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書迷正在閱讀:腹黑老公,別撩我!、離職救世主的咒術日常、傲嬌竹馬撩青梅、異能力者在異世界、嫁給反派王爺后(美食)、我靠寫文在高危世界茍命、退圈后我成了國寶級神醫、嬌妻甜如蜜:戰少,輕輕吻、古稀、我是天庭打工人
第二日一早,羅幼度收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劉承鈞的求援的使者已經到了麟州,但麟州并沒有出兵的意思。 羅幼度不出意外地笑了笑,跟他預想的一樣。 麟州楊家跟府谷折家其實是一個性質的。 都是地方家族軍閥,麟州楊家的開創者就是劉繼業父親楊弘信,麟州新秦縣的地方豪強,以武力稱雄于一方,在亂世中,以保境安民為理由,成為了地方軍閥。 從一開始,楊弘信就在抄隔壁府谷折家的作業,將麟州打造成一個忠于楊家的勢力。 楊弘信作業抄得好,麟州境內又民風彪悍,諸多沙陀人居于此地,與當地的古趙民融合,成為了一支不亞于府谷的地方軍閥。 楊弘信為了結交北漢皇帝劉崇,他將自己的長子楊重貴送入北漢效力,也就有了現在的劉繼業。 但這種軍閥心底就沒忠義可言的,他們重視的是家族利益。 楊弘信一邊送兒子的同時,還選擇向大周效忠,兩邊討好,兩邊下注。 隨著楊弘信病故,劉繼業的弟弟楊重訓擔任楊家家主。在劉繼業的牽線下,楊重訓在廣順二年歸附了北漢。 羅幼度的記憶中,歷史上的楊重訓在顯德年間會投向郭榮的大周,從此就與北漢斷了聯系。 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后,楊重訓也投向了宋朝。 只是不知為什么,現在的周、虞可比歷史上的宋要強上許多。 楊重訓為何還跟著北漢? 不過看這情況,羅幼度心底有數,楊家還是那個楊家,楊重訓依舊是那個楊重訓。 他不派兵支援晉陽城,明顯是不愿意得罪自己,有示好的意思。 既是如此,麟州就有必要去鬧一鬧了。 畢竟自己賣面子讓他投降,跟他自己投降,不是一個概念。 “來人,傳我軍令,命永安軍節度使折德扆整兵備戰,領府州之兵,隨時隨地南下,與朕一同攻打麟州!” 府谷折家,麟州楊家,要說一點關系沒有,反正羅幼度是不信的??! 第七章 打到他妥協 府谷折家。 “傳陛下敕令:永安軍節度使折德扆即刻整兵備戰,領府州之兵,聽候調遣,與朕共聚麟州。此后府州、中原一體相連,往來自由?!?/br> 折德扆恭恭敬敬的作揖接旨,親自將使者送出府衙,讓人領他下去休息,準備酒食款待。 這一回到府衙,折德扆眉頭不由微微皺起,說道:“去將大郎叫來!” 不多時,折御勛快步走進大殿。 折德扆將手中圣旨遞給了自己的兒子。 折御勛看著圣旨內容,也是眉頭緊鎖,拿定主意,說道:“父親,孩兒去一探麟州?勸說義兄歸順中原……” “陛下以雷霆之勢出兵,定是想打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戰,以震懾天下。漢國唯有依仗契丹,方有活路??善醯ぴ谘嗟卮髷〔痪?,折損了不少兵馬,短期內還能集結多少兵士來援?” 折御勛口中的大哥就是麟州楊家家主楊重訓。 當年楊弘信為了效仿折家在府州的政策,親自前往府州拜訪。 當時還是后漢劉知遠的天下。 折德扆、楊弘信皆是漢臣,兩人領地相鄰,俱是地方強豪,自是強強聯手。 年幼的折御勛與稍長的楊重訓在彼此家長的見證下結為了異姓兄弟。 楊弘信去世的早,楊重訓年紀輕輕就當上了麟州楊家的家主。 后來楊家因劉繼業的關系倒向了北漢,但折家在折從阮的影響下,一直存著大義,為中原守著國門,抵御契丹與黨項,不屑于認契丹做爹的北漢為伍,就算是孤懸北方,周邊皆敵,也苦苦撐著,奉中原為正統。 兩家立場不同,可私下里的往來卻很密切。 尤其是定難軍封住折家與中原道路的時候,楊家暗中給了折家不少的支持。 反正折家出兵去進攻黨項、契丹的時候,后方空虛,楊家從未動過主意。 同時契丹給折家襲擾的不勝其煩,打算跟北漢一起合擊府谷的時候,折家總能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做好一切防備。 對此劉承鈞并非不知道,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罷了。 他心底清楚,若不是朝中有一個劉繼業,麟州楊家跟府谷折家一并鬧起來,就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楊家對折家有大恩,但羅幼度對折家一樣有大恩。 折從阮的私人恩情不說,當初定難軍發難,意圖吞并折家,斷絕了折家與中原的聯系。 同樣是羅幼度出的面,勸說郭榮給予定難軍壓力,啟動了各項制裁,逼著定難軍解除了封鎖。 不然折從阮的遺體都無法安全運到府州。 何況羅幼度現在是中原之主,奉中原天子是他們折家的宗旨。 不論大忠小義都容不得他們拒絕這道圣旨,可他們實在不愿與楊家動手,唯一的辦法,就是在羅幼度大軍抵達麟州之前,說服楊家投誠。 “陛下好算計呀!” 折德扆焉能看不出這就是羅幼度圣旨的真正用意? 圣旨中的共聚麟州,可以理解為一戰,同時也能理解為和平會師。 折御勛也看懂了其中的關鍵,笑道:“這樣不是更好,周主遺憾早逝,這繼任者若無實力能耐,只怕天下又將陷入兵災混亂中去了。我們府谷后山那一座座墓碑豈不是白立了?只有中原一統,才有可能打到上京去,一雪契丹入主中原之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