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書迷正在閱讀:腹黑老公,別撩我!、離職救世主的咒術日常、傲嬌竹馬撩青梅、異能力者在異世界、嫁給反派王爺后(美食)、我靠寫文在高危世界茍命、退圈后我成了國寶級神醫、嬌妻甜如蜜:戰少,輕輕吻、古稀、我是天庭打工人
尹崇珂應諾去了。 前往韶州說降潘崇徹的是南漢的官員,叫周茂元,他是南漢的太常卿,負責嶺南的天文歷法。因不是核心職位,并未受到自宮逼迫。 他選擇暗通中原,存粹是對于中原的向往崇拜。 周茂元的父親叫周杰,唐末時任司農少卿,精通歷算、術數。他糾正了唐開元間天文學大家僧一行主持編寫的大衍歷數的差錯,并加以修訂,著成《極衍》二十四篇,是繼任袁天罡、李淳風之后,名動天下的玄學家、天文學家。 周茂元自幼受父親影響,歷算一道極有天賦,一直以來,自視甚高。 但隨著中原華夏數字的普及,術數飛速發展。 周茂元意外通過吳越習得中原術數以后,驚為天人,滿心都是對中原的向往,成為了一個身在南漢,心在中原的義士。 為了中原的一統大業,周茂元為潘美提供了不少的情報。 周茂元抵達韶州的時候,潘崇徹正在跟李承渥、吳懷恩商議破敵之策。 這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潘崇徹心知自己名義上貴為主帥,但李承渥、吳懷恩帶來的南漢禁軍,并不受他的控制。 但他利用自己情報的優勢,將李承渥、吳懷恩玩弄于掌骨之中。 潘崇徹將自己的兵安排在韶州城外,而李承渥、吳懷恩的禁軍居于城內。 四方所有消息,都經過潘崇徹的手,告之李承渥、吳懷恩。 離開了潘崇徹,他們便如瞎子聾子一般。 潘崇徹也沒有將他們晾著,時不時就將處理過的消息,告之他們,并且與他們商議破敵妙法。 潘崇徹一開始就定下了破敵之計。 他告之李承渥、吳懷恩,中原明白一路遠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銳氣不可抵擋。 李承渥、吳懷恩覺得有理,按兵不動。 然后劉保興慘敗溱水河畔,巨象軍臨陣投敵,英州失陷。 潘崇徹針對局勢,又做了一通分析。 然后表示“中原大勝之后,必然會乘勝追擊,攻打興王府。興王府經過朝廷歷代發展,堅不可摧,中原需就地伐木制造攻城器械,至少月余間不會有危險。我們可尋機截斷中原后勤,反攻英州,配合興王府將中原擊潰?!?/br> 潘崇徹再次說服了李承渥、吳懷恩,繼續按兵不動。 任由潘美攻取了興王府。 又一次的軍事會議。 李承渥、吳懷恩面如死灰,表情焦慮。 他們已經得到興王府落陷,劉鋹逃往海上的消息。 他們的家在興王府,這興王府落陷,家人都落在了敵人的手上。 他們帶來的八萬禁軍亦是如此,軍心已經開始動蕩。 潘崇徹老淚縱橫,悲呼道:“千錯萬錯,皆是老夫之錯?,F今興王府失陷,陛下逃往海外,生死不知。老臣愧對先帝,今潘美派遣周茂元前來勸降。老夫深受皇恩,愿意與朝廷共存亡。欲殺周茂元祭旗,二位將軍,可敢與老夫一同效死?” 他義正嚴辭,一副忠心不二的模樣。 李承渥、吳懷恩皆是緘默。 吳懷恩雖是宦官,早年也是一員善戰之將,在劉晟麾下,他統兵攻楚,拔賀、昭,桂、連等十一州之地,但自從跟著劉鋹以后,沉迷享樂,已不復當年之勇,沉迷斂財,膽氣不在,懼死惜命,勸道:“潘帥不必如此,此非潘帥之過。一切都是因禎王激進,貿然出擊導致了結果。若禎王能夠聽從潘帥計策,按兵不動,焉有今日之敗?!?/br> 他們都很信服潘崇徹的全盤戰術,之所以造成今日局面,在他們看來全是劉保興跟劉鋹的無能導致的。 潘美一切算計都在潘崇徹的預計之中,是劉保興跟劉鋹壞了全盤大局。 吳懷恩不敢明說劉鋹的壞話,只能甩鍋于劉保興。 李承渥亦道:“潘帥無須自責,今日情況,非潘帥之過?!?/br> 他猶豫再三,鼓起勇氣說道:“不如應了周茂元所請,歸降了中原?” 潘崇徹意外地看了李承渥一眼。 李承渥、吳懷恩兩人,前者忠義悍勇,對于嶺南朝廷忠心耿耿,而吳懷恩貪婪惜命。 潘崇徹一直覺得吳懷恩更加容易松口,已經做好說服吳懷恩,襲殺李承渥的準備了。 不想最先提出投降的居然是李承渥。 其實讓李承渥心底亦在滴血,在韶州死戰到底,他不會皺一下眉頭。為了嶺南,他可以不惜生命。 可如今中原拿下了興王府,將他的家人都俘虜了。 這讓李承渥坐不住了。 劉鋹的腦殘理論是只要屬下愿意為自己自宮,就不會顧及子孫,只為他一人盡忠。 可實際上呢? 那些無后的宦官不在此列,已經有了家室的人自宮之后,對于不可替代的家人會更加的關懷。 李承渥為了向劉鋹表忠心,割了自己的蛋。他知道已經無力生育,家里的兩個兒子是李家最后的血脈,對于他們更加的愛護。 李承渥可以一死,但無法坐視延續血脈的兩個兒子因自己而死,以至于李家絕后。 興元府的落陷,逼得李承渥在家國之間必須做一個選擇。 毫無疑問,南漢這個國家,不值得李承渥為之犧牲自己的家。 潘崇徹還待說話。 吳懷恩見李承渥率先提出了歸降的意思,也不藏著掖著,勸說道:“潘帥,安有君王自己棄國而逃的道理?劉鋹此人庸懦,不能治國,嶺南百姓苦不堪言,不配為君。潘帥有大才,何必固守愚忠?嶺南本屬華夏,中原天子英明神武,可比秦皇漢武,潘帥不如擇木而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