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以孔圣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之大,效仿佛教道教收些香火費用,在他看來也沒什么不可以的。 甚至可以開發出一整條完整的產業鏈來。 不過,那就要看孔家人的腦子夠不夠使了。 …… 孔琳要在娘家住一個晚上,可王霖軍務繁忙,不可能同住,就在當日午后時分,與孔家人吃了一頓飯后,就匆匆返回王府。 而在這個時候,李綱、吳敏、宗澤、郭志舜四人已經等候他多時了。 李綱四人的臉色都不好看。 為啥? 自然是因為皇帝趙佶的南巡之事。 太子監國倒也沒有大礙,因為現在的朝廷已經在四人的掌控下按照既定的軌跡正常運行,不會因為趙佶離去而亂套。 但他們有著更深層次和更焦慮的擔憂。 王霖緩緩走進正廳,四人起身見禮畢,卻是都端坐在此,各自一言不發,廳中氣氛沉悶。 王霖笑笑:“諸位相公,你我之間,可開誠布公,直言不諱。本王想,至少在家國大業上,孤與諸位國相都是目標一致的?!?/br> 確保大宋經濟文化和社會穩定,舉全國之力抗金。 保家衛國。 捍衛華夏衣冠。 這是王霖與李綱四人共同的目標。 這也是朝中四位相公能堅定不移站在王霖身后的關鍵因素。 當然,四人中郭志舜已經將郭家的利益和前途牢牢捆綁在了王霖身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李綱沉默片刻,突然嘆息道:“燕王,你有沒有想過,若是讓官家帶一部分朝臣南巡東南,日后朝廷就有分裂之憂?若是官家在江南另立朝廷,挾持東南半壁財賦,我輩如何再去火中取栗?” 郭志舜也插話道:“是啊,王爺,斷不可讓官家南巡,由此定導致大宋分裂,后果不堪設想?!?/br> 宗澤目光炯炯:“燕王,以老夫對官家的判斷,他八成會在東南另立朝廷,裹夾東南財賦,另成一國?!?/br> “至于我等,不過是官家棄子,留在北方,給官家當抗金的馬前卒而已!” 王霖沉默不語。 他既然沒有公開反對趙佶南巡,怎么可能想不到這般隱患。 隱患還是擺在桌面上的。雖然趙佶沒有另立朝廷的魄力,但架不住有人在背后攛掇,而趙佶素來又是個沒有主見的主兒。 既然已經捅開了這層窗戶紙,李綱四人就熱議紛紜。他們就差明說要將官家趙佶軟禁在東京,當不問世事的太上皇了。 見王霖一直保持沉默,宗澤忍不住皺眉道:“王爺何以不發一言?” 王霖深吸了一口氣,苦笑道:“諸位所想,孤并非不知。只是畢竟官家執意要下江南,孤又能如何?” 有些話他沒明說,但李綱等人都知道他是在考慮趙福金等女眷的感受,畢竟他也算是趙佶的女婿。 宗澤不滿道:“王爺豈能不顧全大局?若是大宋因此分裂,讓金人趁虛而入,我輩又該如何面對千萬黎庶百姓?” 李綱吳敏郭志舜目光緊緊盯著王霖。 王霖揉了揉眉心:“不知朝中對官家意欲南巡之事,反應如何?” “多數反對。唯唐恪、耿南仲等人迎合,甚至不少宗室都在暗中附和推動。老夫估摸著,若官家當真南巡,東京宗室能去九成,武勛和文臣能去三分之一?!?/br> “這足以讓官家在杭州另立一個小朝廷了?!崩罹V緩緩道:“我等不能不防?!?/br> “這樣,諸位相公與群臣不妨上書奏請官家改弦更張,收回成命。至于本王……隨后也會上奏?!?/br> 聽聞王霖此言,李綱四人頓暗暗點頭。 只要王霖同意他們起而阻止,趙佶想跑也跑不了。 四人匆匆告辭,及時回去串聯己方朝臣,要發起一波阻止趙佶南逃的彈劾聲浪。 王霖將四人送至廳口。 他望著四人遠去的背影,面上起了一抹復雜之色。 于他而言,他不愿意趙佶直接禪位給趙構。 因為這樣一來,會讓趙構覺得皇位來得太容易,上去容易,下來就難了。 所以他就引導趙佶產生了南巡之心。 當然,朝中唐恪這些人一直在旁邊鼓噪皇帝南巡。除了畏戰之外,怕也有另立朝廷的叵測心思。 當年的汪不就這樣。 王霖知道趙佶南巡定將引起李綱等人的強烈反對。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大宋臣民,都會反對趙佶逃跑。 所以,最終趙佶是走不了的。 但經此,趙構以太子身份而非新君身份監國,卻形成了既定事實。 朝議洶涌,民意如火,趙佶就只能老老實實呆在后宮,當他事實上的太上皇。 這符合當下的各方利益。 可這般話,李綱可以說,吳敏可以說,宗澤和郭志舜更沒有任何顧忌,只有王霖不能公開說——他反對皇帝南巡,也反對趙構直接登基稱帝,只希望趙構當監國太子。 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 所以,就使了些欲擒故縱、欲進而退的策略。 阻止皇帝南巡和趙構稱帝的惡人,不得不讓李綱這些人去當。 …… 趙福金與崇德、趙玉盤、趙構等人從書房走出,剛才王霖與李綱四人的談話,她們都在后堂與聞。 其實她們更不愿意趙佶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