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書迷正在閱讀:腹黑老公,別撩我!、離職救世主的咒術日常、傲嬌竹馬撩青梅、異能力者在異世界、嫁給反派王爺后(美食)、我靠寫文在高危世界茍命、退圈后我成了國寶級神醫、嬌妻甜如蜜:戰少,輕輕吻、古稀、我是天庭打工人
號稱金石之音的琵琶,在周娥皇的妙手下,竟奏出了靡靡之樂。 羅幼度就覺得有些口干舌燥,靈魂飄呀飄的。 一曲彈奏完畢,羅幼度咽了口唾沫,說道:“此曲何名,我從未聽過。這琵琶之音,竟能如此妖嬈?!?/br> 傳統琵琶曲可分為武曲、文曲以及文武曲。 武曲雄壯慷慨、氣魄宏大,《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將軍令》就是翹楚。 文曲細膩、輕巧、幽雅抒情,代表作是《昭君出塞》、《漢宮秋月》。 文武曲自然是兩者之長。 可周娥皇所彈奏的曲調風格,完全不在三者之內,而是另創了風格。 周娥皇臉色紅潤,說道:“此曲是聽陛下說及過往,妾身情難自抑,心中觸動,有此一曲,請陛下賜名?!?/br> 羅幼度看著動情的周娥皇,說道:“就叫《憶相思》吧?!?/br> “陛下!” 周娥皇叫了一聲。 羅幼度終究沒有把持住,本想著拖到晚上,可看著情到深處的周娥皇,再憋下去就成柳下惠了。 周娥皇端莊大氣,卻有幾分文藝范的激情。 春閨床笫之間,罕見的開放。 讓羅幼度食髓知味,晚飯都顧不得吃,大有君王不上朝的感覺。 抱著嬌妻,說著情話。 羅幼度一直好奇為何周娥皇叫周娥皇,這名字真不咋地,太有針對性。 以周宗的才氣,不至于取如此名字。 閑談間也知道了原因。 “妾身最初叫鵝黃‘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鵝黃色未乾’,是江南國主手書錯了。父親怕惹怒國主,便將錯就錯?!?/br> “原來如此!” 羅幼度恍然大悟。 周娥皇吐氣如蘭地說道:“陛下……” 第二十五章 利益交纏 曲阜。 盧多遜踏入縣中,心情頗為激蕩。 這小小的一個縣,卻是華夏文化發祥地之一,孔子生于此地、炎帝、黃帝、少昊故都、殷商故國、周漢魯都,無不印證著曲阜的厚重。 步入縣城,盧多遜就有一種朝圣的感覺。 縣城里很是繁華,往來的多為讀書人。 他們或是錦衣玉帶,或是風塵仆仆,臉上都洋溢著幾分莊重。 盧多遜眉頭微微皺起,察覺了一絲絲的異樣。 他并沒有說什么,而是找了一家客滿的酒肆走了進去。 店小二見盧多遜打扮的華貴,手拿折扇,腰纏玉佩,一副貴公子的模樣,熱情地迎了上來。 盧多遜道:“還有位嗎?” 店小二立刻應道:“位子是有,得跟人拼桌?!?/br> “無妨!”盧多遜示意店小二帶路。 來到二樓,與一個二十許間青年并了一桌。 盧多遜隨意點了幾個小菜,與對面的青年打了一個招呼,寒暄了幾句。 在交談中,盧多遜得知青年叫林熙,是河北滄州人,外出游學,特地來曲阜祭拜孔子,在曲阜呆了已經有五日。準備用膳之后,登泰山一游,見識一下杜甫詩句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麗。 盧多遜談吐風趣,又博聞廣識,很快就引起了林熙的好感,聊到了一處。 盧多遜漫不經心地說道:“在下初來乍道,還望林兄指點一二?!?/br> 林熙道:“盧兄是為了結識志同道合的至交知己?還是為了祭祀先賢?” 盧多遜道:“祭祀為先,交友次之?!?/br> 林熙應道:“尋常祭祀可去城中孔廟,若是想去至圣林孔墓前祭祀,得每月朔望之日才行。先賢后裔會組織祭祀,盧兄等著即可。至于交友,孔府每月也會舉行兩次文會,任意之人,皆可參加?!?/br> 盧多遜問道:“可需要繳納錢物?” 林熙笑道:“除了香火錢,一切費用皆由孔府承擔,盧兄盡管放心便是。這孔家無愧是先賢之后,對待我輩讀書人,極為友善。盧兄住上一兩日便知,即便無在下介紹,盧兄同樣不會錯過任何可游之處?!?/br> 盧多遜抱拳道:“謝林兄指點?!?/br> 盧多遜用了午膳,大街小巷的轉悠,時不時地與路邊攤販,街邊茶館店家閑聊,不動聲色地查問曲阜情況,對孔家的印象態度。 結果與林熙一般,孔家在曲阜名聲奇佳,店家、攤販,莫不對孔家贊不絕口。 遇到的讀書人也是一般,縣中有許多孔家旁支后人,干著向導的事情,熱情親切地介紹曲阜的一切。 無怪林熙會說上那一句話。 盧多遜如尋常有人一樣,先去孔廟祭祀上香。 周邊的香火錢比汴京的貴上一些,但在接受之內,盧多遜很痛快地掏了錢,恭恭敬敬地上香膜拜。 盧多遜游了孔廟,信步出城,到了城外的田野處。 此時秋收結束,田野間農人百姓不多。 只有少數幾人在整理秸稈,打算將之,運回家中,充當燃料。 盧多遜以討水為由,與一個樸實的百姓閑聊起來。 “老丈,今年收成如何?” 年長百姓開心地說道:“托大善人的福,連續幾年都是大豐收,越來越有盼頭了?!?/br> 盧多遜神色微動,問道:“大善人?” 年長百姓道:“是孔老爺子,給了我們田地稻種,上繳的也不多,衣食無憂。能有今日,多虧了孔老爺子仁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