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了結
書迷正在閱讀:問鼎十國、腹黑老公,別撩我!、離職救世主的咒術日常、傲嬌竹馬撩青梅、異能力者在異世界、嫁給反派王爺后(美食)、我靠寫文在高危世界茍命、退圈后我成了國寶級神醫、嬌妻甜如蜜:戰少,輕輕吻、古稀
其實也沒什么好審的,證據早就齊全得不能再齊全了。 幾個坑騙商人的小案子,無非是打幾板子,罰錢了事。 唯一一個有些說頭的,就是小五盜挖古墓一案了。 但他膽子還沒大到那個程度,并沒有親自參與盜掘,只是幫著銷贓。 就算要歸為同伙,不過是砍他一人的頭,也實在牽扯不上旁人。 但出人意外的,是作為伍家后人的伍大爺,親自上堂,替小五求情,希望能從輕發落。 這是美娘善后做得好,不僅高價追回了伍家老墓丟失的全部隨葬物品,還把已經破敗的伍家老墓,修葺一新。 而作為犯錯的一方,美娘還通過二位狀師當堂表示,只要順心人力行還在蕪城開一天,但凡清明和重陽,她都會組織人力行的小哥們,到荷花山來義務維護,那些無人打理的墳頭。 這個事,是薛良提出來的。 小五他們犯了錯,他很自責。覺得是自己這個當先生的沒教好,只教了他們書本上的知識,卻沒教會他們更重要的品德。 所以他很想盡力彌補些什么。 要說蕪城里象伍大爺這樣,家貧敗落的不在少數,根本花不起錢維護。如果有人愿意做這樣善事,那么在他死后,都能合上眼了。 那狀師一提出來,可是為美娘贏得了極好的名聲。 可虞亮不樂意了。 既然荷花山上,多是墓地,那以后就由官府出面,雇人專門巡查,省得又出現盜墓事件。 至于費用,就由官府,和在山中有墓葬的幾個本地老家族分攤。 見他要奪這份名聲,美娘也懶得去爭。 反正各人盡各人的心。 回頭她和薛良,仍按自己說的,趁清明將至,便帶著全體順心小哥上山,鋤草修路,彌補過錯。也是牢記恥辱,警醒后人。 若干年后,官府沒堅持下來。但順心小哥卻踐守諾言,堅持了下來。 也不僅是清明重陽,凡是進入順心人力行的每一個新人,要上的第一課,就是去荷花山義務干活。 隨著歲月流逝,此事不再是恥辱,反倒成了一樁美談,在蕪城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而如今,既然盜墓一事已圓滿解決,那小五初犯,確實罪不至死。 最后判決,罰他黥面,流放三千里,去邊關效力了。 小五沒什么可說的。 給美娘和伍大爺磕了頭,給人帶下去了。 等待他的,將是漫長的刑期。 至于在對蘇棟的處置上,則出現較大分歧。 論理,他是不知情的,盜墓案應該與他無關。頂多治一個監管不力,打幾板子,罰款了事。 但憋著一口氣的虞亮,卻抓著刑律里一個把柄,硬把蘇棟當年收容孤兒,說成是“撫養”。 因為小五當初跟著他開起順心人力行時,確實是未成年,蘇棟就如父兄般,有教養之責。 要是這么說,小五犯錯,他就算不知情,也得被株連。 而蘇棟當時雖也未成年,卻娶了章希光。 在律法里,成了親的人,就得按成年人來判。尤其章家,又沒一個長輩在世。 作為當家主事的男人,蘇棟哪怕再小,也得擔當責任。 眼看堂上爭執不下,鬧到需要美娘出堂的地步了,蘇棟忽地松口,表示愿意服從虞亮審判。 他倒不用流放,但必須跟小五一樣,黥面。 就是在臉上刺字。 這個刑罰最殘忍之處就在于,一旦刺上,是終生都洗不脫的。會讓人一看,就知道你是犯過錯的人。 這樣的恥辱,就是虞亮堅持的。 他必須留樣東西,讓美娘一看,就記著她反抗自己的代價。 美娘請的兩個狀師,本來還想再爭取一下,可蘇棟卻搖了搖頭。 他不是不懂狀師的好意。 可美娘已經做得夠多的了,如果再把她鬧上公堂,對于一個女孩子的名聲來說,總歸不是件好事,他們真的不能再拖累她了。 而留下這個刺青,蘇棟也想是給自己,留下一個終生的教訓。 有些錯誤,不能因為它小,不起眼,就假裝沒看到。因為它最終還是會如滾雪球一般,釀成大禍。 于是案子就這么了結。 雖說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但相較之下,卻是虞亮更加丟臉。 他苦心謀劃了這么幾年,還大費周張的鬧出緋聞,結果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既沒能強娶到美娘,也沒能把罪名牽連到她身上。 且美娘如今又得了皇上親賜的皇商資格,將來他再想拿捏她,就更難了。 見事情一了,閔柏也得趕回去了。 燕成帝從宮中緊急派出來的侍衛,已經趕到湖州了。 他們得了圣命,殿下要是不聽話,可以直接把人打暈拖走。 藩王沒得圣旨,擅離屬地,可是大罪! 如果不是閔柏靈機一動,說是回湖州封地巡查,這會子皇上都頂不住朝臣的口水,得親自來捉拿兒子了。 漢王殿下很識時務,答應跟侍衛們走。 但走前,他還要干一件事。 然后,那一天,整個江州湖州,尤其是雙河鎮的百姓們,俱都轟動了。 因為封地之主,漢王殿下,親自來啦! 他不僅來了,還在畫眉石礦那里,跟工匠們一起cao作水車,砸石頭,取石墨,磨筆芯,把所有工序都做了一遍。 然后帶著自己親手制作的石筆,押運著這批礦石,從鄰近雙河鎮的渡口村出發。 這個渡口村經過三四年的修葺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頗有規模的繁榮小市鎮。 在渡口村,殿下自然又巡察一回,還當著眾人的面,品嘗了好幾樣本地小吃。 這才帶著礦石,坐上湖州造船廠,造出的第一艘兩層大船。親自把這批貨物,送到蕪城,交到在碼頭等候的美娘手上。 據在場許多百姓親眼見證,殿下將他親手制作的第一支石筆,送美娘了。 送她了! 送她了! 送她了! 至于剩下那些礦石,也是賣給美娘做烏發膏涂料的。 也就是說,美娘雖離了雙河鎮,卻也是在替雙河鎮的鄉親們,賺大錢呢。 真是個好姑娘。 至于緋聞什么的,誰信??? 就為了個破案子,勾引官員? 人家有這功夫,勾引自家師弟不好么? 什么事情擺不平,還需要勾搭那些一把年紀的官員老頭? 誰信誰有??! 看過殿下的美色,流言,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