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書迷正在閱讀:腹黑老公,別撩我!、離職救世主的咒術日常、傲嬌竹馬撩青梅、異能力者在異世界、嫁給反派王爺后(美食)、我靠寫文在高危世界茍命、退圈后我成了國寶級神醫、嬌妻甜如蜜:戰少,輕輕吻、古稀、我是天庭打工人
“朕也相信天下百姓想看到的聽到的都是簡單易懂的文公告示,不是天書?!?/br> “朕以為想要杜絕此事發生,并非嚴懲慕容節度,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br> 羅幼度這話音一落,趙普立刻出班道:“臣提議對于朝廷公文,一切精簡,以言辭達意為上,簡潔重內容,舍去一切浮夸辭藻,讓政令更加便捷?!?/br> 盧多遜見趙普搶了先,也不管不顧地站出來道:“臣提議將州府歸為三類,分如襄州、徐州、壽州這類四戰之地,可派遣文武兼備之人擔任刺史。其他腹心州府,無外敵威脅,可以文臣擔任刺史,治安縣尉負責足以。如邊陲之地,百戰之所,朝廷當以慕容節度這類勇猛無敵的武將為刺史,守衛邊疆?!?/br> 張昭聽趙普提議,頗有怒發沖冠之意味,但又聽盧多遜之言,瞬間高聲道:“趙侍郎、盧補闕所議,安國之言,臣附議?!?/br> 韓通、石守信這類飽受公文苦惱的大將也高聲道:“臣附議!” 頃刻之間,所有文武,瞬間達成了一致。 第四十五章 焦慮的周娥皇 以張昭為首的文臣,退下去的速度之快,仿佛他們沒有站出來一樣。 什么慕容延釗,什么張靄,沒有一人再說了。 在他們這群文臣眼中,這便宜是占大了。 五代時期,中原制度承傳,刺史之位默認以武臣擔任。 而今文臣能夠從武臣手中取回擔任刺史的權利,還管慕容延釗、張靄什么事情。 見好就收,才是王道。 糾纏下去,只會激怒羅幼度這個皇帝,從而重用武臣。 武臣見文官不糾結慕容延釗的問題,還解決了他們讀公文的煩惱,也如打了勝仗一般。 至于刺史不刺史的,一方面跟他們京官沒有關系。另外一方面,絕大多數的武臣對于民生治理方面毫無興趣,大多人都如慕容延釗一樣,掛個頭銜將權力丟給地方長史,讓他們自由發揮。 這地方長史,干得好還好,干得不好,有些時候還得背鍋。 他們這些在京武臣,對刺史的位子是一點興趣都沒有的。 這也是羅幼度最想見的效果。 這只許武臣擔任刺史,與文臣在公文上的炫技,是這個奇葩時代文武相互依存的弊政之一。 武臣通過手上的兵掌握權力,而文臣以深奧的文字,證明自己的價值。 導致了武臣離開了文臣看不懂公文,而文臣離開了武臣,又沒有飯吃。 張靄寫了那么一大通,未嘗沒有讓慕容延釗知難而退的心思,不愿慕容延釗來搶他的功績。 只是估錯了形勢,慕容延釗會動手揍他。 羅幼度一直認為,專攻有素,以文臣治理天下,武臣開疆擴土,保境安民才是正途。 一味地重文輕武,或是重武輕文都會造成瘸腿偏科的情況。 文武并重,才是王道。 不少人已經看出來了,羅幼度就是借題發揮,打算利用此事,一箭雙雕,將擔任刺史的權力分一部分給文臣。同時,改革行政公文炫技不務實的弊端。 這兩者之間,任一單獨提出來,都會受到抵制。 而今借用慕容延釗這一突發事件,混于一處。 利用文武之間相互制衡得利,卻是輕易解決了。 “退朝!” 羅幼度心滿意足地宣布結束今天的會議,對于慕容延釗的懲處并未于廟堂上宣布,而是交給了軍方處理。 接下來只要在科舉殿試時,以實務簡約策問答案為入選進士及第,進士出身的第一標準,便能一步步將讀書的門檻變低。 他并非排斥古文,反而覺得古文很美,王勃的《滕王閣序》,跪著讀都不為過。 但從實務出發,白話文更加有利于發展推廣。 下朝之后,羅幼度一如既往地在延和殿處理今日的奏章。 諸事都上了正軌,他每日收到的奏章比之以往少了許多。 羅幼度自己也是熟能生巧,效率越來越高。 “陛下,殿外張美求見!” “宣!” 三司使張美是他叫來的,目的是詢問糧草的情況。 “朕欲西征涼隴之地,收復漢唐故土。愛卿估算一下,今年收成,能夠支撐多久!” 張美驚訝道:“是西征?” “不錯!”羅幼度道:“南征是疑兵之計,西征才是主要目的?!?/br> 張美低頭思量了一會兒,問道:“陛下打算出兵多少?” 羅幼度早已做了盤算,直接回答:“步騎五萬,三萬騎兵,兩萬步卒。此戰用兵不多,難在無法一戰而勝。涼州七部,隴右百余部落,要一一減除,得耗費一番功夫?!?/br> 攻打隴右涼州,騎兵才是主力。 步卒主要目的還是防守,護衛糧食輜重。 隴右涼州現在沒有形成強大的部落,兵馬無須太多。 漫長的糧道是此次征伐的關鍵。 畢竟現今朝廷的產糧重地在徐州、襄樊、淮南一帶。 徐州、襄樊兩地久未經征戰,田地得以完整保全。 淮南就是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了。 張美在糧草的轉運調度方面天賦超群,很快就給出了答案:“如果只有五萬兵,便是戰至明年秋收亦綽綽有余?!?/br> 羅幼度有些意外,問道:“莫要忘記了,定難周邊也是要持續作戰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