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貿易順差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后和死對頭HE了、日本戰國走一遭、快穿攻略:男神,有毒、(腦洞六)虞晚【校園背景,H】、世家三代錄、網游之我成了獸語者、江湖懸案、游戲來自異世界、絕世天帝(又名仙武帝尊)龍王殿、天師omega他只想rua貓
在收到高見送來銀票的第一時間,韓笑便入宮覲見。 張凌陽看到韓笑送過來的銀票,無奈的搖了搖頭,心中苦澀不已。 原本,張凌陽還想著對高家從輕發落,可見到此種情況,張凌陽心中不由下定了幾分決心。 看了韓笑一眼,張凌陽說道:“你現在就帶人前去高府,將高家查抄了!” “微臣遵旨!” 韓笑回了一聲,正欲轉身出殿,不了又被張凌陽喊住,“算了,還是等高霈安葬之后再去查抄吧!” 見張凌陽再無其他吩咐,韓笑這才告退。 韓笑離開之后,張凌陽在養心殿內又呆了兩個時辰,直到傍晚時分,才走出養心殿。 來到高貴妃的寢宮,張凌陽在門口猶豫了好久,這才推開大門。 過眼之處,之間滿目蕭瑟。 原本,高貴妃的寢宮,是后宮最熱鬧的場所,可此刻,高貴妃寢宮的院子里,竟見不到一絲人影,隱隱有幾分破敗之象。 深呼一口氣,張凌陽大步走進院中,推開寢宮大門,只見高貴妃正孤獨的呆坐在那里,連容顏都蒼老了幾分。 一邊,除卻一名大宮女在旁邊伺候,竟不見其他宮女、太監。 見到此種情形,張凌陽下意識的皺了下眉頭。 雖說宮里踩高捧低之事司常見慣,可張凌陽卻也沒有想到,高貴妃這邊破敗的如此之快。 服侍高貴妃的大宮女見張凌陽到來,頓時喜出望外,行了一禮,便欲出去為張凌陽準備茶水。 可腳步剛剛踏出寢宮大門,便停了下來。 自高貴妃被禁足在寢宮之后,這里一直便沒有什么上好的茶葉。 如今招待張凌陽,高貴妃這邊,竟然拿不出好茶葉? 大宮女不由犯難,拉住孫勝的衣袖,將這里的情況說了一遍。 孫勝給了大宮女一個稍安勿躁的表情,說道:“這幾天你們喝什么茶水,端過來就是!” 大宮女依舊遲疑,可想打這里現在的狀況之后,咬了咬牙,終于下定了決心,向孫勝福了一禮,這才離去。 寢宮內,張凌陽在高貴妃身側坐下,張了張嘴,話到嘴邊,可見高貴妃的臉色始終淡淡,到了嘴邊的話還是沒有說出。 屋子里,一時間陷入了沉寂。 這時,大宮女端著兩盞茶水走進進來。 張凌陽接過一盞,品了一口,眉頭不禁輕皺了一下。 張凌陽雖然不懂品茶,可這幾年下來,嘴巴早已經被養刁,茶水一入口,是好是壞,張凌陽還是能夠品嘗出來的。 再加上冷冰冰的屋子,張凌陽已經對高貴妃現在的生活有了直觀的認識。 最終,張凌陽還是開口道:“過兩日,便是高霈入葬的日子,你出宮去拜祭一下吧!” “多謝皇上!”高貴妃的語氣還是十分的冷淡。 張凌陽摸了下鼻子,又說道:“還有,晗兒以后還是由你撫養!” “……”高貴妃臉上終于有了幾分動容,張開口想要說什么感激的話,可最終卻什么也沒有說出來。 “朕就先走了!”張凌陽起身,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高貴妃的寢宮。 剛走出宮門沒有幾步,張凌陽回頭看了眼孫勝,淡淡的說道:“離開戾嬪這里的太監、宮女全部杖斃,還有負責嬪妃衣食的太監也拉出去杖斃了!” “奴才遵旨!” ……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 這日,英吉利使臣威爾遜再度來到大周京城。 此次,除卻大批的機械設備之外,威爾遜還帶來了上千名專家、學者及技術工人。 對于威爾遜的此次到訪,張凌陽格外的歡迎。 在乾清宮內,張凌陽接見了威爾遜。 威爾遜一如既往的呈送過來英吉利女王的親筆書信,并對張凌陽請求采購一批用于治療黑死病的藥丸。 張凌陽想也不想便答應了下來。 配置這些藥丸,用的都是普通的藥材,早在知道了黑死病正在歐洲肆虐的消息之后,張凌陽便已經下旨,讓好幾處皇莊全都種植了相關的藥材。 如今,藥材的成本已經被壓縮到了一個極其低的地步。 從中,張凌陽謀取的利益也是數十倍。 可這些威爾遜并不知情,依舊以一兩銀子一枚的價格采購了一批藥丸。 再說,即便威爾遜明明知道這些藥丸的成本價格極其低廉,卻也不得不進行采購。 現在,因為這些藥丸的緣故,英吉利現任內閣已經受到了公民的質疑。 如果再不及時將這些藥丸運送回英吉利,只怕內閣倒臺也是遲早的事情。 此次,跟隨威爾遜前來的還有數十名英吉利商人。 除卻采購藥丸之外,還要采購大批的絲綢、茶葉以及瓷器等奢侈品。 至于價格? 自然跟上次一樣。 絲綢、茶葉、瓷器這三樣五品,大周處于壟斷的地位,威爾遜等人自然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格。 也因此,大周又賺取了一筆銀子。 仔細算下來,雖然大周從歐洲采購了大批機械,又引進了上千名學者和技術人員,可最后這項買賣,大周已經賺取了上百萬兩銀子。 其實這種情況并不奇怪。 現在歐洲生產的機械,其實并不是太值錢。 至于那些專家、學者以及技術工人,威爾遜又不是人口販子,只是從中賺取一筆中介費而已,大周自然也沒有花多少銀子。 再說,人口價格,在這個時代是很低廉的。 可為何威爾遜不遠萬里的運來上千人,而不是運來了數十船的商品呢? 其實說到底,是大周對歐洲的商品的需求并不大。 如果仔細算一筆帳,不難發現,自大周建國的這近二百年時間里,歐洲商船向大周輸送最多的,不是其他,而是金銀。 甚至可以這么說,歐洲在美洲開采的金銀,一半以上都流入了大周的口袋,大周又怎會不富裕? 歐洲列強及各國的經濟學者,自然也意識到了這個事情,并出臺了多項政策限制金銀流入大周。 可面對巨大的利潤,歐洲商人依舊不斷的來往于大周同歐洲之間。 久而久之,到了現在,這些政策便成了一張廢紙,根本起不到一丁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