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4章
書迷正在閱讀:農門貴妻、吞噬諸天、抗日之神槍手、火影傳奇之我的寫輪眼、甜蜜寵戀:總統夫人要改嫁!、老天逼我當英雄、被綠茶渣過的大佬們都黑化了、正牌受他怎么還是不來[穿書]、你到底有幾個野爹!、她的溫柔在外表
誰會想到,四阿哥承繼大統,李衛成了潛邸之臣,沖天之勢,銳不可當。 早年算計李衛的,給李衛下絆子的,如今背后說幾句酸話,人前卻是得笑臉巴結李衛。有過節的,更是不惜大出血,備下豐厚的儀程,就是怕李衛記仇。 若不是國喪期間,不能宴飲,他們怕是要一天十二個時辰把著李衛不放。 從送銀子,到送小廝、長隨、侍婢,無所不送。大家如此熱絡,也是帶了幾分試探。畢竟以李衛早先的脾氣,并不是好相與之人,要是真記仇了,往后在官場上狹路相逢也難堪。 沒想到,李衛是來者不拒,統統收下。 一時之間,這同僚關系,其樂融融。 曹颙見了,暗暗點頭。李衛能扶搖直上,不單單是靠雍正器重,與他活絡的性子也有關系。 在戶部守著銀錢入庫大事,關系緊要,不容有失。他要是稍有懈怠,就要陷入深淵,萬劫不復。這個時候,就算得罪了同僚,也不可生貪念,得罪皇上。 外放為官,遠離京畿,就沒必要再與京官結怨,能化解的矛盾都化解,省得往后因此受累。 真要做個耿直的清官,像張伯行,沉沉浮浮,仕途大半光陰,都被浪費在應付同僚的攻殲與中傷上。 他不知道,李衛之所以敢放開手腳,收受同僚饋贈,是因為雍正已經調教過了。 雍正是敬重清官不假,但是也不希望自己潛邸出來的奴才成了“孤臣”。 “清官如木偶,被名聲束縛,反而行事碌碌,不堪大用。只要守著忠心,略作變通,以便更好當差,沒什么不好?!边@是雍正召見李衛后交代的話。 李衛心中有底,自是笑瞇瞇的收銀子。 他早就眼紅戶部三庫這些孫子,個頂個兒都貪得腸肥腦滿,富得流油。這幾年,被他們冷嘲熱諷的,李衛沒少受氣。如今既能讓他們破財,還能讓自己富裕,有何不好的。 因此,他倒是小發了一筆。 等到臘月里,國喪完畢,內務府拍賣開始時,李衛手中已經收了五千兩銀子的程儀。 他花了四千八百兩拍下個四進的宅子,位置在安定門內菊兒胡同。位置距離皇城雖遠了些,但是宅子大,還肅靜,李衛甚是滿意。 從曹府借來的銀子,李衛還上八千,剩下的兩千,留作修繕宅子,添置新家具之用。 在這次拍賣上,曹家也拍得兩處三進的宅子。因為初瑜是打算給天慧與妞妞做嫁妝用的,挑的都是距離曹府近的宅子。 這挑了位置,價格不免就有些高了,兩處攏共花了六千三百兩。 初瑜沒有動公帳,拿了自己的私房。 “妞妞明年就十三,說親不過這兩年的事兒,這宅子算我送她的陪嫁?!背蹊み@樣對曹颙道。 聽到“十三”,曹颙有些皺眉。 這旗人家女孩,到了十三歲就要“大選”、“小選”。 妞妞與曹潁之女孫嫻,都是包衣三旗,按照規矩要備“小選”。 新皇登基,還沒有正式立后冊妃,明年宮里指定要大量進新宮女。 妞妞早年有恩典,在內務府記檔,倒是不用參選;孫嫻卻是位列名冊上,本應今年就備選的,因趕上國喪耽擱。 “大姐上次回家,沒提孫嫻之事?總不會讓外甥女真進宮當宮女吧?”曹颙問道。 “老太太也問過此事,好像孫家那邊另有安排。聽著他們的意思,是想要求恩典,免了‘小選’,參加后年的‘大選’?!背蹊せ氐?。 包衣三旗中出來的女孩,父祖品級高的,皇上器重的,也要免“小選”,參加“大選”。曹颙的胞姐,就是如此。 曹颙聽了,想起東府的兩個堂妹,她們兩個同孫嫻年歲相仿,過兩年也要參加選秀,到時候留了牌子,指婚有指婚的苦;撂了牌子,在外人眼中,又成了被皇室挑剩下的。 等到兒子們婚娶,自己這做老子的,也未必能做主…… 第1002章 新差事 臘八前兩天,曹項從河南府使回來的管事。押送著曹項置辦的幾車年貨與曹項的幾封家書,到抵京城。 原本,他明年當任滿,是繼續留任,還是調回京城,還要看京城堂兄如何籌劃。他在給堂兄的信中,就提到此事。 因為河南離京城路途遙遠,所以這派回來的人,十一月初就從河南府出發。彼時,大行皇帝駕崩的消息,還沒有到地方。 曹颙思量著,明年既加恩科,后年就是接著鄉試,時間匆忙,吏部未必會更換學政。 如此一來,若是曹項能連任一任,會歷經兩次鄉試,容易出政績。與其回京,還不若在河南府熬資歷。 這樣想著,他就到吏部打探一番。 路途較遠的一些省份,學政若是考績無過失,多是連任;路途近的幾個省份,具體如何,還沒有準確消息。 河南府距離京城不算近,但是同遠的省份相比,也算近的。所以這學政是否更換,還沒有準信。 曹颙沒有多說什么,并沒有刻意為曹項謀缺。 曹項今年二十二,起點已經比旁人高太多。這個時候,不管是他回京,還是繼續留河南,都各有利弊。 不管曹颙怎么告誡,曹頌去西北軍中任職多年是真。雍正是否會遷怒,還是個未知數。 在曹頌的前程未落定前,曹項太過招眼,對他來說并不一定是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