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外戚不安分?且有他去吧!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后和死對頭HE了、日本戰國走一遭、快穿攻略:男神,有毒、(腦洞六)虞晚【校園背景,H】、世家三代錄、網游之我成了獸語者、江湖懸案、游戲來自異世界、絕世天帝(又名仙武帝尊)龍王殿、天師omega他只想rua貓
送走高霈,陳一鳴不由長出一口氣,同時臉上也滿是苦澀。 其夫人見此,有些疑惑的問道“老爺今日這是怎么了,怎么唉聲嘆氣的?” 陳一鳴將高霈等人所求之事一一告知夫人。 夫人聽聞之后,冷笑一聲,說道“老爺也真是的,您身為吏部天官,除卻鄭閣老所求之外,大可誰都不用理會,怕他們作甚?” 聞言,陳一鳴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你這個婦道人家懂得什么?” “妾身什么不懂?”夫人羞惱道,“難不成他們幾家出了幾個妃子,老爺您以后就要夾著尾巴做人了不成? 那如果這樣的話,老爺您的吏部尚書做的還真沒有什么意思了?!?/br> “無知婦人!”陳一鳴說道,“老夫做了這么多年的官,什么樣的權貴沒有見過,會怕他們區區幾個外戚?” “那老爺怎么畏首畏尾的?”夫人疑惑不解的問道。 要知道,當年陳一鳴做刑部尚書之時,處決的王公大臣可是不少,也沒見他這么愁眉不展過。 陳一鳴解釋道“他們這哪是想在江南安插官員?分明是在試探老夫?!?/br> 見夫人眼中的困惑之色,陳一鳴說道“今年宮里的幾位貴人先后懷孕,朝中的這些個外戚,可不得提前布局嗎?” “就好比高霈,他女兒高貴妃在陛下面前一向得寵,萬一日后誕下皇子,安未來儲君的位置,說不定是誰的呢?” “怎么會?”聞言,夫人不由大吃一驚,“皇后娘娘不是已經為陛下誕下了嫡長子了嗎?” “怎么不會?”陳一鳴譏笑一聲,說道“皇后娘娘雖然誕下了嫡長子,可母家安國公府是個什么模樣,你又不是不知道,根本就是扶不起來的阿斗。 等大皇子成年之后,安國公府別說幫襯皇長子了,只怕不拖皇長子的后腿就是好的了。 而且夫人細想一下,宮里的其他貴人又有幾個是易與之輩? 高貴妃、鄭貴妃、吳妃、曹妃、賀妃、嚴妃、朱嬪這些人,他們的父親要不就是朝廷重臣,要不就是封疆大吏,又有誰是易與之輩? 只怕到時候,太子之位有的是人爭奪?!?/br> 見丈夫這么說,夫人一想,可不就是如此嗎? 皇后娘娘的娘家只是盯著個國公府的爵位,在朝堂上沒有一丁點的勢力,而其他貴人,無論是在朝堂,還是在地方,都有大批的人支持。 未來的太子之位是誰的,還真說不一定。 其他人到好說,自己的丈夫身為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自然也就成了人人拉攏的對象。 現在這些朝中大臣,明面上是要自家老爺安插幾名親信,實際上卻是要自家丈夫表態。 如果自家老爺不表態的話,那就成為了眾矢之的,人人攻之。 “這可如何是好?”想明白了之后,夫人愁眉不展道。 “暫且無妨!”陳一鳴說道,“宮里雖然有好幾個貴人已經懷孕,可到時候誕下的是男是女還說不一定。 再說,現在陛下年富力強,等諸皇子長大成人,還有好些年的時間要等。 現在,他們只是試探老夫的態度而已,并不值得小題大做?!?/br> 心里,陳一鳴卻道“等十幾年過后,天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經告老還鄉了?” 況且,等陣到了那一步,陳一鳴肯定會上表請辭,不去趟這趟渾水。 …… 張凌陽雖然忙的雙腳不沾地,但還是聽說了高霈等人積極奔走的消息。 冷笑一聲,張凌陽心道“現在嬪妃們還沒誕下皇子,你們就這么安奈不住了,只怕等皇子成年,有的是你們鬧的。 咱們且走一步看一步,朕倒要看看你們究竟能鬧到哪一步? 順便,朕也看看朝中的這些大臣,是個什么態度!” 想過之后,張凌陽隨不對此事加以關注。 現在張凌陽要錢有錢,要兵有兵,自然不會將這些已經逐漸壯大起來的外戚放在眼里。 再說,別看這些外戚前呼后擁,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的樣子,張凌陽真想拿捏他們,也不過一句話的事情。 你在朝中根深蒂固又如何? 你有錢嗎? 你在地方樹大根深又如何? 你有兵嗎? 既然要兵沒兵,要錢沒錢,那就別在朕面前上躥下跳的瞎嘰嘰。 后世的張凌陽身為共產主義一直以來的接班人,自小就從歷史課本上明白一個道理槍桿子里處政權。 當然,還要再加上另外一條錢能通神。 單單有錢亦或有兵,都不會對自己造成任何的威脅。 真正能對自己造成威脅的,是那些既有兵又有錢的人。 就好比在經過江南之亂后,張凌陽雖然有所忌憚寧國公府,但卻絲毫不擔心寧國公府會謀朝篡位一般。 寧國公府在軍中是樹大根深,可在錢糧上,朝廷卻死死的卡著他。 而待寧國公世子孫啟承升任安徽巡撫之后,寧國公府便有了一定的錢糧基礎,寧國公孫定安正是明白這一點,這才急流勇退。 張凌陽也是明白這一點,才會在‘三辭三讓’之后允許了孫定安的請辭。 如果孫啟承沒有擔任安徽巡撫,張凌陽說什么也不會這么容易便同意孫定安的請辭。 畢竟,孫定安可是真正的沙場老將。 那能力可不是蓋的! 所以在聽聞了朝中各外戚的不安分之后,張凌陽絲毫不以為杵。 畢竟他們要么無兵,要么無錢,根本就成不了什么氣候。 同時,張凌陽也是對自己的三支皇家軍隊充滿了信心。 以后,一旦燧發槍出來了之后,張凌陽的信心便更加的足了。 火器局掌握天下最鋒利的武器,而皇家三軍又都是精銳中的精銳,自然不是別的弱雞可以比擬的。 現在,張凌陽已經聽說,在歐洲,燧發槍已經普及,那張凌陽自然要趕快引進過來才是。 其中一方面自然是增強自己的實力。 另外一方面,則是想通過從歐洲采購新式火器和機床之類的東西,來稍微平衡一下大周同歐洲的貿易順差。 畢竟,如果以后大周同歐洲的貿易還是順差,天知道歐洲的那幫野蠻子為了金銀,什么時候會打到大周的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