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夫妻兩個昨晚已經說開,三太太心里本還有些惆悵,可眼見沈瑞不曾因自己這房聲勢不如小長房、小二房就失了尊重,心中也熨帖。 她早使人留心著沈瑞那邊,自是曉得長嫂早上使人往客院送了衣服與金子過去。 原本她還想著,沈瑞會不會先去了長房再來這邊。若是從長幼上論,那樣的謝法,倒也不算離譜 沒想到沈瑞依舊是先來的三房,且還穿著她昨日使人送過去的衣服,而不是針線上新裁的。 沈瑞并沒有久坐,又陪著三老爺、三太太說了幾句話,便告退離了,又去徐氏那里道謝去。 三老爺、三太太看著各自得的“回禮”,會心一笑。 沈玨、沈全兩個被各家長兄接走且不說,單說剩下的沈家五子,昨天都得了三太太的衣服,今日得了大太太的衣服與銀子,可選擇先到三太太處致謝的,只有沈瑞一個。 這是一個仁義的好孩子,不枉他們夫婦惦記他一場……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元復始(二) 二房家祠設在主宅東路,一處三進院中,正祠堂里面只供奉大老爺往上三代尊親神主。 除夕這日,最主要的事情是祭祖,其次才是年夜飯。沈瑞等人都是沈家血脈,即便不是二房子孫,二房祖上尊親也是他們的堂親族親長輩,自然是少不得跟著二房幾位老爺叩頭。 一直沒有露面的二太太也出來,沒有收拾的一身白,不過也是素服,和和氣氣,同前日怒視眾子時如同換了一個人似的。 大老爺奉香到父祖神主前,心中不無愧疚。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他們三房只有沈珞一根獨苗,早就該想著傳承之事。即便他偏心侄子,想要讓沈珞兼祧長房,也當想著為三房另擇嗣子,多一條血脈傳承。卻是貪心,也為了省事,默認了沈珞兼祧三房之事。 獨苗難養,要是三房早有嗣子,即便遇到變故,也不至使得二房眾人如此絕望。又想到孫氏與二房淵源,轉了一圈,她的獨子依舊來了二房,倒也有幾分命中注定之意。 沈家諸子,站在三位老爺身后,心思各異。 沈瑞是看著前面的神主,想到自己前一世,生出幾分荒唐之感。上輩子他就是二房后裔,自己入了二房,是要給自己做祖宗? 不過看了看身邊眾人,沈瑞又淡定了。 早先二房三小房由沈珞兼祧,那是因沈珞是親侄子,又資質出眾,大老爺與三老爺心疼侄子,才愿意讓其兼祧;沈珞既身故,三位老爺受了血脈凋零之苦,定會各擇嗣子。 自己是內定的三房嗣子),不知長房與二房有沒有人選。 若是讓沈瑞說,沈珠、沈寶等人各有不足,還是沈玨、沈全兩個最合適。即便他們兩個與宗房、五房本生親人親近,可事情有弊有利。當二房決定從本家過繼嗣子時,同族里的關系就聯系起來,哪里是能撇的清的。 在大老爺、二老爺在時,自是不用擔心宗房與五房會向二房插手;大老爺、二老爺若是不在,沈玨、沈全兩個要是年歲大了,自然會有自己主意,不會去受本生父兄擺布;要是年少的話,在受本生父兄約束時,也是多了一份依靠。 五房父子壓根不是多事的人,絕不會出現壞了規矩,讓沈全為難的事;宗房大老爺父子,即便有小算盤,可誰叫他們是宗子宗孫,行事多少人看著,也不敢行事太離譜。在說,宗房大老爺是宗子,離不開松江;宗房大哥只是本生兄長,對沈玨的約束也有限。 站在沈瑞前面的沈珠,雖不知沈瑞心中所想,可顯然另有一番見識。 在他看來,小長房看中沈瑞,小三房多半是看中沈寶,剩下沈家諸子中,沈全、沈玨跟著各家胞兄離開,也是一種放棄嗣子身份的姿態,以二房幾位老爺的秉性看,怎么會去強求嗣子?二房嗣子的人選,自然從剩下人中選。 他與沈琴、沈琳兩個站在一處,只要不是瞎子,就不會挑錯人。 這般想著,沈珠原本焦躁的心,反而踏實下來,行事也不再像先前那么焦躁,反而多了幾分從容 不得不說,瞎貓碰上死耗子,這回沈珠倒是與二太太的想法不謀而合。 二太太前日鬧騰了一場,這兩日雖托病不出,可到底有耳目在,早使人盯著客院這邊。 不過顯然同二老爺相比,她對沈瑞的身份認識還不足,只曉得他是沈家四房嫡子,嗣子候選人之一,因他年歲小,反而沒怎么在意,注意力都在沈珠、沈全兩個身上。 沈全隨著胞兄離開,在二太太看來也是放棄嗣子之位的意思,剩下的沈珠就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力。 現下沈珠表現得越是從容灑脫,言談之間也帶了珞哥的某些影子,可落到二太太眼中卻是越發刺眼,只覺得沈珠“東施效顰”,虛假作態,面目可憎。 待祭完祖宗,眾人各自回去換常服。 一回到二房,二太太就忍不住對丈夫道:“老爺既不許我過繼嗣孫,那就算了。老爺說的也是,老爺與我都不年輕,照看一個小孩子又哪里是容易的?又有何家在,選了嗣孫后,她就得抱著牌位進門。只是那這嗣子之事需二房先挑,就那幾個人,要是等長房、三房都挑剩下,誰曉得身下什么歪瓜裂棗?” 二老爺聽著前面的話,還覺得寬慰,聽到后頭,卻覺得不像,皺眉道:“長幼有序,即便正式擇嗣,自然也要大哥、大嫂選挑人,哪里有我們爭先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