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一四零,內變于京捕私侍,顏目情欲
長孫濱跪著,說不出話,長孫青玄走上來,道 “二哥,沖突是長孫志挑起的,和大哥無關,求您不要再問責了?!?/br> 長孫安玄皺著眉,嘖嘖問道 “哎呀,因為土地兼并而引發械斗,這不應該問罪嗎?我們是長孫氏,一家人都要對抗沖突嗎?是個人都知道,家里窮,有危難,就不應該對抗,可是長孫氏到底在做著什么?” 其他的將領和謀士聽了,表情有點不對勁,甚是覺得尷尬,謀士方敏便說 “越州長孫氏,不同于海州長孫氏,況且,當年大漢,也有七國之亂,也有八王之亂,家族之事,實在難說,歷來春秋多少國家兄弟骨rou自相殘殺,這些事情,真的風云不測啊,丞相,大公子和二公子精誠團結,看來以后不會發生爭斗,望丞相明鑒?!?/br> 長孫安玄靜下來,突然有呵斥道 “如果長孫志仍然不思悔改,那我就把他一脈都殺了,他不容于天,也不容于地!” 程灝先和程階,龍均,劉鵬坤帶著越州府軍來到了長孫濱的塢堡前和長孫軍對峙,看見長孫軍的陣容,程灝先問龍均 “他們這次帶來了多少人?!?/br> 龍均說 “四萬?!?/br> 程灝先道 “那看來,勢力均衡啊,海州府軍和海州怎么看待這件事情?” 龍均說 “海州府軍已經全部撤向長江,宣布不加入此事,倘若有人拉攏,則加入敵方?!?/br> 程灝先說 “我擔心,長孫安玄去拉攏海州府軍啊,畢竟安玄控制的地盤多,而且,海州府軍有很多長孫氏的故交,尤其是長孫青玄的故交,我擔心,海州府軍明面上說不加入,實際上,他去支持長孫安玄??!” 長孫安玄坐在府內的臥室,他叫來了很多近臣,他問朱乾,說 “朱乾,朝廷內部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朱乾說 “冉愷現在被重刑問罪,但是冉愷一直宣稱,他沒有謀害太子,他的士兵和這件事情沒有關系!” 安玄湊過頭來,道 “哈哈哈,好!給我,擬信,撰寫給張馥,于海田,禮部尚書崔東齊,還有,嗯,沒錯,刑部尚書岑彧,就說,讓他們聯名上書,去報這個冉愷,以團結京畿府軍為由,就是這樣。此外,不要寫信給光祿大夫,恐怕,光祿大夫,定然會被解職,如不出所料,光祿大夫不會被殺,但是京畿之中,和長孫氏有牽連的支持者,他們的家眷定然會被囚禁起來,作為人質,一定要密切注視這些家族的動向,有關鍵的人物,必須救出來!” 朱乾道 “是,主公!” 朱乾走了后,安玄坐下來,把桌子上的湯拿起來,一邊喝,一邊說 “海州府軍,和長孫青玄,確實關系不錯,但是海州長孫氏兼并的土地實在是有些多,貪婪真是可怕,雖然是這樣,不得不防?!?/br> 雷維道 “海州府軍有言,已經宣布中立,不加入任何一方,并宣稱,這是朝廷內部,軍隊與軍隊之間的內戰,實在是和海州府軍無任何關系,海州府軍說,只要戰斗不影響海州百姓的正常生活就行,如果海州百姓受到傷害,那,海州府軍就加入哪一邊?!?/br> 安玄說 “他們應該是在等時機,哪有可能大仗,百姓不受影響的?!?/br> 一名探子走了進來,稟報消息 “報,西州府軍統兵四萬五千,北上進入關隴,宣北府軍統兵兩萬八千,南下駐扎筑州,現在京畿軍正在和宣北府軍對峙?!?/br> 其他的將領驚了起來,董紀驚道 “這么快,居然這么快就起兵了,實在是有些驚訝??!” 將領李流復說 “如此下來,越州戰事,必須快快完結?!?/br> 余耆說 “我們有隴州府軍作為內應,但是現在必須要爭取機會了,如果再不爭取時間,恐怕鐘娘娘就會導向朝廷,我們現在被按著叛軍的名義來處理,雖然百姓多有不服,但是士族很看重這個問題?!?/br> 安玄點頭,道 “嗯,雷維,你過來!” 雷維走了過來,問安玄,說 “如何,丞相?” 安玄說 “你,看看,劉鵬坤,還有龍均,他們是怎么想的,但是這件事情,要委屈委屈你了,你當年留在越州,就是刺客團的頭目,如今,你再行刺客之事,可以嗎?倘若失敗了,你就會死掉的!” 雷維說 “主公,您覺得,我會死么?只是,在下,想對您說的是,雷維追隨您,實在是因為私心,一種,很難說的出來的惻隱之心!” 安玄問 “為什么?” 雷維道 “雷維看見了主公您,當年被人踩在腳下,卻又站起來大吼大叫,要和那群欺負您的人對抗到底,我聽到了陸家的哭喊聲,主公,您面無懼色,我那個時候,就知道了,我父親和我說,一定要追隨一個小時候就不怕危難的君主,也許,您就是,程灝先欺負人還要帶著人去欺負,只有您,是自己一個人,活到十八歲的??!” 安玄流下眼淚,道 “雷維,你一定要保重,絕對不能給我死啊,你看看你,這輩子還沒找到妻子,為什么呢?” 雷維說 “既然是刺客,那時時刻刻都得死,娶了妻子,妻子守寡,那讓人家痛苦,又是何必呢?” 東軍府的諸將走過來,握住雷維的手,余耆說 “壯士,保重??!” 雷維道 “我是不會死的!” 八月,各朝廷大臣,除了長孫家玄外,開始聯名上疏,上書里是保證冉愷沒有謀反并且企圖謀害太子景的承諾,這上書傳到了陛下那,現在陛下奄奄一息,還沒離世,出奇的是,陛下直接批了,冉愷回到了涼妃身邊,因為冉愷被捕這件事情,涼妃對沈戚云和太子景恨之入骨,如此下來,涼妃開始偷偷和鐘華進行來往,暗中支持鐘華,對沈戚云的事情,則大為回避,又說,是避開最近天下發生的大事,實在是因為屬下的被冤枉,而不敢說話了,寧可閑在宮中刺繡,也絕對不要摻和接下來的宮里,還有天下所發生的所有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