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沈家想徹底擺脫與藩王牽扯,最好的選擇是直接為他們“出殯發喪”,以免再被說成是“嫡長孫/妻兒為質,為藩王作間”。 但宗房嫡長孫何等重要,宗房是不可能直接放棄的。 而五房重視骨rou,沈琦也斷斷不肯舍棄妻兒如此。 因此沈瑞還是請求王守仁道:“雖不知道他們到底是在南昌還是太湖,還是想請老師在太湖剿匪時如遇被擄去的百姓,幫忙留心一二?!?/br> 王守仁點頭鄭重應下。 沈瑞也松了口氣,準備回去叫宗房和五房多備幾分畫像,當然不能走露太湖剿匪的消息,只說備用。 談罷太湖剿匪,沈理談起就要回京中,王守仁因是欽差,身邊還有個張永在,京里的消息更靈通。 “這陣子官員變動極頻,三位內閣門下皆有?!彪m然沈理是謝閣老女婿,但是王守仁與他相交多年,又有沈瑞的關系,也并不避諱三位閣老角力的事實:“幾乎每天都有一兩位或升或降。外調的也有。六部若調的多了,保不齊要從翰林院提拔補缺?!?/br> 沈理微微頷首,表示曉得。但以他對謝閣老的了解,謝閣老不會在現在就將他這個女婿推到前臺,于他自己,也是不想在這樣紛爭時刻跳出來。 “近來彈劾內臣的奏章也不少,西北那邊勝敗無常,對苗逵的彈劾沒斷過,這就罷了,最近各地的鎮守太監也屢被彈劾?!蓖跏厝实?。 保國公朱暉領兵在宣府征繳,大太監苗逵正是監軍。 沈理微微一怔,不以為意,監軍是被彈劾的??颓也徽?,就說各地鎮守太監也是多有不法,被彈劾亦屬常態。 沈瑞卻是若有所思。 王守仁心下一嘆,當初沈瑞與他說那“莊生夢蝶”,就明確指出“閹豎再興”,此后王守仁就對內官頗為關注。 這么看來,沈瑞顯然未同沈理提過,王守仁不想多言,轉而道:“當今已十五了,宮中下了懿旨,命大太監高鳳總攬陛下選婚諸事?!?/br> 其實這件事他們出京前還并不知道,還是前幾日案子了結,高念恩與張永和王守仁在酒席宴上閑聊,不無炫耀的談及他干爹高鳳被太皇太后委以選婚重任。 當然,彼時張永口中夸著高鳳,眼中卻沒有半點兒笑意。內官傾軋,比文臣更甚。 沈理聽了這句才皺了眉頭,“陛下早日大婚也是喜事。只是內官選婚,各地怕又要亂上一陣子了?!?/br> 現下選妃也不同開國時,皇家聯姻都是勛貴中選,為了防止外戚專權,如今皇家選秀婚多是小吏百姓之家。 要是選宮人,百姓人家會紛紛搶著先將女兒嫁了,免得女兒進宮去做勞役,出頭的又有幾人,大多都是埋骨宮中了。搶嫁女兒的風潮里,常常有各種胡亂嫁掉女兒的荒唐事。 而要是為龍子鳳孫甚至皇帝選妃,又不一樣,選婚不中,女孩子會被退回來,不耽擱婚嫁;若是中了,那是飛上枝頭變鳳凰,立刻成了宮妃,家人也成皇親國戚,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因此有許多低級官吏、鄉紳人家對選妃趨之若鶩,競相砸了銀子巴結前來選妃的官員。 更別說現在是給皇帝選婚,這可是能博個最高的位置母儀天下的! 遠了不說,太后的娘家張家就是這些人最好的榜樣,昌國太夫人金氏當初毅然決然送了女兒去選太子妃,果然就博了張家如今的滿門富貴。 原就是那些人搶破頭砸銀子的事,再派遣內官去選婚,這內官貪酷,只怕要刮地三尺禍害地方。 沈瑞的關注點則不同,他更關注壽哥,因問道:“陛下大婚后,便要親政了吧?” 王守仁不禁笑道:“如今許多事也是陛下圣裁的?!?/br> 沈瑞哂然一笑,倒是自己拘泥,能派王守仁出來為欽差,就說明壽哥是能說得算的,并不像影視劇作品中那些未親政的小皇帝一樣沒有話語權,事事受制于閣臣。 王守仁卻又道:“不過到底是大婚之后,要比現下自在許多。只不知這選婚會幾時有個結果?!?/br> 沈瑞聞言嘆了口氣,可見壽哥雖能說得算,但在古人眼里,大婚之后才算成人,許多事情才能他自己做主。 那,會不會有人不想他這么快做主? 且選婚之時不知道多少勢力插手,各懷鬼胎,這件事最終走向如何還不知道。 說到皇帝大婚,沈瑞是實在想不起正德的皇后是誰。他所能想到的都是游龍戲鳳李鳳姐那些野史八卦,好像劉良女也是很后來正德去了大同以后的事,那之前呢?好像,正德朝非常囂張的外戚只有太后娘家張家,并沒有皇后娘家半點兒影子。 他這邊兀自胡思亂想著,而沈理那邊聞言也是嘆氣,哪朝哪代的選后選妃不是攪起一番風波,本來新皇登基,新舊臣子就會有一番角力,再趕上選后,這京中局勢只會更亂。 八月初七。 猴日沖虎,煞南方。 宜安葬、祭祀;忌安床,嫁娶。 沈玲在這一天出殯。 雖然沈玲沒有記回族譜,但是族中人緣委實不錯,且這次的冤案合族皆知,又有那天族會上,族人看盡三房親情淡漠,許多人都是對沈玲報以憐憫同情的。因此前來送殯的族人極多。 沈勉強能下地,也叫人扶著來,與沈琦一起哭送這位同受牢獄之苦的兄弟。 但見一片銀山銀海,白茫茫鋪滿整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