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7章
大家是眼瞅著陸家因著海貿而財富膨脹起來的,多少人眼紅這生財之道,沒少想壞招兒欲取而代之,只是自正德元年之后,登州的船廠、往遼東去的海路都緊緊攥在陸家手里,人家又是朝中、布政使司里都有人,眾富賈便是眼紅也是無可奈何的。 如今陸家提出這句來,顯然是有松松手的意思,怎能不讓人心動! 這會兒一個兩個的也都不端著架子繞著彎子了,撕開那層面皮,紛紛直言問道:“不知道沈大人欲如何經營海疆?” “如今的船廠可是要擴建?” “往遼東行船時間總歸有限,這許多船只,若不利用起來,豈不浪費?!?/br> “正是!海運還是便利的,當建議沈大人多開幾條航線才是……” 陸三郎聽著眾人七嘴八舌自說自話,終于露出個燦爛的笑容來。 他待眾人聲音告一段落,方慢悠悠道:“當初,也是沈大人一力主張開海路,這才有登州的船廠?!?/br> 眾人只知道陸家是走了京中關系,卻不知道還與這新知府有關,不由都是面露喜色。 “沈大人原就說過,百姓衣食住行,哪一樣離得了商賈呢。全賴商賈將百姓種的糧食、果蔬,織的絲綿布匹賣出去,讓百姓手里有了銀子,養得活一家老小,有了余錢,日子才有奔頭……” 陸三郎話音一落,眾人就紛紛附和沈大人英明云云。 士農工商,在讀書人眼里,商賈就是最低賤那等,如今能碰上一位瞧得起商賈的官老爺實屬萬幸。 陸三郎環視周遭喜形于色的眾人一眼,方微笑道:“諸位前輩都比小子更懂貨殖之道,商路通了當然是頭等的大好事,但若是沒有貨,嘿,諸位說,可賣個什么呢?” 他漸漸斂了笑容,“如今百姓溫飽尚是問題,又哪里來的奔頭去耕種織布?諸位,有了船,開了路,是要將自家倉里的糧谷布匹運出去賣,還是要賣些現成的做那人口買賣呢?” 一時室內落針可聞。 賣什么?還能等著登州的百姓現種出來織出來???! 當然是從別處販來再賣去海外獲取多幾倍幾十倍的利潤啊。 你陸家難道賣的是本地土布?還不一樣是從松江倒來松江棉布才賣的! 可這話,卻沒有人敢說出口。 現在海路只在陸家手里,海貿還沒有成文的規矩。 現在,知府的話,也許就是海貿的規矩。 知府要是說外地來的某某貨不能上船,那巴巴運來的東西就全白搭了,就干等著貨爛在庫里吧。 這種事兒,便是在有成例規矩的運河上也是屢見不鮮,讓不讓你過就是各處關卡所在地的官老爺們一句話的事兒。 眾人只沉默著,彼此用眼神交流,雖然坐在這邊的大抵是一族之長、一家之主,但如今糧食金貴、海路難得,都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下決斷的。 陸七老爺見好就收,也不逼迫太過,笑著圓場表示坐在這里干巴巴聊得沒無趣,家里已設下宴席,不如邊吃邊聊。 眾人本就想著從陸家多探聽些消息,現下又想彼此一處商量海貿,因此紛紛口稱叨擾,留下來宴飲。 席間推杯換盞,看上去賓主盡歡,卻不過是各懷鬼胎。 散席后,本是以年邁不勝酒力為由下桌的陸七老爺好端端的坐在書房里,小幾上一壺燒酒,四碟小菜,他老人家端著個小小的酒盅,“滋溜”、“滋溜”美滋滋的慢慢抿著。 見陸三郎進來行禮,他還笑瞇瞇的向一邊兒的長隨道:“添雙筷子來?!?/br> 陸三郎忙笑著擺手道:“七叔好興致,侄兒實喝不下了?!北憬恿碎L隨手中的茶盞,舉了舉致敬。 仆從盡退了下去,爺倆碰了個杯,陸七老爺嘆道:“三倌兒,這地方不比松江,也比不得濟南府,又多得是土財主,看不長遠,得下慢功夫敲打。你不要心急?!?/br> 陸三郎搖搖頭,道:“席間卻是聽得只言片語,他們說沈大人這般背景,不過下來熬些資歷,山東又不是什么好地方,他日別處出了缺也就走了,如今拖上一拖,也就到夏秋了,轉過年他惦記著走,也就不會死盯著不放了?!?/br> 陸七老爺聽了,眼睛一瞪,呸了一聲,酒盅一撂,道:“這都是什么話!一群蠢貨?!?/br> 陸三郎嘆道:“卻是也有道‘新官上任怎么著也有三把火,這三把火就能把俺燒著了’的,道‘既是來攢資歷的,焉能不做點兒政績出來!’云云” 陸七老爺筷尖狠狠撥拉著小菜,道:“要不是沈大人這次的盤子太大,咱們一家接不下來,哪里還會讓這群東西跟著摻和。原還想著看看哪個是懂事兒的,值得拉拔一把,結果一個兩個都是榆木腦袋,不堪大用,不堪大用……” “……看看,這一兩日,有沒有反應快的過來尋您吧?!标懭啥肆瞬璞K啜飲一口,茶已微涼,帶出些苦味來。 他心下嘆了口氣,原想著給沈大人打個前站,早早把和買的事兒安排好了,到時候沈大人一呼百應,彼此臉上都有光彩,奈何這群人就是油鹽不進,都想著輕輕松松占便宜。 哪里有那樣的好事兒?!也不想想,便真有那樣的好事兒,京中早就伸手過來了,又哪里輪得上他們吶! “算著日子,十六快回來了吧?!标懭奢p聲道。 因陸七老爺與松江本家走得近,子嗣也都巴巴的寫了生辰送回松江本家去按照族中排序并取名,陸家子嗣單薄,男娃女娃一起排行一起取名。陸十六郎實是陸七老爺嫡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