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書迷正在閱讀:農門貴妻、吞噬諸天、抗日之神槍手、火影傳奇之我的寫輪眼、甜蜜寵戀:總統夫人要改嫁!、老天逼我當英雄、被綠茶渣過的大佬們都黑化了、正牌受他怎么還是不來[穿書]、你到底有幾個野爹!、她的溫柔在外表
曹颙扶了母親的胳膊,道:“母親放心,初瑜她們娘幾個都栽了花兒。弟弟這邊還不滿周歲,所以沒有想著栽,等轉了年,請人給弟弟栽上?!?/br> 少一時,太醫請到。 長生下身的大腿窩處,已經滿是疹子,太醫仔細看了一遍,沉吟著,神情甚是凝重。 長生,確實是出花了。 早在康熙五十年京城時疫時,順天府就有政令,發現家里有疫癥病人,要往衙門報。 內城的步軍都統衙門也要報稟,曹寅打發人去報不提。 李氏這邊,得了準信,卻也沒功夫悲戚。 她打發人收拾屋子,供“痘疹娘娘”,又叫人傳令下去,從今日起府里忌煎炒。另外,還要將曹寅的行李收拾出來,送到前院書房去。 曹颙心里,越發沉重。 這天花是傳染病,總不會莫名其妙的,襁褓中的嬰兒就染了花,指定是外頭染上的?;蛟S是來自丫鬟婆子,或是過年來走禮的這些女眷。 這個病,為何人人談之色變,是因為十個里,要死上三、四個,剩下的即便僥幸挺過來,也要剩下一臉的麻子。 康熙臉上細細小小的白麻子,李衛臉上銅錢大的大麻子,都是幼年得天花所致。 總的來說,這出麻子還是小事,不曉得有多少人家,就是經歷失子喪女之痛。 “牛痘”是康熙五十一年,曹颙、曹寅父子確認過的,至今已是過了三年,仍不見康熙有推行于世的意思。 要知道,早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曾下令讓各地種痘。 不過,因人痘有一定的危險性,不少老人不愿種痘。蒙古那邊更是,蒙古人對天花沒有免疫力,對于人痘,栽種者,死亡的人口比漢人要多的多。 這使得蒙古人畏痘如虎不說,對于種痘,也是避而遠之的。 這倒是使得蒙古人同朝廷形成微妙的平衡,蒙古人甘為藩屬,卻是不入關。 他們每年熱河覲見康熙,以表忠心。 時過三十年,“牛痘”方子出來,比“人痘”方子好上百倍,康熙卻沒有將其公布于世的意思。 曹颙這邊,早就在上次痘疫后,就將府里各人都悄悄上了牛痘。 因怕外傳獲罪,這個活計還是莊先生挑了穩當的人cao手,對外只說是“人痘”。 雖說沒有憐憫世人的心思,但是曹颙想起天花來,還是覺得抑郁難擋。 “父親,皇上那邊,這牛痘方子,可有轉機?”曹颙思量了一下,問曹寅道。 曹寅搖了搖頭,道:“我也想明白了,皇上的用意何為。早年國朝初定,又經過三番之亂,人口銳減,百姓難安?;噬先蚀?,施恩天下,也愿人口生息,天下太平。如今卻是不同,天下承平許久,人口萬萬計。這朝廷又是南下入主中原……” 后邊的話,曹寅沒有明說,但是曹颙也聽出他話中所指。 天下人口孳生,對朝廷來說,是好事兒,也是壞事兒。 好事兒是丁口多了,賦稅增加;壞處是漢人原本就多,孳生的更多,使得朝廷這邊委實難放下心來。 這些年來,對于沾了“反清復明”口號的各種事件,朝廷都是嚴懲之,甚至不惜大開文字獄,不過是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罷了。 初瑜安置好孩子們,也過蘭院這邊探視。 她雖沒出過花,但是之前上了牛痘的,也不怕被傳染上。 蘭院這邊,除了李氏身邊侍候的丫鬟與長生的奶子外,其他人都禁止入內,府里大小事務,都有梧桐苑那邊裁決。 雖說天佑他們都栽了花,但畢竟是孩子嬌貴,也保不齊有二次傳染的事兒,所以更是嚴禁入蘭院。 就是初瑜,來過一次后,也被李氏勸了回去。 曹颙雖擔心幼弟,但是今兒二十九,下午有蒙古內外藩與內大臣、大學士與侍衛的賜宴。他這個內務府總管,要同鴻臚寺與理藩院一起負責預備宴席的,還得過去點卯。 從蘭院出來,他便換了官服,騎馬進宮去了。 太和殿的宴會場的已經預備好,許多看碟都擺上了。 宮廷樂師也都隱在暗處,就等著藩王入座,康熙臨朝。 又是一年年末,似乎同往年沒有什么不同,一片歌舞生平。 曹颙在心里算著時間,因為對這段歷史不熟悉,原還以為策妄阿喇布坦引起的西北戰爭是在康熙五十七、八年的時候。 即便今年策妄阿喇布坦兵犯哈密,曹颙也沒當成是大事。 因為以一部族,數萬人,與朝廷大軍對峙數年,到雍正上臺才和談,這不是玩笑么? 沒想到,確實不是玩笑。 八旗糜爛如斯,已經無可用之兵,無可用之馬。 竟然任由策妄阿喇布坦帶著數千人馬,劫掠北疆,實是讓人汗顏。 這戰爭,是拖到雍正朝的,曹颙絲毫不懷疑這點。 說他矯情也好,他倒是真心想早些賺足軍費,早點平定這場戰爭。 戰爭延續下去,戰場上領軍功的八旗兵丁,但實際廝殺的是漢軍綠營,數萬人的供給線也是驚動地方百姓。 曹颙站在遠處,腦子里一會兒是家中出花的幼弟,一會兒是西北軍中的兵飯。 雖不是刻意為之,但是他也有次同普通兵丁吃了一次大鍋飯。 陳米老糧不說,里面還有不少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