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5章
書迷正在閱讀:農門貴妻、吞噬諸天、抗日之神槍手、火影傳奇之我的寫輪眼、甜蜜寵戀:總統夫人要改嫁!、老天逼我當英雄、被綠茶渣過的大佬們都黑化了、正牌受他怎么還是不來[穿書]、你到底有幾個野爹!、她的溫柔在外表
擱在別人眼里,就是他吃了絕世美味一般??吹貌簧偃酥蓖炭谒?。 有人問道:“大人,就那么好吃?” 那侍郎看了一眼院子里的曹寅,強笑著點點頭,道:“好吃,好吃,如此美食,在下平生還是頭一遭吃到?!闭f到這里,他趕緊將手中的窩頭,放在食盒里,道:“這等美味,還是要拿回家去細細品嘗還好?!?/br> 他這番耍寶,別的人還好說,有個御史已經忍不住。道:“民生艱難,皇上齋戒,眾位大人都留心些吧。如此將如何奢靡之風,帶進衙門,實是我等官員的恥辱?!?/br> 那侍郎漲紅了臉,看著自己食盒中的雞鴨,又看了一眼那半拉窩頭,小聲道:“不過是一口吃食罷了,大人不比上心?!?/br> 那御史看了一眼院子里,見曹寅不知何時已經出去了,便冷哼一聲,擺出一副傲然鐵骨的模樣,道:“即使皇上倚重的老臣,更應曉得分寸才是。為了京畿無雨,皇上整理日都粗茶淡飯,臣子卻是‘食不厭精’,這是何道理……” 別人見不得他這輕狂樣,也沒人接茬,哼哼哈哈的,各自說各自的話去了。 只有那個兵部侍郎,端著飯碗,神情變幻莫測。 翰林院侍講學士張廷玉也在屋子里,眼睛掃了那窩頭好幾眼。他母親姚氏太夫人生前,常吃黑芝麻養發。用黑芝麻摻在白面里做成饅頭,是太夫人桌上的常見之物。 雖說顏色也是黑的,但是同才兵部侍郎方才拿著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所以,張廷玉心里也好奇,那東西真是像人猜測的那樣,是黑芝麻的么? 若是真是“食不厭精”的話,其他的配菜也當極為奢華精致才是,不過瞧著方才那兩盤子青菜與咸菜并無什么不同之處…… 不說其他大人揣測紛紜,曹寅溜達的院外,就見曹元打遠處過來,近前道:“老爺,奴才們粗心,拉下個食盒,已經使人送到這邊。老爺您看……” 曹寅擺擺手,道:“我用過了,使人拿回去吧……” 曹元應了,心里已經拿了主意,回去要好生查查,看看是誰敢這么疏忽,連老爺的吃食都敢不盡心,真是無法無天…… 并不是人人都覺得這窩頭難以下咽,魏黑就吃得甚是歡實。 他一手抓著窩頭,一手用筷子不停的往嘴里送咸菜條。偶爾撂下筷子,端起湯碗來兩大口。 七娘見了,小口咬著自己手中的窩頭,覺得沒有那么難吃了;香草則是怕丈夫噎著,不停的給他添湯,道:“爺慢點吃,仔細噎著?!?/br> 魏黑笑著說道:“說起來,得有二十多年沒吃過這個了。這味道同我小時候吃的一般無二。呵呵,吃著這個,想起小時候來。那時還沒遭災,老爹老娘都在,我同老二還不到十歲,一個人就能吃三、四個拳頭大的窩頭。將娘愁的不行,直慣我們叫‘討債鬼’……”說到最后,面上已經帶了惆悵之色。 香草又給丈夫添了半碗湯,道:“爺若是想老家了,等什么時候不忙了,咱們一道給公公婆婆掃墓去吧?!?/br> “掃墓?”魏黑聽了,想起弟弟來,道:“不曉得二弟與弟媳婦如何了,這才幾年功夫。添了三個兒子,想來也是父母在天有靈,保佑咱們老魏家人丁興旺?!?/br> 聽丈夫提及“人丁”,不由觸動香草心事,她心里嘆了口氣。 七娘拿著手中的黑餑餑,對魏黑與香草道:“這黑面饅頭,早先在外頭也沒少吃。還沒吃過這種丁點兒面沒有,都是麥麩子的……” 香草見她半晌功夫,才在餑餑邊上啃了個淺淺的邊,曉得她是不愛吃這個,將旁邊的一碟椒鹽小花卷送到她面前,笑著說道:“不愛吃就撂下,還是吃這個?!?/br> 七娘放下手中的窩頭,拿了個花卷,咬了一口,訕訕道:“怨不得曹爺給這窩頭咸菜起名叫‘憶苦思甜’,吃了那個,再吃別的,真是覺得自己掉到蜜罐子里?!?/br> 香草聽了,對魏黑說道:“也不曉得大爺是怎么想的。大爺自幼錦衣玉食的,有什么苦可憶的?換做三姑娘還差不多,姑娘小時候吃了不少苦,我還記得,早年姑娘剛到太太身邊時,吃不得大油,吃了就拉肚子。兩、三年才轉過來……” 從曹颙七歲開始,魏黑就在他身邊護衛,別的不曉得,對于他的挑食是深知的,這“憶苦思甜”飯是曹颙張羅出來的不假;要說他會能吃進去,魏黑是說什么也不信的。 曹颙只是休假無聊,想出“訓子”這一出來,實沒想到竟然感動了一個人,那就是現下在曹颙手中為幕僚的蔣堅蔣非磷。 他與智然都沒有家眷,兩人一道東西屋住著,伙食也都在一處。 同智然的喜rou相比,他這個還俗的和尚卻是茹素,半點葷腥不沾。 “大人有古仁者之風……”蔣堅看著手中的窩頭,嘆了口氣,道:“雖住廣廈華屋、錦衣玉食,仍不忘民生多堅。若不是為出身所累,走科舉仕途,大人定能封閣拜相?!?/br> 智然早年跟著師傅掛單,在些香火寂寥的廟宇里,也吃過各色雜糧。如今拿著窩頭,就著紅燒肘子,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他同魏黑一樣,是不信曹颙能吃下這個飯的。早年曹颙在清涼寺守孝時,因為飲食不調,餓得兩眼發綠的模樣,智然還記得清楚。 許是只是一時童心罷了,智然可不認為那個懶散之人,能從骨子里轉了性子,憂國憂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