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這世間人、世間事說到底不過是利益二字,即便是孔家這等圣人門第,也概莫能外。 孔琦大為羞憤,知道王霖在等待自己主動開口“索求”,便咬了咬牙,徑自開口道:“王爺,漢高祖十二年,皇帝冊封我孔家圣人第8世孫孔騰為奉祀君。自此,我山東孔家便世襲爵位。 隨后,我孔氏一族的封號屢經變化,直到本朝至和二年,仁宗皇帝冊封孔氏為“衍圣公”……至今已傳承數代,不過封號雖榮耀尊崇,但官階品級卻并不高……” 王霖微微一笑。 他當然知道,衍圣公在宋時只相當于八品官。 后來孔家獻媚忽必烈,被元代提升為三品。 到明初就被朱元璋提升為一品,后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御道上行走。 所以,現在的孔家只有虛名,沒有太多的“實惠”。 這是索要實惠來了。 作為政治交換,他不排斥給予孔家必要的政治地位,事實上這也難以避免,歷代帝王追封孔家自有其歷史原因。 但,提升爵位品階都可接受,他卻很排斥讓孔氏發展成為凌駕于國法之上的超級大地主,日后淪為國中國。 七十六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這是他前世網友對“衍生公”的評價。 累世經營下來,特權不斷疊加,孔府擁有橫跨五省、上百萬的土地。為了保住這些家產,孔府當家人選擇投降可能會成為新統治者的每一個人或者勢力。 后世為忽必烈上尊號,如今為王霖上尊號且聯姻,原因就在于此。 故,圣人名垂不朽,賢能于世,但圣人的后代卻不一定是“賢人”。 一念及此,王霖淡淡道:“孔郎中,本王聽聞,曲阜孔家不領他職,給廟學田萬畝,賜國子監書,立學官以誨其子弟。 只衍圣公的品階的確不高,朝廷供養和俸祿恐不足以奉嗣圣人嫡枝一族?!?/br> 孔琦眸中一亮,立時點頭嘆息道:“然也。王爺,孔氏雖有廟田萬畝,但孔族人口眾多,此田所出僅能供養廟學子弟。 而本宗衍圣公一系,我朝以來,授一京官,爵以公號,使專奉廟饗,朝廷雖歲時存問,賜之粟帛、牲器、祭服,但因我本宗族人俸祿低微,仍入不敷出?!?/br> 這話就很赤果果了。 見孔琦眸光熱切緊盯著自己,王霖略一沉吟,緩緩斟酌道:“八品階的確低了些。本王以為,衍圣公爵位當實至名歸,加一品銜,等同國家公爵,世襲罔替?!?/br> 王霖此話一出,孔琦幾乎狂喜而起。 王霖輕描淡寫一句話,就將孔家衍圣公的品階提升到了一品! 然他喜色外露,卻聽王霖又道:“衍圣公本宗當由國家爵位俸祿供養,理所應當。但歷代除卻本宗外,旁系庶出族人,卻要百業自舉,或科舉為官,或從軍為將,或商賈運營,或耕讀鄉里。 千年以降,孔氏繁衍不可計數,若嫡枝旁系皆為朝廷奉養,卻是奉養不起??桌芍幸詾槿环??” 孔琦略一思量,覺得他們爭取的就是衍圣公本宗的利益,既然王霖已經承諾給提升至一品銜,已經達到目的,至于旁系庶出,根本就無所謂。 孔琦喜笑顏開,點頭稱是。 他并不知,王霖的草蛇灰線,暗藏伏筆。 王霖說的享受一品銜的是歷代衍圣公的小宗,譬如孔琦還算是衍圣公嫡系小宗中人,但到了后世譬如孔琦的子、孫輩,就已經被排擠出了小宗,成了旁系庶出。 這樣歷代控制傳承,就能極大壓縮孔家的特權空間和人數。 第392章 大典,吾輩當血濺圣聽! 孔琦歡天喜地而去。 翌日上午,據說孔家當代衍圣公孔階已經攜孔家嫡女孔琳,提前抵京。 而宮中女官和禮部官員自替王霖按照賜婚禮儀,向孔家下了聘禮。 孔琳實際是孔瑞的嫡女,孔階的嫡孫女。 聞聽王霖給予的承諾,孔家本宗為之雀躍。 孔琦再來燕王府,送來了衍圣公孔階手術兩幅尺幅,題贈李清照和朱淑真。 表達孔氏對王霖的感謝之意。 “嘗聞易安居士摘藻麗句,固非女子之事。間有天姿秀發,性靈鐘慧,出言吐句,有奇男子之所不如?!?/br> “天下閨秀,淑真、易安并稱雋才?!?/br> 還別說,孔階的字跡雄渾,頗有氣勢。 見李清照和朱淑真喜歡,湊在一起把玩,王霖忍不住笑道:“當代衍圣公所出真跡,倒也不錯,你們好好賞玩,我去見見宮里來使?!?/br> …… 早上。 因為要去文廟接受孔氏衍圣公上尊號,王霖就換上了一襲嶄新的淡藍色儒衫,戴一頂造型高而方正的巾帽。 風度翩翩,氣質儒雅,哪里還有半點的武將氣質。 今日的為王霖上儒教大宗師的上尊號大典已經成為東京的一大盛事。 受邀參與的有朝廷文臣、宗室權貴,在京大儒,還有更多的不請自來的讀書人。 典禮設在東京文廟的廟前廣場上。 廣場周遭全是密密麻麻的儒衫士子,當然也有不少官宦子弟,權貴家仕女,還有趁機來做生意的販夫走卒。 總之,半個東京幾乎傾城而出。 從十里御街至文廟所在的安寧坊,街道兩側,全是熙熙攘攘議論此事的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