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但盡人事聽天命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攻略:男神,有毒、(腦洞六)虞晚【校園背景,H】、世家三代錄、網游之我成了獸語者、江湖懸案、游戲來自異世界、絕世天帝(又名仙武帝尊)龍王殿、天師omega他只想rua貓、刀與千歲、亂世潛龍
萬年不上一次朝,不對,是根本就沒上過幾次朝的綱利伯父起了個早。 當然他朝的不是皇居里的天皇,他只是去拜訪二條關白而已。 小平太完全是按照江湖時代町火消的章程寫了一個條陳,從組織到構建,從費用到后勤,從人員到運營。一件一件認認真真的寫好,一點偷懶都沒有。 日本的房屋大多是木制,具有很多好處。尤其是日本處于地震帶,木制房屋更是符合國情的必然選擇。?而像京都這種大町鎮,還有類似于長町屋的存在,四間、八間乃至十間屋子完全造在一起互相勾連。 一旦起火,那肯定是火燒連營,鬼神難救。如果再加上起風等因素,一場大火燒你個三條大街屬于正常。 甚至夏天來個雷暴,雨么不大,京都佛寺又多,佛寺多佛塔就多。那一道雷下來,直接就給你劈著了,廟里樹木也多,給你燒一個神佛崩潰。 治理京都的火災問題那是全京都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共同期望,朝廷、寺社和幕府等牽頭,由洛京的有力町眾出錢,保障整個京城的水火問題,皆大歡喜。 至于町眾肯不肯出錢?歷史上江戶町眾出錢可痛快了。 這個時代誰最有錢? 天皇?窮鬼! 將軍?窮鬼! 大名?大部分實際也是窮鬼! 商人町眾?有錢! 龐大的流通資料和財富,各地的貨物,匯聚在洛京內的商人町眾手中?;馂牟粌H可以使得他們一無所有,甚至也可以使他們性命不保。 人活著,錢沒了! 這種痛苦不用小平太形容吧,應該沒有人會不懂吧。 你說商人町眾會不會摸錢出來? …… “彈正為何如此,這般急迫增加洛京內的人手?”小平太對面的三淵藤孝臉上的疑色毫不遮掩,已經完全和小平太攤開了。 設立町火消的條陳很快就從朝廷通過,隨后轉到寺社和幕府手中。寺社方面的防火重地,也就是各自的經院和質庫舉雙手雙腳支持。 經院抄印的佛經每一卷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至于質庫里那可都是寺院放高利貸存著的借據,更是白花花的銀子。 他們能不小心嗎?不僅支持辦一個町火消,而且還帶頭鼓動信眾,發動國人們的議論,逼迫幕府和朝廷快點辦町火消。 足利義輝稍一輾轉也知道這是小平太的意思,他很不解,小平太有建議直接和他說不就得了,先呈送給朝廷,什么意思?(還不是因為你是窮鬼,怕你一聽,覺得要花錢就否了。) 他召集了近臣們討論了一番,反正就是以幕府的京都所司為總,給各町的火消負責人一個空白名頭,其他的錢一概不花。這個組織還掛靠在京都所司下面,算是受幕府控制。 畢竟最后一任正式的京都所司代三好康長去了若江城,他已經棄職了。而管領死了,管領代也死了,京都所司自然無人任命。足利義輝好不容易直接控制京都,才不要別人來礙事呢。 大家議來議去,發現對幕府根本沒有一點影響,幕府還平白控制一只人手。似乎真的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足利義輝估計小平太是覺得這事和幕府沒關系所以才不和他當面提的,但又覺得小平太辦事歷來有頭有尾的,所以還是讓三淵藤孝來問一問小平太。 于是便有了現在小平太三淵藤孝的會面。 “兵部何必多問?反正此事與幕府并無任何壞處,公方殿下手下的力量多上幾分不好嗎?”小平太微笑著。 “彈正,你到底察覺到了什么!先是私下詢問御所的侍衛兵力,然后要求御所增兵。此事不成,便改頭換面要求設立町火消?!?/br> “為何一定要殿下增加防衛!到底為何!”三淵藤孝最后已經是喝問了。 小平太總不能說,也許明年,也許后年,會有一伙人在五月份的時候冒天下之大不韙,把足利義輝給活活砍死吧。 這種東西說出來誰信?攻殺將軍??!那可是將軍??!誰要是做了那必然遺臭萬年,永世不得翻身,踏上一萬只腳。 可人家就是做了,還做的很痛快,甚至傀儡都立馬扶了一個出來。 “兵部何必多問,就當是我多心不好嗎?”小平太的微笑也變成苦笑了,根本無法和三淵藤孝解釋理由啊。 “彈正,町火消是一定會設立了,你的目的也達到了,只希望你的想法是多慮?!比郎Y藤孝看小平太不肯多說,仿佛xiele氣一般,長嘆了一聲。 “方今幕府看似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但是四面皆敵,殿下卻有與之不配的龐大威名?!毙∑教f了起來。 “信濃有一句諺語,山歸當大樹,中看不中用?!?/br> “嗯?”小平太這句話看似沒頭沒腦,可把三淵藤孝一棒打醒。 足利義輝有天下共主的威名,卻只有一個誰來就投誰的京都和三千不靠譜的奉公眾。實力與名氣完全不相配! “希望都只是我一廂情愿吧,火消的事就拜托兵部了,務必把他辦好?!毙∑教撕髢刹?,向三淵藤孝行了個禮。 “唉,彈正,局勢尚可,怎么走到那一步?”三淵藤孝還是不行。 “拜托了!拜托了!……”小平太不再回答。 …… 洛京的火消隊伍在各方的快速推進下立刻上馬,三淵藤孝親自擔任洛陽火消奉行。 經由關白二條良基之口,小平太甚至得到了皇居里那位圣天子的一句褒獎。小平太的名聲也終于傳入了禁中,以這樣一種根本不是出于本心的狀態。 足利義輝沒有三淵藤孝看的那么遠,對于局勢的敏銳程度也不如三淵藤孝和他的弟弟覺慶和尚。他可能還真的沒有心生籠絡,收拾這只人馬的心思吧。 但小平太做不了更多了,仁至義盡,剩下的只能聽天由命。 辭別的各自的親眷,向足利義輝辭行之后,小平太和今川義親結束了京都的所有事務,回返堺町,此行的正事還沒有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