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宗房、四房名下沈玨、沈玨的名字并沒有劃去,而是在下邊標注出嗣,同時二房大老爺、二老爺名下添上兩人名字。 昨日沈洲雖挾制沈舉人寫了出繼文書,可并不是正式的。 正式文書要詳細的多,緣由,中人,見證。 宗房大老爺署名時,手腕微微發抖,有幾筆都寫歪了;沈舉人則是眼睛轉了幾圈,有些不甘心,卻也沒膽子再生事,接了毛筆就利索地書上自己大名。 五房大老爺見了沈舉人的反應,暗暗搖頭。 出繼二房,對于沈瑞來說或許算是好事,可對四房來說絕對不算好事。 四房有個記名嫡子的庶長子在,又有剛進門的賀氏,說不定什么時候再添丁。有沈瑞這個原配正嫡在,不管沈瑾如何出息,也不管后邊賀氏再添幾個兒女,都越不過沈瑞去。 沈瑞要是不在,到底是該沈瑾承繼四房,還是該賀氏的兒女承繼?到時候,又是說不清。 還有沈舉人之前就有“寵妾滅妻”的嫌疑,如今更是將嫡子出繼,以后士林名聲不用要了。 三房老太爺面上不動聲色,心里卻是在那里運氣。 如今二房擇嗣之事塵埃落定,壓根沒有三房什么事。 擇了宗房的沈玨,三房老太爺無話可說,沈玨是嫡幼子,宗房與二房祖上又是一母同胞,血脈最近;四房血脈近是近,可沈瑞可是四房眼下唯一的嫡子 四房血脈不繁,旁支庶房皆無。 挑嗣子怎么會從四房挑?、 三房也是內房,大家一個祖宗,如今又子孫繁茂,為何不從三房擇人? 要是沒有沈珠之前的事,三房老太爺早就要起來發表“異議”,眼下卻是不敢節外生枝,只能在心里生悶氣。 八房老太爺卻是笑瞇瞇地望向族譜,看著那“沈瑞”二字,想起幾次與沈瑞相見的情景。 誰能想到,當初喪母后險些病夭的孩童會有這樣的造化? 沈瑞母喪先后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 世事都有因果,要是沈瑞沒有母喪父不喜,二房即便與孫氏有舊,也不可能過繼了孫氏獨子過去。 可見世事無常,今日是禍,明日未必不是福。 八房老太爺撫摸著胡須,想到曾孫沈寶,沒有被擇為嗣子也未必就是壞事 至于九房太爺,眼紅嫉妒卻又無可奈何。 他雖也是族老之一,可三房老太爺不出頭,他就不夠看,說話也沒分量。 他同二房不熟,雖有些埋怨二房不會挑人,憨厚孝順的沈琳不挑,挑了任性頑劣的沈瑞、沈玨去,可最怪的還是沈理。 沈理是九房旁枝,沈琳是他的親從堂弟,他沒促成沈琳過繼之事不說,還任由沈琳回松江。 年前沈氏七子進京,如今旁人都留京,只有沈琳被送回來,這不是打九房的臉? 沈全有胞兄在,沈珠有堂兄,沈琳不是也有從堂兄在京? 可沈理對沈琳不聞不問不說,連沈琳回來,也沒有說預備份孝敬送過來,哪里有半點做晚輩的樣子? 不管各房頭作何想,沈瑞、沈玨在族人見證下,正式過繼二房為嗣。 接下來就是衙門那邊改戶帖,沈瑞、沈玨如今都沒有應童子試,并沒有學籍在,倒是少了一層麻煩。 待到宗房大老爺出面,去華亭縣衙里將沈瑞、沈玨兩人的戶籍名帖改了,沈家兩子過繼京城二房的消息,就傳開來。 賀二老爺聽聞此事,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對妻子道:“此子有城府,不類尋常少年,我許是給賀家樹立一個仇人” 賀二太太道:“照我說,老爺也擔心的過了……當年的事老爺雖做的不算厚道,可也是花了五萬兩銀子,并不是平白占了孫氏產業。那樣的價格,即便老爺不買,難道其他人就不買了?如今五姐成了四房太太,即便是繼母,可在三父八母之母,沈瑞也是有服的……他要是為難賀家,將本生父母放在哪里? 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即便成了高門嗣子,又能鬧出多大動靜? 為了奉承嗣父母,與本生這邊自然是越疏遠越好;要是念念不忘孫氏,那叫嗣父母怎么看? 賀二老爺搖頭道:“你沒見過沈瑞,所以不曉得……當年孫氏病故時,他才九歲,素以頑劣之名,可等到我見了,才曉得傳言有誤。半點孩氣都沒有,是個極有主意的人,拜在名師門下,讀書又刻苦莫欺少年窮,我之所以張羅五姐這門親事,就是為了消弭兩家嫌隙,不想卻又有過繼之事……” 賀二太太道:“就算他再出息,這科舉之路不是一撮而就,總要一步步地考出來。即便中了進士又如何?不還是從微末小官熬起?等到他到了連大老爺都忌憚的時候,少說也得三、四十年……那時候誰還會記得這陳芝麻爛谷子的事……” 賀二老爺心憂的正是這點,沈家玉字輩出色子弟絡繹不絕,進士就出了幾個;賀家他們兄弟這一輩,只能算是勉強,到了小一輩,子侄不多,讀書種子也少。 如今在松江地界,賀家還能勉強與沈家并立,可二、三十年后,賀家卻是定不及沈家。 “沈家的運勢來了……”賀二老爺無可奈何道。 這個時候,他倒是盼著賀五娘能給沈舉人添了一兒半女。要是能給沈瑞添了異母兄弟,那就更好了。等到沈瑞以后想要報復賀家的時候,也有了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