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
但想著楊家的境況,想來謝氏怕也是沒什么好問的。 楊恬揣度著,今日這好態度,八成是謝氏想讓她照應沈枚才擺出來的,便一一簡單答了,然后表示會一直帶著沈枚,照看這個小侄女。 不想謝氏面上尷尬神情一閃而過,笑著岔過話題去,又匆匆叮囑了女兒兩句,往那邊翰林夫人席上去了。 而沈枚只向楊恬笑笑,仍跟著謝家幾個姊妹。 楊恬越發摸不到頭腦,這是……仍想著讓沈枚跟著謝家而非她?那謝氏這一出又是為何? 雖楊恬與謝家姑娘們也都認識,但不過點頭之交,閣老府的姑娘們也是頗為傲氣,與諸翰林家姑娘又有不同,楊恬也沒興趣結交,便只客氣幾句,仍尋自己圈子里的姐妹去。 遙遙的,有絲竹之聲隔水飄來,借著氤氳水汽,顯格外空靈。 身著統一翠色衣衫的小丫鬟們端著漆木圓托,將美酒佳肴流水般擺上案幾。 流觴宴就在一片贊嘆聲中開始了。 沒有什么主持,沒有什么規則,那水渠九曲十八彎,分出多段,眾女賓自尋投契的好友相聚,隨意尋得一段水渠,自行設令,或投壺作嬉,或擊鼓傳花,或吟詩作對,一切皆隨本心。 如此一來,文臣武將家的千金們各自找興趣相投的同伴,組成一個個小局,各玩各的,也不必耐著性子應酬關系平平的人,便無不叫好,很快玩樂起來。 楊恬同費三姑娘一道,和另一些翰林家姑娘聯句詠春,依著曲水流觴規矩,蓮葉盞順水而下,接了酒盞的便要連下一句詩,雖不限韻卻限時,若作不出,便要吃酒。 趙彤也跟在楊恬身邊,笑嘻嘻表示不會作詩,卻偶爾也有一二妙語,喝酒時更是酒到杯干,還替了費家姑娘、蔣家姑娘并楊恬飲了幾回,也得了這群姑娘的贊,融進了這個圈子。 一時酒過三巡,楊恬起身更衣,趙彤自然也相陪。 因宴席上來賓眾多,這更衣之處便也不止設在一處。 兩人估量著最近的幾處怕都有人在了,便叫領路的公主府小丫鬟帶她們往稍遠院落去。 兩人一路說說笑笑,也不覺無趣,剛要轉過一處奇石所疊的假山,那邊隱隱傳來爭吵聲,未等兩人反應是避開還是過去解圍,就聽得清脆巴掌響,隨后自假山那邊氣鼓鼓走來個十一二歲女童。 她臉上猶有怒氣,腳下步伐極快,氣勢洶洶而來,似乎帶過一場風暴。 她身后一串兒丫鬟仆婦幾乎跟不上了,連帶著兩三個與她同行的姑娘皆叫著“慢些,且等等我們”扶著養娘,一雙小腳緊著邁步。 卻不是張玉婷是誰。 趙彤立時站住腳,往楊恬身前站了站,冷冷盯著張玉婷。 張玉婷瞧見兩人,微微遲疑,卻很快哼了一聲,像沒瞧見人似的,極快的走了過去。張家親戚姑娘并丫鬟仆婦匆匆與兩人行禮,便忙忙追趕張玉婷去了。 趙彤與楊恬相視一眼,各自搖頭,不曉得這位又吃了什么嗆藥,不過沒有起沖突是最好。 兩人繞過假山,忽見一個水紅裙襖的姑娘捂著臉站在邊。 那姑娘顯見便是剛才挨了張玉婷掌摑的,半邊發髻有些凌亂,與趙彤楊恬見禮時,那捂著臉的手放下來,白皙皮膚上已是紅腫一片。 只是這姑娘神情卻并不像挨了打的,面上平常,無怨無怒也無尷尬羞赧,竟還客客氣氣的向楊恬道:“楊姑娘好,姑娘雖不認得我,我卻有幸在坤寧宮見過姑娘一面。我姓吳,是壽寧侯府表親,姑娘方才也見了,張姑娘與我慪氣走了,我卻是尋不回路,想叨擾兩位,同兩位一并回去,可否?” 趙彤挑了挑眉,姓吳,當是壽寧侯夫人那邊的親眷,此女容貌出挑,舉止嫻雅,并不像尋常小家碧玉,又提坤寧宮,當是張家從親戚姑娘里挑出來特地要送進宮的。 她手上輕撫楊恬,自己先開口接話道:“卻是不巧了,我姊妹正要去更衣,卻不是要回去呢?!闭f著又指著引路的小丫鬟道:“前面的路我丫鬟也認得,你先送這位吳姑娘回去吧,回頭再來接我們?!?/br> 小丫鬟松了口氣,忙贏了下來。 那吳姑娘仍是副無悲無喜的樣子,規規矩矩斂衽謝過兩人。 楊恬見她頂著一張腫臉滿頭亂發,卻是依舊儀態嫻雅,不知是下了多少苦功夫被調教出來。 瞧著她挺直的后脊,緊繃的雙肩,楊恬忽然心生不忍,嘆了口氣,道:“吳姑娘,我瞧你鬢邊有些松了,不若同我們一起過去更衣,重新打理一下再回宴上可好?” 第六百零七章 鳳凰于飛(六) 恁的一個美人,別說荊釵布裙不掩國色,就是腫著半張臉也是美的。 當這位吳姑娘洗去臉上殘粉,竟是容貌更艷三分,襯得一身水紅襖裙都失了顏色。 瞧著那邊廂房臨窗梳妝的吳姑娘,這邊正房舀水凈手的趙彤不禁挑了挑眉,粗著嗓子用那浪蕩子的聲音道:“原來竟真有‘卻嫌脂粉污顏色’呢?!?/br> 楊恬正用軟巾擦手,聞言探頭一望,也不由驚艷,連連點頭。 她自己原也是美貌,家里蔣姨娘與庶妹顏色更盛,但她見過的所有美人統統不如這位,這才真可叫絕色,反倒是那妝容讓其平凡不少。 想想著吳姑娘的言行,她忍不住喃喃道:“莫非藏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