族血脈,在天下臣民中威望甚高,以宋國夫人為后,可堵一些悠悠之口……” 李綱聞言勃然色變:“新朝不破不立……以宋皇之女為后,必定為后世國君埋下國脈相爭的禍端!萬萬不可!” 李綱斷然反對,吳敏附議。 因為皇后不光是皇后,還意味著皇儲。 若是新朝的儲君出自皇宋血脈,這新朝……豈不是換湯不換藥?為日后奪嫡的禍端。 郭志舜也不惱,微微一笑道:“李相,吳相,慕容氏數百年前曾立國祚,此等歸化之族,非我華夏苗裔,血脈不正,何以為后族?” 兩方又開啟了爭辯的模式。 李綱意味深長道:“陛下,老臣年邁,再有一二年,待朝廷定鼎天下,便將乞骸骨歸隱鄉里,但歷朝歷代殷鑒不遠,老臣實不愿見外戚當國把持朝綱的局面……” 吳敏也道:“陛下,韓家數百年傳承,出過數代宰相,韓家門生故吏遍布朝野,齊國公主更為趙宋宗室,外戚掌權國重,不利于國,還請陛下三思!” 張浚和馬擴居然也起身來躬身道:“陛下,臣也以為,韓家德行不修,前番廉價變賣家資準備南逃,已為京師笑談……” 王霖頭痛欲裂。 他皺眉道:“我妻賢德,沒有過失,和寧家宅,于我更是琴瑟相合,如今我初登大寶,便要廢黜發妻,如此種種,卿等意欲讓我無顏面對天下人乎?” 李綱凝聲道:“陛下,國事大于天……” 王霖嘆了口氣,只得起身來一走了之。 偏殿內關于皇后之位的爭論,很快就傳到了殿外的朝臣群體中,隨后又傳出宮去,引起朝野熱議紛呈。 王霖知道不能這樣繼續下去了。 他必須要盡快解決這個難題。 他之所以沒有立即表態,不是他想廢黜韓嫣,而實在是他心中有番隱憂,擔心因為一個皇后之位引得他后宅不寧。 再者,他也得做做姿態,聆聽朝臣的意見和建議,以表從諫如流。 王霖扭頭望向燕青,輕道:“小乙,傳我的話給李相等人,就說我最遲今晚,會給他們一個答復?!?/br> “末將遵旨!” …… 王霖回到燕王府時,趙構和韋瑩也在。 這兩日朝野上下關于皇后歸屬的爭議,自然也瞞不住府中內眷,韓嫣此刻一顆心已經沉到了谷底。 她清麗端寧的面孔上雖然浮著恬靜的笑容,心里其實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