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9章
書迷正在閱讀:農門貴妻、吞噬諸天、抗日之神槍手、火影傳奇之我的寫輪眼、甜蜜寵戀:總統夫人要改嫁!、老天逼我當英雄、被綠茶渣過的大佬們都黑化了、正牌受他怎么還是不來[穿書]、你到底有幾個野爹!、她的溫柔在外表
現下沒人再鬧騰,都盼著朝廷重視防洪之事。 五分的險情,被他們說成十分,無非是盼著朝廷掏腰包,省得他們的田莊被淹了。 雍正雖厭惡他們的私心,可也不能讓東北被淹。 幾年的風調雨順,修生養息,好不容易朝廷與地方才安定下來。 他這個曾被士林詆毀的皇帝,當得也有底氣些。 若真是南北齊澇,沒人會想著天有不測風云,而是都會想到他這個皇帝身上。 那起子小人,說不定又要說什么皇帝德政之類…… 士林口碑,雍正既心有不甘,卻也無意為其左右;東北關乎八旗利益,卻不容輕忽。 就今春南北水情異常之事,他專門著大學士與六部九卿,專議此事。 不管是旗員,還是漢大臣,對此事都尤為關注。 漢大臣多是進士出身,大半來自江南;旗員則曉得東北的重要性,半點不容有失。 朝廷上下,難得的沒有雜音。 雍正心中,頗為滿意。 雖說現下國庫豐盈,可哪里能輕動? 西僵不穩,不知什么時候就是一場大戰。 那就是個無底洞。 因江南水情,李衛又支了數百萬。 雍正覺得氣悶,看著這滿堂大臣就有些不順眼。 咬咬牙,掏這筆銀子沒什么。 他登基六年,除了雍正二年的戰事外,并沒有遇到其他什么坎兒,這會兒舍些銀錢,求個安穩也好。 可是,他整頓吏治這些年,哪里不曉得朝廷弊端? 干凈的人少,膽子大的人多。 尤其是河工此類撒銀子的差事。 河道衙門歷年出的蛀蟲還少了? 五月過了大半,眼見就是六月,真要是因他們貪墨耽擱了防洪大事,那影響就大了。 心煩氣亂之下,雍正的視線落在曹颙身上,又看了看伊都立……又轉到工部幾位堂官身上…… 直到散朝,他也沒說什么。 在眾人退朝之后,他卻留下了十三阿哥,商議東北防洪之事。 “這本是工部的差事,可朕心里實放心不下夸岱。他雖沒膽子伸手,可卻是個耳根子軟的,保不齊被人攛掇了做下蠢事……”雍正揉著額頭道。 夸岱是佟國綱三子,現下襲了佟家長房的公爵,是工部的掌部尚書。 佟家雖之前被打壓得差不多,可畢竟是孝懿皇后母家,雍正名義上的外家,總要留些香火情。 十三阿哥聞言,曉得皇上這是另有屬意人選,斟酌著道:“皇上慧眼如炬,佟公在到工部前,多在武職任上,理不得這種瑣事也是有的?!?/br> 雍正道:“東北水患,事關民生社稷,總要有個謹慎人總理,朕才能放心……曹颙與伊都立兩個,你瞧著那個更妥當些?” 十三阿哥不由啞然。 這兩個一個是戶部掌部,一個是兵部掌部,皇上你用著不覺得亂套么? 可皇上的意思已經擺出來,他只能鄭重的想了想,道:“若是在這二人中選派人手,臣弟覺得還是曹颙更妥當些……他年紀雖輕,卻比伊都立更經事些……” 雍正滿意的點點頭,道:“朕也這么看……曹颙的謹慎平素瞧著有些礙眼,可真要去擔這差事,還真的需要個謹慎人……朕打算讓他兼任工部尚書,去盛京總理此事……伊都立亦同去,東北民人稀少,多是駐軍,由兵部出面,調動人手也比較便宜……” 十三阿哥聽了,心下駭然。 皇上對臣下已經疑心至此么? 工部兩個尚書、四個侍郎竟無一可信之人,另提溜了曹颙總理。 六部尚書,不滿員時兩部兼任是有的,如同張廷玉,就掛著兩部尚書職。 地方督撫,亦多掛副左都御史或兵部尚書銜。 可曹颙這個不同,工部尚書無出缺。 十三阿哥斟酌了一下,還是開口道:“皇上,工部那邊……” 雍正道:“李衛上了折子,江南防洪以缺人手,讓夸岱去江南……” 第1357章 再聚首 對于夸岱來說,接到下江南的旨意時,幾乎要手舞足蹈,竊喜不已。 隨著督查河工的旨意下來的,還有雍正的密旨,四皇子弘歷將隨行南下。 只要不是傻子,誰不曉得四皇子就是內定儲君。 不過是圣祖朝奪嫡太過慘烈,今上又不是寬和的,無人敢明著抱四皇子的大腿,可饒是如此,得了機會的暗中巴結的卻是無數。 佟家經過兩次三番的打擊,早已經勢衰。 夸岱這個孝懿皇后親弟,堂堂的國舅爺,更是像小婦養的,在六部尚書中居末不說,更是夾了尾巴做人。 至于曹颙這個戶部領工部尚書差事之事,夸岱卻沒有放在眼中。 皇上待下向來愛僧分明,曹家正炙手可熱,他才不會那么沒有顏色的與之相爭。 皇上再厭佟家又如何,總要留一線;若是同抱好四皇子的大腿,佟家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起來,畢竟佟家的爵位還在…… 曹府新宅,九如院。 這是新宅中路第三進,是曹颙夫婦所居之處。 院名“九如”,取自《詩經·小雅》,有福壽綿長之意。 雖說曹颙夫婦還不到不惑,可在這個時代,兒女成行,也將到含飴弄孫的時候。因此,在曹颙選院名的時候,便圈定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