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書迷正在閱讀:農門貴妻、吞噬諸天、抗日之神槍手、火影傳奇之我的寫輪眼、甜蜜寵戀:總統夫人要改嫁!、老天逼我當英雄、被綠茶渣過的大佬們都黑化了、正牌受他怎么還是不來[穿書]、你到底有幾個野爹!、她的溫柔在外表
李氏眼圈又紅了,半晌才道:“不是我瞎cao心,只是這兩日總能想起颙兒小時候的模樣,這一晃眼,颙兒已是娶了媳婦了!” 曹寅想起兒子幼年時候的乖巧伶俐,也露出了笑意,兀自感嘆了一陣,末了低聲道:“待年后開春的,你跟著岳母進京去瞧瞧颙兒,也去看看頤兒女婿,亦算是讓岳母散散心!” 李氏聽了很歡喜,可想到丈夫的身子骨,又搖了搖頭:“家里事多,哪里得空去?待再過些時日,得了閑再說?!币虿芤崞鸶呃咸?,又觸了她的心事,便又道:“說到母親,她卻是放不下李家那幾個侄孫子,今兒還叨念過一回,想著過完上元節就回去……” 曹寅皺了眉,這次高老太君若是回去了蘇州,再想接出來怕是難了。 近幾個月,噶禮和張伯行不斷上折子彈劾對方。瞧萬歲爺的反應,必然是李煦這邊通政司和了稀泥。李煦這般做到頭卻是引火上身。張伯行嫉惡如仇,必不容他;噶禮沒得到好處,搞不好何時就回頭咬上一口。 若李煦現在得萬歲爺信任,堅定的站在萬歲爺這邊,那便是誰都動他不得??伤F在偏偏走條險路,還想著左右逢源,在萬歲爺面前給這兩人和稀泥,實在不明智。身為通政司的主官,對皇帝的忠貞是第一位的,若在皇帝面前?;^,只會失了信任,彼時死無葬身之地。 曹寅自珠商被劫那案子后,對李煦已經不報太大希望,雖不是想立時劃清界限,但是高老太君在自己這邊兒而不是在李煦那邊,到底是件有利于己方的事??涩F下,似乎沒什么好由頭留高老太君下來。 曹寅思索片刻,最終搖了搖頭:“且先勸著岳母,好歹等天暖些了再說?!?/br> 夫妻兩個,提起兒子小時的趣事,夸起兒子如今的出息,不由感慨萬千,又說起兒媳婦不知何樣人品,想來也是不錯的,直聊到深夜,才安歇。 第0150章 雙朝 京城,曹府。 迷迷糊糊醒過來時,曹颙還是習慣性的往枕頭底下抹去,摸了半天沒摸到懷表,方睜開眼睛。入目的紅帳子提醒他,這里是他的新房,不是葵院。 曹颙坐起來,往炕里看去,卻是空的。 “額附,你醒了?”歡喜中略帶羞澀的聲音。 曹颙順著說話聲望去,在窗前喜字圍屏前,那個穿著紅色旗裝的小女子正略帶著一絲羞澀看著自己。他又看看窗外,天色漸白,卻未大亮:“初瑜,你怎么起得這般早?昨兒我不是告訴你了嗎,父親母親不在這邊,沒有那么多說頭!” 初瑜指了指圍屏前將要燃盡的龍鳳喜燭,回道:“咱們忘記了守花燭!” 這是的婚俗有這一條,就是兩位新人通宵不眠的坐守花燭,主要是怕喜燭漏損,出現不吉之兆。左燭寓意新郎,右燭寓意新婦,哪邊先燃盡就誰先亡故。為了取夫妻結發、同生共死之意,就要在一燭滅時,立即熄滅另一燭。 曹颙披了件衣服下床,走到初瑜旁邊,看那對紅燭。雖然心里不相信這些,但是畢竟是新婚大喜,想要避兇趨吉也是人之常情。 卻是左邊的紅燭燃得快,眼看就要燃到底,曹颙笑了笑,不知是該慶幸自己不會做鰥夫,還是該擔心歷史沒有發生變化。 初瑜雖穿著整齊,但是或許是自己梳頭不便,頭發只是柔順的散垂在肩后。她也站在圍屏前,望著那紅燭,眉頭微蹙。 曹颙伸出胳膊握住她的左手,笑著說:“我比你年長呢!” 初瑜用著柔若無骨的小手回握曹颙,卻仍是將盯著那左邊的紅燭。過了一會兒,那紅燭將要燃盡,燭芯倒在殷紅的蠟油上。 看著燭光漸熄,曹颙的心境突感悲涼,就是燭光熄滅那刻,右邊的紅燭也幾乎同時熄了。 曹颙看著那還剩下小半截的紅燭,不由一愣,隨即側過頭去看自己的小妻子。 初瑜放下右手中備著熄燈的團扇,抿著嘴,沖曹颙笑笑,滿臉滿眼的歡喜。 曹颙也不由的笑了,窗外已經大亮。兩人就這般手拉手站著,一時之間誰也沒有說話。 院子里開始有人走動,婚禮次日,又稱“雙朝”,曹颙要帶著初瑜祭拜神、佛、宗親三代。雖然曹寅夫婦不在家,但是平郡王夫婦與曹頤夫婦卻是要過來的。 曹府這邊,紫晶帶著人過來,卻不好叫門。淳王府陪嫁眾人中,因初來乍到的,也不好上前,大家在院子里左右分站,涇渭分明。 珠兒翠兒因懷著心思。對主母陪嫁過來的侍女也就多看了幾眼,越看越是心里沒底。這八人,都穿著相同樣式的藕合色旗裝,容貌也具是出挑的。其中有一人,更是尤顯出眾,姿色較眾人更勝。 那人似乎察覺有人看她,抬著下巴往這邊看了一眼,神色卻是淡淡。 翠兒忙扭頭避開,珠兒卻抿了抿嘴,回望那人,倒也并不膽怯,郡王府出來的又如何?往后不還是在同一個府里當差。 那侍女略顯意外,多看了珠兒兩眼,瞧她穿戴不俗,又站得靠前,便也知道是個體面的,微微點頭示意。 珠兒微笑著點頭回禮,隨后收回視線,只往前正房方向,心里卻是堵得不行。 站在八位陪嫁侍女前的,是初瑜的乳母葉嬤嬤,四十來歲的年紀,身子略顯富態,長著一副笑面,看著很是和藹。她見上房還沒動靜,看了看天色,笑著低聲對紫晶道:“紫晶姑娘,這還有賀紅之喜,還要拜祭神佛宗親,誤了吉時卻是不好!”其實,她想去叫門的,不過因不知道郡主額駙脾氣秉性,怕觸了他的霉頭,讓郡主跟著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