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一二三,相思但愁兩相別,流亡憾恨
北寧王被宣北府軍的士兵們帶走,盧奚仍然在等待,他讓弓弩兵把箭矢準備好,只要北狄的騎兵沖上來,就發射箭矢阻礙其腳步。 為了保證自己有一個良好的視野,盧奚在這里搭了一個簡易的高臺,他登上高臺,觀察前方的情況,他看見幾百米遠的地方,有一隊北狄騎兵沖了過來,但是他們扛著的大旗破破爛爛的,似乎是敗兵,盧奚讓手下的將官先不要射擊,等這隊騎兵來了之后,盧奚就問 “來者何人?” 北狄騎兵的小將領跑出來,就說 “這是我們秦伊秦都候,因為受到逆賊燕朗的迫害,不得不血戰脫逃,懇請宣北府收留我們,容我們一個避難之所!” 盧奚便說 “秦都候,我們無條件放過了北寧王,但是你并不一樣,我們要驗明身份,以確保你們不是前來暗殺北寧王的逆賊!” 這位北狄將領停了一陣,就說 “那將軍就來排查吧!” 突然間,飛揚的塵土從后方傳來,大量的北狄騎兵開始從秦伊敗兵背后沖來,宣北府軍將軍陣往前挪移了十幾步,見勢不妙,盧奚立刻下令,讓秦伊部的敗兵立刻沖過宣北府軍的防御陣線,躲在宣北府軍的背后。 兩軍對峙起來,一名充滿精神,趾高氣揚的北狄騎兵從北狄軍陣中沖了出來,大喊道 “快,把反賊秦伊,給我叫出來!” 盧奚帶著宣北重騎兵策馬出來,大喊道 “我軍奉宣北都護大人的命令,在這里設營進行軍事演習,我不知道你們所說的逆賊秦伊是何人?我們也沒有收留一批這樣的人!” 在宣北府軍盾陣的背后,那些受傷的秦伊部士兵們趴在府軍們的背后,他們和宣北府軍的言語不通,幾名會北狄語言的宣北府軍來到他們的后面,說 “你們切莫輕舉妄動!” 北狄騎兵的將領沖了出來,他就是都候蒙白,蒙白朝著盧奚大喊道 “盧奚,我蒙白,怎么說,都和林鷙大人有些交情,望你速速交出秦伊,還有逃到這里的北寧王,否則,我絕對不會對你客氣的!” 盧奚說 “蒙都候,我不明白你說的話是什么意思?什么北寧王?什么秦伊?你究竟在說什么?如果你執意拿著這種野蠻的借口來攻打我,就問問我大晉朝的勁弩愿不愿意吧!” 這時候,宣北府軍整整齊齊地將弓弩擺正,瞄準北狄騎兵,這整齊擺放武器,巨大地裝備摩擦聲響起來,這讓北狄的騎兵們拉起韁繩,猶豫了起來。 盧奚又喊道 “今天,這里有五千宣北府軍,你敢來攻打宣北府嗎?你膽敢攻打宣北府,就是和我大晉朝作對,八年前,我大晉和你胡虜在白山一戰,殺敵十萬,你們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是了嗎?如果你們再敢越界一步,我們絕不姑息,就等著全面戰爭的開始吧!” 此刻宣北府軍大喊 “速離宣北!速離宣北!速離宣北!” 蒙白拉著韁繩,拿著馬鞭對盧奚說 “盧奚,你這個無恥小人,日后,我大燕定取你項上首級!我們走!駕!” 說罷,蒙白拉著大軍跑了。 如此,盧奚才松下一口氣,方才他一直擔心,沖進軍陣里的北狄敗兵倘若是偽裝者,和蒙白部里應外合,到時候后果可真的是不堪設想,如今猜疑都在蒙白的撤軍之中揭開,盧奚自然要對秦伊好一些。 盧奚見到秦伊,問秦伊 “發生什么事了?” 秦伊渾身受創,渾身是血,也是經歷了一番血戰,自己的那一萬多部眾到頭來現在只剩下了兩百多人,封地牧場盡失,如今只能流亡海外了。 秦伊抓著盧奚的衣袖,說 “渤海王謀反,北寧王失敗了,盧奚大人,一定要把實情,轉告給長孫安玄大人,還有林鷙大人啊,一定要為慕容儉報仇??!” 盧奚道 “我會把你的話,如實轉告給長孫大人還有都護大人的?!?/br> 長孫安玄雖然在寺廟出家,但是并沒有停滯不前,放棄對國事的觀察,當然,現在很多事情他沒有辦法處理,只能觀察一下四周,看看百姓們是怎么過的。 長孫安玄帶著一些府軍,和僧人們來到一處農田,這里農田的收成看似乎不錯,老百姓看見長孫安玄來了,這一身披頭散發,再也熟悉不過,趕忙跪了下來,磕頭叩拜,安玄就說 “你們,都起來吧,起來吧?!?/br> 長孫安玄把麥子拿了起來,就說 “收成不錯嘛,這麥子也很是豐滿,成熟嘛,這才剛剛九月多一點,這個冬天,應該能夠熬過去了?!?/br> 農民就說 “大人,吃不上啊,這些糧食上交給都護府,我們只能撿起地上的糟糠去吃,實在是難以為繼啊?!?/br> 安玄皺著眉頭,抓著這小麥,低下頭來,又說 “若不是陛下的新政,也不會變成如今這樣了,當年桓府當政,宣北府五萬大軍尚可維持,如今,宣北府僅剩區區兩萬多兵馬,這如何維持邊疆的穩定......” “報!八百里急報!” 一名傳令兵出現在長孫安玄的身后,安玄回過身來,問這名傳令兵,說 “什么事情???” 傳令兵又說 “是都護大人發來的急報!” 長孫安玄接過急報,打開來一看,就說 “看來,這事兒,還是得我來商討商討,才可以啊?!?/br> 長孫安玄召集了自己屬下的所有謀臣,開了個會議,同時他還告訴余耆和林鷙,讓他們都過來。 林鷙以主持宣北事務為由,沒有出現在安玄的會議上,而取而代之的是林傾弦,林鷙這么做,也是為了多多讓林傾弦和長孫安玄見上幾面,安玄默認了,林鷙不來,也沒什么太大的問題,宣北府這么多年走過來,靠的還是默契。 這會就開始了,首先發話的人是郭翎倫,郭翎倫說,北寧王該殺,就算現在幫他光復地位,日后他還是會帶著北狄兵馬南下的。 第二發話的人是趙景,趙景認為可以支持北寧王收復國土,這樣子可以建立傀儡,可以獲得進貢,這樣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許多人這其中討論,到底是郭翎倫的說法正確呢,還是趙景的說法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