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財產安全之歸屬所有權與使用權
一個人的財產為勞動成果的剩余,大多為工具(書籍在蒼手看來也是一種工具,是人吸取經驗教訓的工具),少量以原始資源補充。一個文明國度的財產是國度所擁有人的財產集合。其中最重要的一為先進工具,體現科學技術的進步。二為文化信仰,體現思想理念的進步。 財產所擁的一切權力先天賦予創造與擁有它的文明國度與個人,這權力以歸屬所有權和使用權來體現。 孫子有言國之重器不可示人,這對生存安全來說是無比重要。歷史外族掌握了我中華先進的科學技術侵略占領我的例子多了,其中以成吉思汗為最,打下了世界史上最大的疆土,其核心為騎射! 騎為游牧文化的本能,一個馬背上的民族,幾乎天生下來幼年就會的技能,不借助任何工具能馴服一匹野馬,這只能在游牧民族發生。 射為弓箭,輔以馬刀,遠時射敵箭雨,近時借沖鋒馬力砍敵如切瓜。這是工具,刀是鐵器,一直以我中華領先,歷朝歷代對塞外封鎖,不使鐵器流出! 人心難測,人性本然,封鎖隨幾百年歲月流逝,游牧民族終于掌握了鐵器。這過程也許與中華朝代更迭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是哪個鐵匠流亡到了塞外,為了生活好一點,教會了蒙古人冶鐵技術! 騎與射的結合在當時的軍事上,相當于今天的坦克集群,成吉思汗以及為憑征戰世界,所向披靡。 這也正是西方對我中華技術封鎖的原因,站在民族文明安全上講這是可以理解的,在地球文明安全上看這是狹隘的。 堵不如疏,西方發明了一個有意識的東西叫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文明的進步,財產安全的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是財產歸屬所有權的地位確立。 一個文明對新的工具的需求不能通過交易滿足,那么一定會以索取的手段實現。 對生存安全來說,有一個東西無法交易,因為關系文明現在與未來的生存與發展,這個東西叫領域(領土)! 歷史上領土的交易也有,對被索取方說無一不是一段屈辱的歷史,而索取方因此大受其益,國力增強…… 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已是一個文明對財產所擁有權力最大讓步,歸屬所有權不讓步,使用權相商!…… 知識產權本質上是公有制的具現,公有制表現為歸屬所有權公有,使用權私有。 在精神財產書籍上,人類還是開明的,雖然有國界的存在,有許多人為設置的障礙,這些都能克服,馬克思的思想傳播說明精神財產對文明是歸屬所有權與使用權上的完全公有! 在地球物質財產的權力上,蒼手認為,歸屬所有權為地球文明所有,使用權為人類所有! 在全球化的未來,人類歷史上所有戰爭對于地球文明來說,爭的其實是使用權。在生存安全無法解決的過去,爭使用權無可厚非,也是合理的存在,可能沒有人性道德! 在科技發展的當下,生存安全已不是難題,發展安全在能控制人口的今天也不能成為借口! 解決了生存安全與發展安全,蒼手相信21世紀的未來,地球一定會迎來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