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老太太看了眼滿臉不知錯的喬永德,又看了一眼喬永善,不得不承認是自己錯了,就不該帶五孫子過去。要是只有喬永善一個,定會同沈家兄弟相處的好好的。 從沈家兄弟專程招待喬家人,也能看出他們本是曉得親戚之間親疏遠近。只是讓喬永德鬧了這一出,錯了交好的機會。 “這沈玨倒是個爭強好勝的……”喬老太太嘆了口氣,與喬大太太抱怨道:“那個沈瑞么,看著溫煦,傲氣卻不小。還真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個輕狂不看人的模樣,不正是與徐氏差不離?” “哪里是沈玨、沈瑞的過錯?都是這混帳行子,這般不知禮,丟人丟到親戚家……”喬大太太瞪了一眼兒子,道。 喬大太太倒是個明白人,只是性子綿軟,兒女的管教權利始終不在她手中,看著兒子長歪了,也只能于著急。 喬老太太心里雖怪孫子,卻受不得媳婦教訓`子,皺眉道:“一個巴掌拍不響,哪里只是五哥一個人的過錯?五哥開始也沒說甚,明明是那兩個小子牙尖嘴利……” 聽了喬老太太的話,喬永德揚著下巴,露出幾分得意。 喬大太太不好頂撞婆婆,心里只能無奈嘆氣。 喬永善卻是握著拳頭,打定主意,以后絕對不與堂兄一起出門。 這樣得罪人的“交際”,不要也罷,忒丟人了,有那功夫還不若好生在家讀書 松江,三房,大老爺書房。 三房大老爺沈湖看著手中的單子,瞪大眼睛道:“這些都是真的?老二、老三、老四他們真在外頭置產?” 他面前站著的,正是三房二管家。 二管家躬身道:“小人哪敢欺瞞老爺?先前就曾聽過風聲,只是無憑無據,小人也不敢胡亂稟告老爺……這幾年老太爺上了年歲,不怎么管事,幾位老爺行事越來越猖獗……里里外外,不過是瞞著老爺一個……” 沈湖氣得不行:“他們這是要作甚?這還沒分家里呢,這些都是公中產業……怪不得這幾年公中進項越來越少,他們只糊弄我說是生意不好做,原來都進了他們自己的腰包……” 二管家道:“誰叫那些鋪子都是幾位老爺出面打理,那邊掌柜、管事也多是幾位老爺提拔的人……” 沈湖唬著臉道:“不行,我要去尋老太爺……” 二管家道:“老太爺常念叨家和萬事興,即便曉得此事,不過是罵那幾位老爺一頓……” 沈湖冷笑道:“他們膽子這么大,不過是忘了老太爺的脾氣……” 等三房老太爺聽沈湖講了此事,看了有十幾處掛著幾個媳婦名下的私產,立時吹胡子瞪眼,叫人去傳三老爺、四老爺。 二老爺沈涌此時在京,倒是逃過一劫。 沈玲自從將東西拋出去,就打發人關注老太爺這邊動靜。 正與他預料的沒差,三老爺、四老爺這回是遭了大罪。三、四十歲的人,當眾被輪了二十板子,打了個半死,先前隱匿的那些私產,也盡數被收沒。 湖大太太帶了婆子、婢子,抄家似的,將二房、三房、三房折騰了一遍。 一時雞飛狗跳,孩子哭鬧,亂得不行。 這頓板子,將三房“兄友弟恭”的遮羞布給打落下來。 沈家坊里,沈家各房頭也都就此事議論紛紛。 雖有人覺得三老爺、四老爺不應該的,不過大多數人都同情三老爺、四老爺。 實在是三房沈湖這個長兄做的不怎樣,平素里全靠三個弟弟支撐三房生計。沈湖自己沒出息不說,又是個好享樂的,妻妾成群,兒女成行。三房玉字輩兄弟排行到十六,其中就有半數是沈湖的兒子。 換在別人家,父母不在,兄弟之間早就分家。 三房四兄弟共居,下邊三位老爺費心費力地養活兄長一家,長期以往生了私心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誰都曉得,三房如今家底,并不是祖上傳下來的的,多是幾位老爺后添置的。 三老爺、四老爺早就有分家之心,不過是礙于三房老太爺在,挨了這頓板子,是真的傷心了。 他們曉得老太爺只看重長孫,沒法在家里說理去,就叫人抬著去了宗房。 看著三老爺、四老爺遞過來的兩個賬冊,宗房大老爺也是無語。 一份賬冊是三房這些年添置的產業,一份是三房這些年的開銷。 三房二老爺、三老爺、四老爺北上京城,南下兩廣,這些年折騰出不少出息;可三房的開支,也跟流水一般,大頭就是沈湖一家。 沈湖嗜美食、愛華服、重女色,平素又喜附庸風雅,常與讀書人往來,被人糊弄入手假的古董文玩,只他一個人的開銷每年就有幾千兩銀子。沈湖的妻妾女兒,更是占了三房開支的大頭。 宗房大老爺雖也同情三老爺、四老爺,可也曉得這不是他能插手的。 三房與宗房雖在五服之內,可三房有三老太爺這個長輩在,只要沒有觸犯國法家規的地方,連族長太爺也不好插手三房家事,更不要說宗房大老爺…… 第二百一十章 如意算盤(六) 宗房大老爺是個明白人,無心插手三房家事,三房老太爺卻是不知曉,怒氣沖沖地追到宗房來。 “這些混帳東西,只要我在,誰也別想分家”三房老太爺拄著拐杖,對宗房大老爺咆哮道:“要是有人想要摻和三房家事,可是得好生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