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小內侍點頭哈腰的一溜煙去了。 這話說得硬氣,張永也是這內廷里數一數二的角兒,且最近正得皇上歡心,是一等一的紅人,劉瑾這般一說,好似張永是他的跟班,隨叫隨到一般。 到底是劉公公,皇上身邊頭號人物。 周遭不少內侍臉上討好的笑容越發明顯了,直到劉瑾身影消失在角門處,還咂著嘴艷羨這大太監的權勢,收回視線,一個個又伸長了耳朵,聽著內殿主子傳喚,盼著自己的青云路。 內殿里,壽哥臉上半點兒表情也沒有,盯著劉瑾一路出去,自家繞著殿內又轉悠了兩圈,手中把玩著個玉蟬的手把件,半晌,忽把那玉蟬丟在案幾上,發出咚的一響。 墻角那杵著裝木頭樁子的小內侍嚇得顫了顫,這才像有口活氣兒的樣子。 聽得萬歲爺沉聲問道:“劉忠哪兒去了?” 小內侍慌不迭躬身回道:“回萬歲爺的話,小劉大人往西苑去了?!?/br> 壽哥哦了一聲,喃喃自語道:“是,他昨兒來說了。這幾日趁著秋涼正要弄什么景兒。也不知道西苑幾時能修個齊整,明夏許能過去避暑?” 他頓了頓,方道:“去傳話,擺駕坤寧宮?!?/br> 小內侍得令匆匆跑了出去。 說是擺駕,然乾清宮坤寧宮隔著不遠,壽哥溜達著也就過去了,越過交泰殿,那邊已有坤寧宮的管事太監迎了過來,陪著笑臉道是皇后娘娘一早就往太皇太后那邊去了。 壽哥臉一沉,斜眼瞧他,“可是有人在皇后娘娘耳邊說了什么?” 這前朝后宮的消息傳得飛快,雖傳的不是什么機密,卻也委實讓人著惱。 那太監訕訕的,只道:“皇后娘娘給太皇太后請安去了?!?/br> 壽哥摔了袖子,大跨步就往仁壽宮那邊去,這卻不是近路了,身邊跟著的機靈宮人慌忙跑回去傳步輦,到底在角門追上了皇上,請萬歲爺上了御輦。 到了仁壽宮,宮女太監跪了一地,迎出來的卻不是夏皇后一個,沈賢妃、吳德妃竟都在。 壽哥進去先給太皇太后問了安,又問老人家身子怎樣。 太皇太后笑瞇瞇指著沈賢妃道:“這張嘴巧的,便是有個頭疼腦熱的也叫她說好了?!?/br> 沈賢妃抿嘴笑道:“能博老娘娘一笑,才是臣妾的福氣呢,臣妾可不敢把太醫的功勞都占了去?!?/br> 她聲音甜軟,言辭俏皮,說得太皇太后也笑了起來,殿中諸人自然也要湊趣跟著笑。 而沈賢妃一笑間連眉梢上的小痣都顯得格外鮮活,更帶出三分小女兒的嬌俏來。 沈賢妃雖比不得吳德妃絕色,但因著性子爽利嘴兒甜,又是個活潑好動的性子,倒是頗對壽哥的胃口。 再看吳德妃,倒是似將“賢德”二字都要占了去,整日里端著大家閨秀的款兒,不茍言笑的樣子,沒事兒還抄些佛經往太皇太后、太后宮里送,美則美矣,卻全然木頭美人的樣子。 別說皇上不親近她,便是張太后也不喜她。 因“皇后”變“皇妃”張家被擺了一道,且這德妃的位份還在賢妃之下,張太后是極慪火的,雖有鹽引也不能平其怒,又見吳德妃竟是這樣性子木訥、為人呆蠢全然留不住皇上,她哪里還喜歡得起來。 這樣一來,愛說愛笑、天真爛漫的沈賢妃更是礙了張太后的眼,直恨不得把其丟出宮去才好。 是以皇后帶著賢妃德妃過來太后宮中請安時,從沒有誰能得過一個好臉。 好在還有太皇太后在,皇后三人往太后這邊請了安,也呆不了多一會兒便往仁壽宮去了。 自坤寧宮移宮后,張太后不欲與太皇太后毗鄰,也不在仁壽宮周遭擇宮室,而是選中了西邊咸熙宮。 咸熙二字原取自《尚書堯典》庶績咸熙,祈國家百業興旺之意。張太后既住此處,便照舊俗,更名為熙壽宮。 熙壽宮與仁壽宮差著一個字,卻著實隔著老遠,便是乘輦也要好一陣子,八月里暑熱還沒褪盡,秋老虎正厲害的時候,張太后哪里耐煩走動去請安! 她又哪里是耐煩見太皇太后的! 初時總要在兒媳面前做個樣子,還帶著皇后等過去過兩日,后來便再忍耐不住,干脆連三人的請安都免了,只圖自個兒不去仁壽宮。 她這邊是免了,皇后幾個也是松了口氣的,只仍不敢真不往她這邊來,便是每日早早來熙壽宮點個卯,再往太皇太后那邊去。 太皇太后也是喜靜的性子,原也是免了她們請安的,然她們既來了,老人家也不會像張太后那邊只讓她們在殿外行禮,還是叫進來坐一坐的。 夏皇后與吳德妃都是安靜性子,這滿殿里也只聽得沈賢妃一個人說笑。 論起來皇后與賢妃這兩個孫媳是太皇太后擇的,太皇太后總會給幾分體面,配合的笑上一笑,倒也顯得其樂融融。 就如今日這般。 壽哥看了也歡喜,他自來在父皇關愛下長大,在父皇面前也無拘無束慣了,人又還是個跳脫少年,最喜歡這樣輕松自在的家庭氛圍。 他也跟著說笑了兩句,見太皇太后有了倦意,才起身要告退?;屎蟮热俗匀灰徊⑥o去。 出了仁壽宮,沈賢妃一雙妙目便掃到了小皇帝臉上,期盼之意不言而喻,只不好僭越先開口。 吳德妃則是垂著眼瞼,一派云淡風輕與世無爭的模樣,只看地面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