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書迷正在閱讀:腹黑老公,別撩我!、離職救世主的咒術日常、傲嬌竹馬撩青梅、異能力者在異世界、嫁給反派王爺后(美食)、我靠寫文在高危世界茍命、退圈后我成了國寶級神醫、嬌妻甜如蜜:戰少,輕輕吻、古稀、我是天庭打工人
定難李氏已經不可能再如歷史上一樣,十幾個人躲在大漠里,在定難豪強的暗中支持下,發展成為一個讓宋朝都頭痛的龐然大物。 甚至只要李光睿有膽子離開夏州,他便會讓定難的豪強給撕成碎片。 隨著中原朝廷的不斷施壓,李光睿的威信越來越弱,他已經無法從銀、宥、靜三州豪強手中獲取資源了。 名義上李光睿是夏王,統御著夏、銀、宥、靜四州土地。 可實際上銀、宥、靜三州已經完全自治。 李光睿只能依靠著夏州,茍延殘喘。 負責圍困定難軍的姚內斌、董遵誨、李漢超、馬仁瑀四人,早就收到了不少豪強的投誠。 他們是真的堅持不下去了,中原斷了他們的供給,百姓不斷的外逃。 銀夏一地本就窮困,黃沙漫天。 人力是賴以生存的是唯一財富。 中原大肆招攬銀夏百姓南逃,授予他們田地戶籍。 偏偏他們怕得罪中原,不敢追殺逃難的百姓。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實力一天天的縮水。 迄今為止,整個銀夏已無大豪強,與李光睿一樣,都在茍延殘喘著。 羅幼度只是一紙調命,姚內斌、董遵誨、李漢超、馬仁瑀四將各領著地方護衛軍,直逼夏州而去。 至于銀州、宥州、靜州那是期盼王師久已,根本無須朝廷出兵,紛紛改旗易幟,喜迎王師。 李光睿跪伏在夏州李氏宗廟前,聽著四方嘈雜的喊殺聲,在他面前是李家歷代英杰的靈位:李思恭、李思諫、李彝昌、李仁福、李彝超、李彝殷…… 看著上方一個個李家英杰,李光睿慘笑道:“都聽聽,都看看,這就是你們庇佑了百年的禽獸,值得嗎?我們庇佑他們,給他們田地,給他們好的生活。結果呢?一遇到危險,反過來舉刀相向,可不可笑?愚不愚蠢?” 李光儼慌張地沖進大殿,看著瘋狂的李光睿,叫道:“夏王,快走吧!” 李光睿慘笑道:“走?還能去哪?” 李光儼道:“去大漠,中原追兵不可能追到大漠里去?!彼f著已經顧不得李光睿反對,上前就要去拉他。 結果一劍刺穿了他的胸膛…… 李光睿自從接替他父親位子以后,遇到的都是背叛猜忌,已經變得瘋狂,不再相信任何人,見李光儼動手,本能地就給了他一劍。 李光儼不可置信地看著自己胸口的劍,倒了下去…… 李光睿慘笑著,一把火將自己連著李家的宗廟都燒了。 第一百四十章 劉鋹的禮物 汴京,延和殿。 “陛下,這是姚內斌、董遵誨、李漢超、馬仁瑀四人送來的戰功報表,還有監軍送來的地方情況?!?/br> 韓微將自己整理的奏疏,一并交給了羅幼度。 羅幼度略微看了四將送來的戰報。 如他所想的一樣,這戰報極其簡單。 定難軍的實力已經在長期以往的對峙中消耗空了。 李光睿耗空了國庫,自然只能吸百姓的血,百姓吸不動了,就向境內豪族下手。 吸著吸著,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仇敵。 其實李光睿能夠堅持到今日,已經出乎羅幼度的意料。 李光睿怪罪自己的先祖是全無道理的。 若不是李家歷代百年來在定難五州積累下來的恩德,歷史上根本不可能有西夏這個國家的存在。 歷史上李繼捧主動到宋都城東京開封,朝覲宋趙匡義,奏請向大宋獻出世代保有的銀、夏、綏、宥四州八縣之地,放棄割據。 李繼遷不愿意李家基業斷送,只帶著十數人出逃,然后憑借遠祖拓跋思忠的畫像,招募了上萬軍隊。 這就是靠著拓跋氏百年來在定難累積下來的威望恩德。 現實也是一樣,羅幼度困住了定難,不斷地出兵襲擾,令得定難物資短缺,生活無以為繼。換作尋常地方,早就崩潰了。 若非李家百年經營,定難焉能堅持到今日? 是他李家父子因為野心,導致了這一切的發生。 百姓要生活,豪族也想跟自己的族人一并活下去。 李光睿連最基本的活路都沒給他們,又能指望他們怎么樣? 定難諸州的歸降,已經不屬于道德問題,那是生存的本能。 除了在李家的據點夏州遇到一定的反抗之外,奪取四州可用一帆風順來形容。 羅幼度將戰報放在一旁,問道:“李家與同族的拓跋家直系還有多少人?” 韓微答道:“大約五百余人吧?!?/br> 羅幼度想了一想,說道:“將他們遷徙到交趾去吧?!?/br> 拓跋氏是黨項族的大姓,將他們留在西北會有一定的后患。 在草原上一個姓氏往往能夠招募一群人為之效力。 交趾需要填充一些漢人,黨項族大多漢化,到了交趾那地方,與漢人就沒有什么區別了。 還指望越芒人認黨項人不成? 這種事情無須羅幼度自己下令,自有樞密院下達任命。 羅幼度繼續打開了監軍傳來的銀夏四州的情況。 “夏、銀、宥、靜四州之地,或經饑荒,或遭水旱,兵役轉輸,疾疫死亡,百姓流離分散,十至五六,百里之地,不見雞鳴犬吠?!?/br> 這看起來很凄慘,但實際上要打一些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