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書迷正在閱讀:農門貴妻、吞噬諸天、抗日之神槍手、火影傳奇之我的寫輪眼、甜蜜寵戀:總統夫人要改嫁!、老天逼我當英雄、被綠茶渣過的大佬們都黑化了、正牌受他怎么還是不來[穿書]、你到底有幾個野爹!、她的溫柔在外表
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其他像遇到皇家有喜慶之事加的科舉考試,稱為恩科。 鄉試的第二年,就是會試之期。 會試在京城舉行,各省的舉人同國子監監生都可以參加,考生人數在五百到六百左右。通常取百十人,考上者為“貢生”,第一名為“會元”。 會試過后,便是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這個卻沒有落榜那么一說了,只是在貢生中從新排名次,一甲、二甲、三甲。一甲為“進士及第”、二甲榜單上為“進士出身”、三甲榜單上為“同進士出身”。 一甲取三名,狀元。榜眼,探花,這三人直接授官。二甲同三甲榜單上的,則通過考試,有的授官,有的為庶吉士入翰林院學習,三年后,考試成績合格再授官。 京城這邊,鄉試同會試的地點都是一處,就是崇文門內的“貢院”。 這邊的貢院始建于明永樂年間,原是木板搭建的棚子,后來發生過幾次貢院著火燒死舉人或者焚毀試卷的事后,進行了改造,成了磚木結構。 因這邊同時是鄉試同會試的考場,所以號房有九千多間,可以同時容納九千多士子同時應試。 十八日凌晨,曹颙便起來了。 他還真有幾分送學生去應考的家長的感覺,心中不自覺將古代的科舉同幾百年后的應試教育聯系到一起。要是對照科舉考試的四級,好像有點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院的感覺。這鄉試,感覺就同幾百年后的高考很是相似。 貢院那邊,要在卯初(早上五點)入場,這中間還有考前的檢查,所以需要早些過去。 芍院這邊,兆佳氏已經使人預備了裝滿了吃食同水的竹籃,還有兩個馬桶。早點也使人預備好了,還特意吩咐廚房那邊做了一盤琥珀核桃。 這還是古時傳下的習俗,應試試子多吃核桃,認為核桃能補腦。 曹碩同曹項也起身了,兩人都換了半新不舊的單衣裳,過來同母親辭行。見曹颙同初瑜也在,兩人都躬身給哥哥嫂子見禮。 兆佳氏往曹碩身上摸了一把,道:“這衣裳也不抵寒,要是凍著了,可怎么好?還是叫人換兩套厚衣服,就是臟了兩套新衣服又能如何,到底身子要緊?” 曹碩的眼圈有些發黑,看來是昨晚沒歇好。聽兆佳這般說,他小聲回道:“母親,考場里不讓穿夾衣,要是夾衣的話,也得拆了開來。兒子穿了兩件單衣,不會冷著?!?/br> 兆佳氏聽,不由“嘖嘖”兩聲,道:“這哪里是去考試,真真是遭罪去了??禳c吃了早飯,讓你們哥哥送你們過去吧!” 曹碩同曹項應了,卻不好就坐,請眾人也坐。 曹颙道:“我同你嫂子方才吃過了,你們兩個快吃吧。還不曉得要排隊多久,咱們也早些過去穩當?!?/br> 兆佳氏也道:“這大半夜的,我哪里吃得下?你們兩個倒是要多吃些,總要吃飽了,才有力氣寫字兒?!?/br> 曹碩同曹項這才坐了,默默的吃了早飯。 等兩兄弟吃完,曹頌打著哈欠進來,見這邊已經收拾好了,看了看外頭的天色道:“這才丑初(凌晨兩點),是不是早了些?” 兆佳氏道:“趕早不趕晚,這哪里是能耽擱的?” 曹颙見曹碩他們兄弟用完早飯,便道:“既是吃完了,咱們這就出發吧!” 說話間,一行人出了芍院,兆佳氏同初瑜親自送到二門外。兆佳氏少不得又囑咐再三,卻是多叫兄弟兩個彼此照應,好生保重身子,考試的事反而沒再提及。 到了前院,莊先生也起了。 自打去年五月,曹碩同曹項兩兄弟入京后,莊先生也算是給他們當了半個夫子。如今學生下場,他少不得也要出來送送。囑咐了幾句考場上的避字什么的,都是之前說過的。 兄弟們都垂手聽了,莊先生還要親自送到貢院。曹颙因他上了年歲,這兩年畏寒,便攔下,沒有讓他折騰。 因是半夜三更的,曹颙便沒有叫人備馬,而是準備了幾輛馬車。兄弟四個坐了兩輛馬車,曹碩同曹項的書童提了裝了筆墨紙硯同吃食的籃子坐了一輛馬車。魏黑同鄭虎帶著十多個長隨護衛在后。 馬車前掛著燈籠領路,一行人往崇文門去了。 曹家到貢院的距離卻不近,還好因天還沒亮,路上沒人,這馬車也能跑起來。偶爾在路過遇到車馬,也都是往貢院方向去的。 距離貢院還有半條街時,這邊已經是燈火通明,到處是人頭涌動,馬車已經無法趕上前去。 曹颙同弟弟們都下了馬車,留了兩個人在這邊看馬車,其他人提了東西跟著往里走。 到處都是送士子下場的親朋好友,耳邊傳來的都是些“榜上有名”的吉祥話。 雖說都是鄉試,但是順天府鄉試因監生可以不限籍貫參加,所以人數足有一兩千人。這些人中,卻只能取百余名,說起來想要榜上有名實不容易。 待到了貢院前,這邊點了無數的火把同燈籠,亮堂堂的。在燈光映照下,就見高高聳立的貢院大門正中上,懸著墨字匾,上面書著“貢院”二字。 在大門東西兩側,各修建一面牌坊,東邊的牌坊上書著“明經取士”,西邊的牌坊上書著“為國求賢”。 大門外為東、西轅門,送士子的親朋只能到轅門外。轅門內,有兵丁把手,士子們提著籃子排隊,要依次檢查,才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