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王黼之后,緊接著又有蔡京的十余心腹齊出,拜倒在地高呼:“請官家嚴懲高俅,匡正朝綱!” 趙佶倒抽了一口冷氣。 他下意識掃了站在丹墀下閉目養神、擺出一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樣子的蔡京一眼,心中原本那點對高俅的怒氣反倒漸漸消退開去。 第65章 高俅的最終結局 在很多大宋百姓眼里,高俅與蔡京實為“一黨”,曰jian佞黨。 實際高俅這些年,與蔡京也頗多沆瀣一氣共同進退的行徑。 但是,朝政局勢瞬息萬變,涉及頂層權力紛爭,很多簡單的事都會變得很復雜。 一般人是看不明白的。 比如蔡京,幾十年來四度起伏。 趙佶包括趙佶之前的宋哲宗趙煦,對蔡京既倚重又忌憚,所以就暗中扶植高俅,這才有了躥升很快的高俅執掌京營兵權,作為蔡京的抗衡力量存在于朝野之中。 所以,高俅嚴格意義上說是皇帝趙佶的私人班底。 蔡京很清楚官家培養高俅的目的之所在,這些年雙方相安無事,維持著表面上的一團和氣。 只要不涉及到皇權威嚴、觸及趙佶底線,高俅一般都會支持蔡京的政治立場。 而反過來說,蔡京也會適度讓些利益給高俅。 然而今天高俅出事,這就相當于是打破了微妙的平衡。 蔡京果斷趁機出手,擺明了就是要將高俅置于死地,因為他明白自此朝中再無人能對他形成有效制約。 至于官家……蔡京心里冷笑,當他的權力膨脹到某種高度,騎在他頭上的那把椅子是如此觸手可及,他未必有造反之心,卻真的也漸漸不把坐在那把椅子上的人放在眼里了。 蔡京的人高呼不起,形似逼宮。 高俅伏地哀嚎,趙佶一時間心煩意亂。 將高俅罷官免職,今后何人去制衡蔡京? 可今日局面,若不嚴懲高俅,蔡京這干人一定不會罷手。 想起隨后將面對朝中文官鋪天蓋地的彈劾聲浪,趙佶頭都大了。 “退朝!改日再議!” 趙佶躑躅良久,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最終只能耍賴,直接宣布退朝了。 蔡京也不以為意。 老jian巨猾如他,深知要拿下高俅這種大臣也不是一兩次參奏能辦到的,這只是第一波。 隨后朝中半數以上的官員都紛紛上了奏表,彈劾高俅,群情鼎沸。 這其中,大多數都奏請罷免高俅,以淮南節度使梁師成為太尉,兼管京營殿帥兵馬。 梁師成何許人也? 蔡京的鐵桿,東京六賊之一。 有意思的是,此人自稱是大學士蘇軾的私生子。 不知道蘇軾會不會被氣得活過來。 …… 趙佶正在心煩間,王霖前來辭行。 他一介布衣,又是男子,長時滯留宮中肯定不是個事,容易惹麻煩。 聽說他要走,趙佶皺眉擺擺手道:“王霖,你還是留在宮里,后日便是殿試,朕不想在此之前,再生出什么事端來?!?/br> 王霖沉默了下去。 他聽小黃門黃坤說,今日朝會上蔡京等人向高俅群起發難,但皇帝并未允準,這說明高俅暫未失勢。他要離宮,難保高俅不會向他下手。 趙佶又嘆息道:“以高俅的所作所為,朕真該砍下他的腦袋來當逑踢,可是朕擔心……” 王霖輕道:“官家莫非是擔心若除了高俅,蔡太師便會更加一家獨大么?” 趙佶點點頭:“這也不是什么秘密,不瞞你說,朕擔心的就是這個?!?/br> “官家,高俅父子罪惡滔天,民怨沸騰,堪稱罄竹難書!此番又向帝姬下手,若不明正典刑,怕不但是天下臣民不滿,還會讓皇家顏面掃地?!?/br> “所以,官家不懲處高俅,恐難以服眾,且無法面對朝中大臣。何不將高俅罷官解職,逐回鄉里,爾后另外扶植他人接續,以抗蔡系?!?/br> 趙佶苦笑:“談何容易。朕若同意將高俅免職,蔡京等人一定會群起鼓噪,逼迫朕以梁師成取而代之,到時候朕就欲罷不能了?!?/br> 王霖沉默了一陣。 他知道宋朝皇帝的權力受到士大夫掣肘,并不像天下人想象的那么無所不能,在很多時候都要受制于朝中重臣。 尤其是在重大的人事任命上。 王霖又道:“官家,其實不如讓太子殿下取高俅而代之,再擇能臣良將輔之,假以時日,太子便能獨樹一幟?!?/br> 趙佶啊一聲,反復斟酌片刻,突然大笑道:“霖哥兒,這倒是個好主意!太子執掌太尉,兼管京營兵權,為武官之首,怕是那蔡京都不敢公開反對。否則他便是目無皇家,形同謀逆!” “只是太子不通軍務……該讓何人輔佐才是?” 趙佶其實不是在征求王霖意見,而是自言自語。 王霖卻趁機進言道:“官家,草民聽聞官家身邊有個叫張叔夜的大人,文武雙全,賢德忠誠,一定會為官家分憂的!” 趙佶頓拍案而起:“沒錯,就張叔夜了!來人,宣召,命蔡太師入宮見駕!” 張叔夜在趙佶身邊充任給事中,最近深得信任。 …… 王霖悄然退走。 他知道皇帝把蔡京召進宮來是為了協商和達成互相妥協。不征得蔡京同意,朝廷如此重要崗位的任免更迭,是很難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