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書迷正在閱讀:腹黑老公,別撩我!、離職救世主的咒術日常、傲嬌竹馬撩青梅、異能力者在異世界、嫁給反派王爺后(美食)、我靠寫文在高危世界茍命、退圈后我成了國寶級神醫、嬌妻甜如蜜:戰少,輕輕吻、古稀、我是天庭打工人
蘇源看著畢士安、張齊賢說道:“從今日起,才子不在專美于前?!?/br> 畢士安會意過來感嘆:“陛下撥亂反正,鬼神莫測也!” 蕭綽反復看《致全體羅虞將士書》,終究因為年少,未能領會其中深意。 但字句之間透露出來的意思,讓她有些沉迷。 同一時間,羅幼度正在延和殿召見了已經在進奏院任職半年院正的宋雄,給他布置任務。 “宋卿,今日起報紙留一版面,詳細介紹黃河汛情以及禁軍的情況,將他們的事跡,將他們的付出,一五一十地登報,朕要讓天下百姓都知道,朝廷的兵都是軍人,都是為國為家的英雄好漢?!?/br> 羅幼度現在的心情極度復雜,有對災情的擔憂,也有對機會來臨的興奮。 他一直在等一個機會,一個授予兵士真正榮譽的機會。 想要打造無敵之師,在五代軍頭行不通的情況下,唯有賦予他們尊嚴榮耀,才能激發他們的信仰戰斗力。 為何漢唐時候以少勝多是常態? 宋以后莫說以少勝多,以多打少都不見得勝。 歸根究底羅幼度個人覺得軍隊喪失了應有的榮譽感。 尤其是宋朝,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 這話一出來,當兵居然成了一種恥辱。 干最苦最累不要命的活,還討不得好,活成了一種恥辱。 這換誰,誰情愿?換誰,誰愿意賣命? 相反,看讀書人,才子佳人的美談,什么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 總之就是一句話,才子什么都好,兵士什么都差。 羅幼度要趁著文人集團還未起來的時候打破這種愚昧的思想,才子固然值得吹捧,但是軍人一樣值得敬重。 此次的災情,就給了羅幼度這個機會,《致全體羅虞將士書》便是告訴所有兵卒,拋開五代十國遺留下來的陋習,向百姓,向看不起他們的文人證明,他們是軍人,在前線能夠保家衛國,在后方也能護衛百姓,是榮耀在身的軍人,而不是欺負百姓的兵匪。 從此以后,讀書人對標軍人,才子對標功勛在身的軍人。 讀書人不在獨一無二,軍人有軍人的地位,軍人的尊嚴。 第三十六章 殿前司的軍人,為何不行? 宋雄一邊領命,一邊建議:“臣以為可以特別安排官員上前線,讓他們講述自己親眼所見之事,這樣更加有沖擊力?!?/br> 宋雄目光灼灼,帶著些許興奮,顯然已經察覺到了羅幼度此舉的用意。 羅幼度滿意地點了點頭,安排宋雄掌控進奏院是用對人了。 十三萬禁軍逆行北上確實壯觀,令人震撼。 羅幼度隨即而來的政治目的,也瞞不過有心人。 思想開明的文人能夠接受才子與軍人共存,思想落后的文人自然覺得武夫連讀書人都不配相比,何況是讀書人里面的翹楚。 不過面對現在這種風向,向來知道進退的文人不敢多說什么。 但在特殊的環節使絆子,避重就輕,拋開事實談危害,亂七八糟的,陽奉陰違。 只要涉及核心利益,真就沒有一部分沒有底線的文人干不出來的事情。 如果讓這類人掌管報紙,在這種關鍵時候會報道什么可想而知。 宋雄不一樣,作為身陷契丹敵占區的讀書人,他深知國家軍事疲敝帶來的危害。 如果不是羅幼度收復燕幽地,宋雄不敢想象百年之后的北方,是否還有人知道自己是中原人。 宋雄也很反感五代十國的那種兵匪,可羅虞朝的兵明顯不一樣。 尤其是此次在羅幼度一手促成的十三萬禁軍北上,即便是宋雄也為之動容。 有這樣的禁軍,有什么理由不大肆報導吹噓? 羅幼度補充道:“還可以帶上善于繪制繪畫的人,將一些特殊的景象大致繪出來,印在報紙上,效果會更好?!?/br> 宋雄遲疑道:“這樣會不會太難了?” 宋雄接手進奏院已經有半年了,對于報紙的印刷發行了然于胸。 報紙最大的特點就是即時更新,幾乎每日都需要印刷新的內容。 這刻字是一回事,刻畫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羅幼度道:“無須如刻畫得活靈活現,只要知道其意就好,雕刻簡畫,還是難不倒匠人。非常時刻,再難也得克服。指不定匠人順手了,改良一下技術,反而大妙?!?/br> 經過此次開山事件,羅幼度悟到了一件事情。 刻意去尋求完美,不如將不完美的東西拿出來使用。 專業的人用得不順手,自然而然地就會對之進行改良修正。 這科技的發展,為何利國利民? 不就是人類的天性懶惰,用簡單的東西干成困難的事情,一步步發展出來的? 研究了那么久的火藥,真比不上此次投入實戰,發現問題改良出來的效果明顯。 羅幼度現在完全不在乎刁難手下,反正頭痛的不是自己。 宋雄見狀,也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宋雄的辦事效率很高,不過一日,前線兵卒奮勇通渠時,發生的大小事情便登載在了報紙上,個別特殊的如輕傷不下火線,一群大老爺們累得直接倒在堤壩睡覺的繪圖,在任何時代都令人動容。 莫說是淳樸的百姓,就算是年輕一輩的讀書人,讀了也是熱血上涌,恨不得投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