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為皇子選師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后和死對頭HE了、日本戰國走一遭、快穿攻略:男神,有毒、(腦洞六)虞晚【校園背景,H】、世家三代錄、網游之我成了獸語者、江湖懸案、游戲來自異世界、絕世天帝(又名仙武帝尊)龍王殿、天師omega他只想rua貓
“國庫銀錢足夠的,陛下!”鄭永基言道,“今年的第一、二季度的稅銀已經全部征收完成,據戶部統計,有一萬萬六千萬兩之多。除卻計劃中的開支之外,國庫還能剩余五千萬兩白銀。而洛陽城擴建計劃只需不到七百萬兩銀子就能全部完成,而且是分為三年時間,怎么算,銀錢都是很充足的?!?/br> “那鄭愛卿算過水泥這一塊嗎?”張凌陽問道,“據朕所知,現在洛陽城的水泥主要是由鄭縣水泥廠提供的。 不僅如此,鄭縣水泥廠還要向黃河修繕項目提供水泥。如果洛陽城擴建計劃再次展開的話,勢必會造成黃河項目的水泥短缺。 黃河連年泛濫,兩岸百姓苦不堪言,孰輕孰重,相信鄭愛卿也能分得清楚吧?!?/br> “微臣自然明白黃河項目的重要性,可洛陽城擴建計劃卻關系到大周的顏面?,F在西夷的那些使臣已經在議論紛紛說咱們大周財政緊張的事情了,如果繼續這么拖延下去,微臣擔心他們會打大周的主意,特別是天竺等地,很可能會因此而再度興起刀兵?!?/br> “那就打回去!”張凌陽道,“朕不懼任何敵人,大周也不懼任何敵人。如果他們以為就憑這一點就能斷定我大周的財政情況的話,我大周的將士會好好教他們如何做人的?!?/br> 張凌陽的話說的很果決,讓鄭永基一肚子想說的話根本就沒有說出來的機會。 而張凌陽呢,也知道鄭永基是出于何種考慮。 如今大周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還不到一年,正是邁向全面工業化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候同西夷全面開戰,勢必會影響大周工業化的推展,所以鄭永基才會有這種擔心。 張凌陽卻沒有這方面的擔心,張凌陽很清楚,在軍事方面,雖然海軍與西方的海軍戰力還有一定的差距,可大周的陸軍戰力卻是完全碾壓西方的存在。 特別是隨著軍區制度的建立,大周各地軍隊更加的專業化,能夠適應各種環境下的作戰了。 這主要還是歸功于大周的幅員遼闊,縱橫的山脈、遼闊的草原、嚴寒的遼東和西伯利亞,湖泊、河流縱橫的江南,黃沙漫天的大西北,空氣稀薄的高原,當然還有密不透風的叢林。 這一切地理環境,大周應有盡有,所以不同地方的軍隊,能夠在不同的地理和氣候環境下進行有效的作戰。 這一點,是西方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也是因此,張凌陽篤信大周的軍隊能夠在任何情況下進行作戰,并且有效的殲滅敵人。 就好比幾年前發生在天竺西北部山區的戰爭一樣。大周能夠迅速集結適合山地作戰的軍隊,而英吉利卻沒有相關的軍隊。 英吉利雖然殖民地廣袤,可他也不能將自己的軍隊拉到那些殖民地進行訓練吧。其實也不是不可以,可這樣一來的話,消耗的軍費可就成數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增加了。 相比英吉利,法蘭西要好上一些,可也只是好上一些而已。因為法蘭西除了東部的阿爾比斯山脈能夠進行山地作戰之外,剩余的叢林作戰、沙漠作戰、嚴寒氣候下作戰、湖泊、河流縱橫地區作戰等一系列作戰方法,法蘭西本土都無法進行訓練。 這些都是大周對比西方國家的巨大優勢。因為一旦大周和西方國家開戰,就可以根據作戰地的地理和氣候環境,進而派遣出相應的兵種。 雖然這并不能決定戰爭的勝負,可很顯然,勝利的天平無疑會向大周這邊傾斜。 鄭永基的請求被駁回的消息并不是什么秘密,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洛陽城。 自然,使館區的那些西方國家的使臣也收到了相關的消息。 “我不明白,大周皇帝在國內同時展開了那么多的大項目,為何要在都城洛陽城的擴建上提出反對意見。 對外,大周皇帝說原因是因為鄭縣水泥廠的水泥供應不足,可大周是多么龐大的一個國家,洛陽城四周環山,完全可以新建一座大型水泥廠的。 細細思索之后,我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那就是因為同時開展的項目太多,大周的財政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 而大周皇帝為了自己的面子,并未下旨阻止那些項目的實施,所以才釀成了今天的局面……”在給國內的書信中,英吉利使臣威爾遜這樣寫到。 與此同時,法蘭西使臣也將相關消息以書信的形式傳回國內。不過等兩國政府收到這兩封書信的時候,只怕已經是三個月之后的事情了。 對于西方使臣如何反應,張凌陽并不關系,因為現在張凌陽要做的是為自己的幾個皇子挑選合格的老師。 特別是在前內閣首輔張致遠入京之后,張凌陽親自設宴款待,并將已經七十多歲的寧國公孫定安、鎮國公江寒等人一同喊來。 張致遠、孫定安、江寒三人一看,心里就知道張凌陽肯定是有事要他們三人去做,要不然也不會擺出這么大的陣仗。 所以一場宴會下來,面對珍饈佳肴,三人吃的是索然無味。 見三人心事重重的樣子,張凌陽索性就開門見山道:“之所以將三位愛卿召來,是因為朕有事要三位去辦。 三位愛卿應該也知道,眼下朕膝下的幾位皇子已經快要成年,可對于現在皇子們的師傅,朕一直不大滿意。所以朕想要讓三位愛卿同時擔任皇子的師傅?!?/br> “陛下吩咐,老臣原不敢推辭!”張致遠開口道,“可是陛下,無論是老臣還是寧國公,都已經是上了年紀的人,不知道什么時候就一命嗚呼,只怕沒有這么多的精力去教導皇子們??!” 這并不是張致遠的推辭之言,而是這兩年,張致遠確實感覺自己的精力大不如以前了。 “張愛卿過謙了,朕看愛卿現在的精神頭就不錯,最起碼還能再為朝廷做幾年貢獻,事情就這么定了。不過幾位愛卿也請放心,皇子們一旦犯錯,你們該打就打,該罵就罵,不用顧忌后宮那些妃子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