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不止族人轟動,連松江各家家主也悚然而驚。 按照彼時地價一畝上田不過十兩,多出來這七萬多兩銀子別說在商賈人家,在沈家富裕的房頭也算不得什么??蓪嶋H上,松江的良田可不是那么好買的。 松江民間富庶,世人置產又最認置地,不到過不下去了,誰也不會白白賣良田的。 況且這只是祭田,各房名下的田產,只會數以倍計。 各家家主不免都暗想,怪道賀家一直想吞下沈家,沈家竟有如此之厚家底,嘖嘖。 而對于族人來說,這多出來的七千畝地可以說宗房非常有誠意了。再聽下去,族產鋪子也多出小一倍來,可見宗房不曾藏私,一時族中對宗房的不滿也去了許多。 沈海見族人紛紛贊譽甚至遙遙向他拱手拜謝,不由感慨,次子交出這賬冊來,他氣得要再加打十板子,那都是宗房的錢??纱巫訁s說唯有如此能挽回一些宗房名聲,日后長子也收益,往上走時族人也會多加助力。如今一看,他果然是老了,不如兒子了。 沈琦按照先前沈瑛在小族會上與眾房長商議的,宣布將族中共產留半數繼續留為族產,其余均分各宗,為支祠祭田。鋪面也是同理分配,只是有人口眾多、家境清貧的房頭可以先選最好最賺錢的鋪面。此外,規定出仕族人必須按品級捐贈銀兩或田地為族產,而族人經商致富則可自愿捐助。 沈洲帶頭捐銀二百兩,之后沈海代在外為知府的長子沈捐銀二百兩,沈理、沈瑛、沈瑾等小一輩為官的各一百兩,七房境況不好,沈琴卻也代父親捐了五十兩。又有家中出仕、或是經商較為寬裕的族人紛紛捐銀。 眾族人轟然叫好,對族產分割也無異議。 連欽差王守仁、副欽差張永、代理知府董齊河也都點頭贊許,世代簪纓、積善人家,果然族人皆通情達理。 族產既已分好,便要依祖制選總管一人,打理族產;經管一人,記錄賬簿;執事一人,監督補缺,三年一輪換。 沈琦在宗房交了這樣一份有誠意的族產賬本后,原是要推薦沈總管族產的,但沈海竟然謝絕了,表示要交就交個徹底。 除開沈,要說族人里有讓族產生息之能的,莫過于經商的三房。然三房大老爺沈湖敗家不必提了,從沈玲的事上可以看出二老爺沈涌也是個糊涂的,剩下倒是三房四老爺沈漣可用。 三房分家時鬧得不可開交,沈漣幾乎視沈湖為仇人,是不可能讓沈湖沾到族產邊兒的。 沈琦在之前就同自家兄弟并沈理沈瑞商量過的,當下就提出沈漣這個人選。 而記賬可托給六房沈琪,他幼年喪父,為房長撐起六房諸事,也是有幾分手段。 至于監管,水字輩也就剩下八房沈流還在松江,可用他輩分壓一壓諸族人。且沈流現下守著八房老太爺的孝,承重孫要守三年,也做不得其他。 人選一經提出,除了想往族產伸手的沈湖和沈源,旁人皆無異議。 沈湖倒是想自己上,可沈涌死勁兒拽著他,加上自己房頭都不服管,也只好作罷,只想著反正是老四管著族產,自己當大哥的,吩咐他一句,他還敢不聽? 沈湖想得倒是美,早忘了三房分家時沈漣的決絕。 沈源卻再不能忍,他被沈瑾警告,族中的事兒本是什么都不想插手的,又覺得沈海怕要雁過拔毛,族產剩不下什么。 可一聽族產竟然如此豐厚,沈源立時腦子活絡起來,想著做不上那打理族產的,憑著輩分,總能做個監管,未必不能伸手。 可眼見外五房的沈流都能當監管,卻沒他這嫡支四房的事兒,哪有這樣的道理! 銀子在眼前,沈源也看不見那邊坐著的官員們,急吼吼跳出來道:“琦哥兒欲給我安在什么位置?” 沈瑾幾乎想撲過去按倒親爹,當著這許多官員面丟人,以后兒子怕要淪為官場笑柄,真是坑兒子的爹。 沈琦卻是一點兒不氣不惱,只溫和道:“源大伯莫著急,您的事兒稍后還得族中再議。分宗之后,還有族會?!?/br> 沈源被他這姿態給安撫住,心下一喜,還想著還有什么好位置,心不在焉的坐回去。 沈瑾卻是松了口氣,有些同情的看著做白日夢的傻爹,您的事兒您背信棄義為族里招禍的事兒稍后族中再議。 沈琦那邊已是宣布沈家分宗結束,之后各宗宗子并他這新任族長到四進祖祠拜過祖先,便算正式禮成。 族產是當著諸見證人的面分割妥當的,族會結束便會去衙門換了紅契,分到各宗宗子手上。 因為宗房讓出族長之位,這祖祠所在的四進院子就要從宗房老宅分割出來,這里地契與房契早就預備好的,也一并交給新族長。 見證人的工作也到此結束,王守仁、張永、董齊河為首的官員們紛紛起身告辭,各家家主等也不好多留,沈海、沈洲帶著沈琦、沈理等將眾客人們送走。 族人這邊卻被告知先不要離開,一會兒拜過祖先,還有一場族會,要“處置一些事宜”。 族人們看四房沈源就像看肥rou,沈源卻不自知,還夢想著稍后是不是有肥rou可以咬上一口。 而沈涌,則盤算著,正好開祠堂,就此將玲哥兒記回族譜,早點兒發喪,想來揚州那邊也當了結了,辦完喪事正好接收閆家那筆撫恤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