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金兵無一人投降,無一人活命。 紅日初升,王霖命虎神衛盡斬金兵頭顱,以首級在黎陽城外曠野上,起京觀,血祭遇難的大宋黎庶。 后,史稱“黎陽大捷”。 …… 就在王霖突襲黎陽滅完顏股五千兵馬時,堅持了十余日的滑州宋軍已經彈盡糧絕,破城在即。 漫山遍野的金兵縱馬沖殺過來,無數金兵已經攻上城頭,兩萬宋軍只健存只有數百傷兵。 激烈的攻防戰依舊正酣,熾熱的高溫下,血腥氣在不斷被蒸發。 姚平仲揮刀斬殺一名金兵,他已經連續奮戰在城頭上達兩天兩夜之久,幾近油盡燈枯,身上血痕累累。 兩名金兵從后奔來,一刀砍在姚平仲的后背之上,力破披甲。 姚平仲怒眼圓睜,猛轉過身來,揮刀斬向金兵脖頸,血濺沖天,而另外一名金兵狠狠一刀捅進姚平仲的胸腹,血流如注! 姚平仲怒吼一聲:“張太尉,某先去矣!” 說罷,姚平仲奮起余力往前猛沖,死死圈住金兵,沖向城墻之下,瞬時兩人同時落在城下,化為rou泥! 正在與金兵對戰的張叔夜頭也不回,厲聲道:“希晏走好,某隨后便至!” 此時,城樓上對戰聲漸熄,數百殘兵漸倒在金兵的屠刀之下,張叔夜環顧左右,見只有十余軍卒相隨,他仰天大笑:“諸軍,后悔否!” “寧死不悔!” 張叔夜將手中佩劍奮力投擲而出,一劍橫穿就近金兵的胸腹,他撩起披甲,面向東京方向,連連叩首三拜,血流滿面。 旋即,張叔夜率最后軍卒沖向金兵,大聲狂笑著抱住金人,先后義無反顧跳下城頭! 大宋宣和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午后,滑州。 滑州被圍,兩萬宋軍全部陣亡。 張叔夜、姚平仲等十余將領,身死殉國! 后,史稱“滑州之難”或“滑州保衛戰”。 …… 雖然破了滑州,但完顏宗弼的心情卻很糟糕。 兩萬宋軍死戰之下,金兵傷亡超過七千,而郭藥師的常勝軍更是折損過半。 滑州城內大火漫卷,那城樓上高高佇立的大宋軍旗也漸漸倒下,完顏宗弼麾下大部金兵吶喊著沖進滑州,準備將城中財物擄走一空,卻突然聽到身后方向傳來震天動地的大地轟鳴聲。 他猛回頭望去,身后軍旗招展如林,黃龍滾滾。 完顏宗弼面色驟變,即刻高呼下令道:“不要入城,全軍整軍備戰!” 然而已經晚了。 五萬金兵其實還包括郭藥師的一萬常勝軍,除去折損,戰后統共只有不足四萬人。 這期間,還至少有半數以上的人馬沖進了滑州城去劫掠。 倉促間,完顏宗弼只能調動原地掠陣的一萬多騎兵擺出陣型,迎戰來犯之敵。 完顏宗弼面色鐵青,他已經發現了來軍軍陣中那高高飄揚的大宋齊王大纛和伏虎軍軍旗。 紅色大旗,金絲繡邊,猛虎下山圖案。 在完顏宗弼心中,這應該算是宋國戰斗力最強的一支兵馬。 而完顏宗弼心中無比驚疑,那王霖此刻不應該正在征伐西夏的嗎? 第356章 雄風萬里如虎,血戰震京東 旌旗獵獵,戰鼓雷鳴,大地震顫。 王霖一馬當先,率先沖陣,五萬伏虎鐵騎喊殺震天,若鋼鐵洪流般席卷向金兵陣型。 王霖從來不曾小覷過金人騎兵的強悍戰斗力,以及無與倫比的戰斗意志。 縱然敵對,王霖也不得不嘆服金人的軍事管理水平,處在了這個時代的巔峰狀態。 金人但凡戰,唯戰死,絕沒有逃兵和降兵一說。 黃河以南,滑州以北的這片寬闊平原,在今日這個陽光絢爛的午后,變成了金宋兩國最激烈的戰場。 金兵的士氣和戰斗意志非常高漲,他們壓根就不曾真正將宋兵放在眼里,盡管張叔夜的兩萬宋兵已經在滑州給了他們一個沉重的教訓。 但那是守城。 此番是野戰。 金人素來號稱過萬則無敵,而野戰騎兵沖陣就是他們的長項。 前不久,更是橫掃契丹全境和大半蒙古高原?。?! 面對鐵蹄轟鳴的金人騎兵,契丹人尚且聞風喪膽,遑論是宋軍! 然而,正待兩軍陣型即將展開激烈的正面沖撞時,岳飛在中軍突然令旗揮舞,而梁紅玉一身紅衣,跳躍在高高的軍鼓戰車上,奮力擂起了軍鼓。 聞鼓而進,鳴鑼而退,這已經寫進了伏虎鐵騎的軍規和訓練守則中去。 而所謂千錘百煉出的規定的軍事動作第一項,便是在戰前投擲發射火箭和毒火球。 這些動作已經演練了無數遍而且經過了西夏及黎陽一戰的實戰磨煉。 金兵有些摸不著頭腦,眼見漫天飛掠過鋪天蓋地的火箭和在半空中燃燒爆炸的奇怪物件,又見正面宋軍騎兵在沖陣中速度不減,動作整齊劃一,戴起了更加奇怪的防毒面具。 還不曾反應過來,一道道毒煙就在己陣中升騰而起,順風擴散。 而在隨后,宋人騎兵的短弩發射出來的箭雨穿透力頗強,居然能穿透他們身上的鐵甲,這幾乎就讓金兵同時感覺到了死亡的氣息。 而緊接著,不知有多少金兵感覺頭暈目眩,接連倒在馬下,而很快就被隨后的鐵蹄踩成rou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