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書迷正在閱讀:腹黑老公,別撩我!、離職救世主的咒術日常、傲嬌竹馬撩青梅、異能力者在異世界、嫁給反派王爺后(美食)、我靠寫文在高危世界茍命、退圈后我成了國寶級神醫、嬌妻甜如蜜:戰少,輕輕吻、古稀、我是天庭打工人
但是越后、關東、北陸、甲信依舊有倭國殘兵繼續抵抗,不愿歸順。 陳德誠勢頭正盛,兵分三路,一路進攻越后,一路進攻東海、關東,一路進攻甲信。 除了甲信因為多山,地形復雜,進展的不順利以外,越后、東海皆很順利。 依照戰事的發展,陳德誠完全有機會平推倭國的,但就在陳德誠一路凱歌高奏,蝦夷國的愛奴人在這個時候爆發了。 蝦夷國也就是后世的北海道。 倭國一直都很敵視位于倭島最北端的愛奴人,他們將愛奴人稱之為蠻夷,特別設立了征夷大將軍這個職位,就是“征討夷族”的意思。 從平安時代起,他們就開始針對愛奴人進行了清掃。 尤其是桓武天皇在位時期,這個時候的倭國實力強勁,將愛奴人驅趕出了倭國本島,逼著愛奴人退守蝦夷。 現在愛奴人見倭國滅亡在即,從蝦夷殺了出來,在陸奧、出羽一通亂殺,爆了倭國殘余反抗勢力的菊花。 羅幼度是為了日后方便治理倭島,并未在進攻的時候制造過多的殺戮,可蝦夷愛奴人卻沒有這個顧忌。 他們本就長期受到倭國的屠戮欺壓,現在有機會報仇,幾乎化身成為了復仇使者,將倭國老一套的三光政策發揮的徹底,真就是所到之處人畜無存…… 羅幼度在收到陳德誠傳來的消息以后,當即就讓陳德誠休整待命,同時讓人聯系蝦夷首領,打算乘此機會將蝦夷也一并收服。 不過愛奴人有自己的語言,他們并沒有受到漢文化的熏陶,接觸起來有些麻煩。 羅幼度也不著急,只是讓陳德誠休整備戰。 倭國殘余的反抗勢力,不敢放松對陳德誠大軍的防守,又不能無視愛奴人的復仇,左右為難。 至于陸奧、出羽的百姓,讓愛奴人殺怕了,紛紛逃往越后,投奔已經占領越后的中原。 倭島還未征服,并非陳德誠能力不行,而是羅幼度有些不放心倭國百姓,他打算在倭島的東北扶持愛奴人,在西南九州道扶持隼人族,以此鉗制倭島本土百姓。 林仁肇、陳處堯并未在臨潢府多待,他們前者要去率賓港建造水師營地,后者直接去渤海故土作實地考察了。 羅幼度則繼續處理契丹內部的瑣事,直到夏末秋初,他準備凱旋回朝的時候,一則意外又在意料之中的消息傳到了羅幼度的耳中。 耶律賢病逝了! 走得極為突然,走得理所應當。 羅幼度聽到這個消息,帶著滿腔愁思的嘆了口氣。 自從當上皇帝以后,羅幼度無可避免的體會到了孤家寡人的滋味。 即便昔年玩的最好的韓令坤、石守信都有著一定的距離。 耶律賢的出現,卻給了他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兩人很多思想理念都有一定的相同之處。 與趙普、盧多遜的那種揣摩圣意的了解不同,是理念想法的統一。 即便歷史大變,耶律賢并未登上契丹皇帝的寶座,但無可否認,耶律賢這位契丹的中興之主,確實有成為一代賢君的潛能。 在勸說契丹皇族貴族的時候,羅幼度能夠感受到耶律賢身上那若有若無的威望。 越是如此,耶律賢越不可能留在契丹。 就算他沒有反意反心,憑借他的威信,自然會有人聚在他的身旁,促使他站出來。 這也是耶律賢南逃的原因,他不愿契丹內亂,但是契丹有他在,就不可能不內亂。 若說見一見中原的景象,瞻仰中原文化是耶律賢此生第一愿望,在這個愿望實現以后,第二個愿望就是能夠死在草原,葬在自己出生的地方。 耶律賢小時候受到驚嚇,本就不是長壽之命,南逃的時候,又遭受顛簸之苦,更是如此。 在盡心竭力協助羅幼度促成漢人、契丹人一體的政策以后,他自己斷了藥…… 直至心愿達成。 羅幼度緘默了好半晌,方才出聲:“讓人以契丹皇家葬禮為耶律賢下葬,定好停靈日子,同朕說一聲,朕要親自吊唁……” 第一百一十六章 凱旋而歸 羅幼度身著白衣,大步走進靈堂,看著大廳正中停放的棺槨,點燃三炷香,上香之后只是行了一揖,并未下拜行禮。 身為皇帝,能著白衣來此,已經足夠尊重耶律賢了。 臣子,即便去了,死者為大,也受不得君王的大禮。 看著面前的棺槨,他長嘆了口氣,道:“賢寧身為契丹貴胄,卻有大胸懷大氣魄,致力于漢契一家,cao勞過度,英年早逝,朕深以為憾。賢寧于國有忠,于民有仁,于己有德,于朋有義,誠乃當世之君子,可為天下人表率?!?/br> 羅幼度這一番話,給了耶律賢極高的評價。 表達了自己的態度,羅幼度轉向家屬方,打算接受家屬的謝禮。 這一轉身,羅幼度見到耶律賢的“家屬”不免有些錯愕。 他入內的時候守靈家屬正在跪拜著低頭燒紙錢,也沒有多關注,現在對方答謝的時候,才發現在他面前穿著一身孝服拜謝的居然是自己的小姨子蕭夷懶。 在蕭夷懶的身后,才是耶律賢適、耶律休哥。 耶律賢身為契丹皇族,命途多舛。四歲的時候,遭遇兵變,父母死于火神淀之亂,他自己也是險死還生,躲在柴垛里才逃過一劫,但也留下了體弱的隱患,已經沒有直系親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