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2章
書迷正在閱讀:農門貴妻、吞噬諸天、抗日之神槍手、火影傳奇之我的寫輪眼、甜蜜寵戀:總統夫人要改嫁!、老天逼我當英雄、被綠茶渣過的大佬們都黑化了、正牌受他怎么還是不來[穿書]、你到底有幾個野爹!、她的溫柔在外表
魏信家是江寧數一數二的鄉紳,魏德家卻是貧寒,只有祖上傳下來的十來畝薄田度日。他年幼時,父親患病,將幾畝薄田變賣干凈,也沒有能救回性命,還是扔下孤兒寡母走了。 從此以后,母子二人,就靠魏德母親姚氏紡紗織布糊口。 日子雖過的艱難,姚氏卻有幾分見識,知道家無恒產,兒子只有讀書識字,考取功名,往后才能成家立業,不再受苦。 鄉下雖有私塾,可他們母子果腹尚且艱難,哪里有余錢置辦束修。 聽說本家五少爺要入學,本家太太正給五少爺挑伴讀,姚氏便帶著兒子求到魏家。 魏太太當時已經答應了旁人,雖憐惜姚氏孤兒寡母不容易,也不過是叫人包上幾尺布頭、幾貫銅錢,并沒有換人的意思。畢竟是同族,伴讀又比下人身份高不了多少,她可不愿犯口舌是非。 還是魏信,見魏德老實乖巧,比自己年紀小,只說有個弟弟好,要同這個弟弟一塊去學堂。 魏太太最是寵溺幼子,見兒子拉著魏德不撒手,實是沒法,就允了魏德也跟著先生讀書,并不以伴讀的身份。 而后,魏信年歲漸大,越來越頑劣;魏德則用功苦讀,跟著先生學的有聲有色。 魏信嫌他無趣,懶得再搭理他,兩人反而不如小時候親近。 等到魏信十三歲,魏德十二歲,魏信就再也不肯進學堂,魏宅的私塾也就散館。 因魏德的緣故,魏太太這幾年對姚氏也多有照拂,他們家母子不再那么艱辛,家中也有了余錢,使得魏德能有束修繼續學業。 魏德康熙五十六年中舉,康熙五十七年會試落第,等到康熙六十年才中了三甲進士,而后授了保定府滿城知縣,任職到今。 姚氏雖不是大戶人家出身,卻懂得感恩知禮,感念魏家的照看,尤其感激魏老太太與魏信。 早在魏文杰幾兄妹被送回江寧時,姚氏就經常借著給魏老太太請安的機會,去看望他們兄妹,親手給幾個孩子縫鞋襪什么的。 等到魏信兇信傳來,姚氏對魏家這幾個孩子越發憐惜。雖有心報恩,可兩家家境天差的別。本家又有孩子們的親祖父、親祖母,也輪不到她這個出了五服的長輩說話。 而后,姚氏隨著兒子到任上,離江寧就遠了,輕易聽不到鄉音。 還是端午節時,魏德的舅兄到滿城看望meimei、妹夫,說起家鄉事,姚氏才聽到文杰兄妹被魏家大房擠兌,舉家進京之事。 而后,魏德吩咐長子進京,通過順天府舉人登記,才尋到文杰兄妹的住處。 按照姚氏的本意,是想要讓兒子將文杰兄妹接到身邊照看,以報早年恩情。 可魏德聽兒子回報,文杰兄弟都已經中舉,如今進京是為了會試之期。魏家兄妹已經買房置地,落戶京城。幾兄妹跟著養母,日子過的還算富裕,又得權貴人家照拂。 魏德便沒有進京接人,只使人給魏文杰傳了幾次書信,叫他們兄弟安心備考。 魏德心中也在猶豫,不知道這恩情該怎么報。要是魏家兄妹日子過的緊張,不過是舍些銀子;可他們兄妹不缺銀子,自己只能另辟蹊徑。 要說提挈前程,他一個七品知縣,還真是有心無力。 等到文杰落第,魏德才想起還有個辦法,那就是將文杰接到身邊教導,以期下次會試。因此,才借口衙門書吏缺人,將文杰叫到直隸。 沒想到,一片好心,落在權貴眼中,就成了別有用心。 “立名九月就使叫文杰過來了,文杰是掛念著文志會試,才拖到冬月才出京?!辈茱J對曹頌道:“若是立名真有攀附之心,也不會兩入京城,都不到家中。天下之大,喜鉆營的小人多,也不乏重義氣的仁人君子?!?/br> 聽到第一句,曹頌便知道自己誤會了。 曹颙升直隸總督的旨意,是十月初才下的。別說魏德一個七品知縣,就是曹家兄弟,一個在御前,一個是京堂,之前也沒聽到半點風聲。 他羞愧不已,站起身來,沖著魏德做了個長揖,道:“是我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這里給立名兄賠罪了!” 魏德沒想到曹颙會直言捅破窗戶紙,也沒想到到曹頌會躬身認錯。他忙站起身來,從座位上避開,道:“實不敢當,總鎮大人快請起……” 曹頌卻不容他避讓,仍是對著他做了個長揖,才直起腰身,訕訕道:“在京城看慣了大家耍心眼,都讓人蒙了心竅,瞅著誰都不像好人了!” 魏德倒是不好說什么,曹颙問了幾句江寧舊事,氣氛才漸漸緩和起來。 等魏德走后,曹頌搓著手,對曹颙道:“大哥,我說錯話,得罪人了?!?/br> 曹颙嘆了口氣,道:“以后再說話,還是三思,不要不留余地。魏德是君子,話說開了也就罷了;若真是個有謀算的,被當眾揭破,還不知心里會怎么嫉恨!與人交往,坦蕩君子,固然值得尊敬;無恥小人,也難免碰到,即便看不過眼,也要應酬。古往今來,多少君子倒在小人的攻訐下。若是你覺得受不了,還不若趕緊上折致仕,以免身受其禍,讓我們跟著糟心?!?/br> 曹頌羞愧不已,低著頭道:“是弟弟猖狂了,只想著在大哥的地盤上,又喝了幾盅酒,言語就放肆了……往后長了教訓,再也不敢……” 驛站,魏德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