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1章
高文虎無奈點頭,又忍不住回頭去看被護在隊伍當中的幾輛車駕,滿懷希冀道:“幸而李大人……李世伯來了,只盼李世伯能大展神通,多造些水渠來,明年便是旱也不怕了?!?/br> 因著李鐩已罷官,他便沖著李延清的關系稱一聲世伯。 何杜二人皆隨之頷首稱是。 卻是一個暗道,聽聞這位以治水見長,又能養出李三哥這么厲害的兒子,必然不凡,真河南之幸。 另一個則想,閹黨一干人里只全須全尾留下這一位,又能被皇上派來這邊,想必是有兩把刷子的…… 然這會兒車里被眾人寄予厚望的李鐩,卻并沒有說來年水利灌溉等等事宜,而是更加務實的與沈瑞商量災民過冬窩棚的草圖。 李鐩乃河南湯陰縣人,雖離鄉日久,但一直惦念故里,朝中焦芳倒臺后,河南幫自然而然以他為首,他也就越發關注家鄉。 尤其前幾年其兄長李鈞不愿入劉瑾門下,又怕劉瑾遷怒影響弟弟仕途,便以老病致仕歸鄉,李鐩對老家更添一份牽掛。 近年河南災荒頻發,李鐩也沒少為家鄉說話,協調各方關系早日賑災。 只可惜河南局勢急轉直下時,劉瑾倒臺,李鐩自顧不暇,也就不顧上河南了。 沈瑞去詔獄“問供”前,也是做足了功課的。 甫一見面,根本不提劉瑾地宮,開口就說河南越發糟糕的狀況,以及皇上對自己的任命,又好一番贊了李鐩早年山西賑災政績,末了問他是否樂意與自己一道往河南賑災。 李鐩甚至連眼皮都懶怠抬一下。 他宦海沉浮,還曾做過刑部郎中,見慣了種種誘供手段,只道沈瑞虛言詐他,尤其,他入獄前沈瑞就已有諢號在外——乃是扳倒劉瑾、籍沒閹黨諸家的“沈抄家”。 被關押這些天,李鐩哪怕是受刑也死咬著不松口,可不是什么替劉瑾守密,而是他知道,一張口,便是坐實欺君、附逆謀反,那是要誅九族的! 沒有什么“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當初劉瑾勢大,他既被告訴了有這么個地宮卻不肯幫著建,那劉瑾當時就得弄死他了。且以這閹宦的狠辣,李鐩家人也是難逃毒手。 左右都是死,他不過是選擇晚死些罷了。 也不無僥幸之心,想著劉瑾圣眷隆重又年事已高,要是順順當當壽終正寢了,地宮一封,這事兒也就過去了…… 事到如今,李鐩是不指望活著出這牢門,但閉緊嘴,沒有口供實證,至少沒有誅九族的理由,勉力為族人親眷求一條活路罷。 獄中油燈昏暗,沈瑞像是沒注意到李鐩難看的臉色一般,話題一轉,又講起在山東所建青翼學堂、魯班學堂等匠人學堂諸事。 末了表示也要在河南建此類學堂,還要比匠人學堂更高一等,名喚工程學院。 擬在有秀才以上功名的士子中招擅格物者,專授土木工程、機栝等學問。 又言已得陛下首肯,一旦學院有了成果,果然有利民生,就可以請旨開設專項考試,如科舉取士一般,取中者最次也可在地方為吏,更優者可推薦至工部為官。 沈瑞道,想請曾為學政的李鈞為山長,主持大局,請李鐩為“首席教授”,負責具體授課事宜。 李鐩驟然睜開眼,目光炯炯,直直盯著沈瑞。 這已是,開宗立派了! 可直接取士,不知道多少喜格物的才智之士趨之若鶩! 他的腦里嗡嗡直響,似在吶喊,那滿肚子工程學問將得以傳承吶…… 沈瑞見火候到了,方湊近了,壓低聲音說了壽哥對李家父子的“開恩特赦”。 面對李鐩復雜的目光,沈瑞輕嘆一聲,“世叔與子澈之才,大可造福蒼生,功在千秋?;噬舷Р?,盼世叔父子為大明盛世出力,方肯既往不咎。世叔若自誤,亦誤了子澈,乃至,誤了大明。世叔,三思啊……” 李鐩自然要“三思”,畢竟事關九族生死,不敢輕信也是正常。沈瑞也沒有立時就要李鐩的答案,而是告辭離去,迅速投入籌備赴河南諸般事宜。 他之所以急著去河南,既是因著救災如救火,河南已耽誤不起,也是因著,朝中局勢越來越混亂了。 沈瑞被外放的消息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他“沈抄家”這陣子在京城赫赫有名,為小皇帝干了恁多“臟活兒”,大家都知道他這升官當是板上釘釘的。 京中如今空位雖多,可盯著的人也多,便都想看看沈瑞能拿下個什么位置,好再謀其他,免得白費力氣。 誰料沈瑞被皇上一紙詔書丟去了河南這個大泥潭。 要不是皇上又是派了一支精兵護送,又自內庫中調撥錢糧賑災,真不知道這是賞是罰了。 有人幸災樂禍,卻也有人眼紅沈瑞身上那禮部侍郎和巡撫的官職,便是沈抄家有大功,也沒這么快升官的! 當下也有不少折子言辭激烈表示反對——讓沈瑞去河南可以,當然可以,太可以了,但,給這么大的官,不可以! 連壽哥都忍不住在朝上嘲諷道:“又要讓馬兒跑得快,又要讓馬兒不吃草,不知道上折子的諸卿可否來作這忠心的馬兒?” 忠心的馬兒自然不會有,馬兒們還都在琢磨著更深遠的事——如今的內閣局勢,好方便自己挑一個好槽站隊。 不管沈瑞外放是不是因著梁儲的折子,現下梁儲都算是和王華、楊廷和兩派撕破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