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為了留下這一大筆資金,黃炳安幫魯志萍設計了好幾種投資方案,都被魯志萍否定了。 磨磨蹭蹭了好半天,魯志萍才裝作偶然提到盧布的匯率問題,并對此表現出深厚的興趣。 黃炳安忙將與盧布有關的交易規則講給魯志萍聽。 魯志萍一聽盧布無法進行境外交易,頓時就失了心思。 唉,明知再過一年蘇聯就要解體,她卻無所作為,魯志萍也是郁悶得很。 要不,找個國際倒爺合下伙?唉,不行,這個念頭剛剛升起就被駁回,一來沒那個機緣,二來也怕人家給她來個rou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魯志萍打消再發一次橫財的美夢,讓黃炳安幫她兌換一千萬元人民幣轉到國內賬戶上。 剩下的競換成美元,暫時不作任何投資,黃炳安雖然失望,但也依言照辦,整個過程禮貌有加,讓魯志萍對他的印象分又加了不少。 從香江返回的當天,魯志萍就去銀行辦理轉賬手續,轉五百萬元回家。 有了這筆流動資金,魯志萍相信無論酒廠、食品廠還是火鍋店,應該都能渡過難關了。 緊接著魯志萍又在報上登了一則廣告,言明有一部十集電視連續劇正在籌拍,預計投資三百萬,誠招演職人員。 決定自己拍后,魯志萍也做了一些功課,雖然還是隔山看海,但大致行情還是了解了一些。 現在除了那些國字頭的大制作,一般的電視劇十幾、二十萬就可以拍一集了,有的連十萬都不到,三、四萬塊錢摳著花的比比皆是。 在這種情況下,魯志萍相信自己的預算足以招到靠譜的導演和專業演職人員。 包括制片人,隨著魯志萍對影視制作知識了解得越多,越覺得自己干不了制片人的活。 需要統籌的事務太多,服裝、道具、場地和攝影器材等等,魯志萍一樣都不懂,所以還是老老實實的交給專業人士,她只管預算就行。 在等待消息的過程中,魯志萍通過英語六級考試的通知也出來了,魯志萍又當了一回大熊貓。 其實辛驀塵和馮祈磊也通過了,但他們的風頭全被魯志萍蓋住了。 一個天才少女的名頭,足以掩蓋其他人身上的光環。 作為學生,再沒有比這更好的了,魯志萍再次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心中那個理想總要有一樣是優秀的,她做到了! 一拿到英語六級證書,魯志萍就向學校提出申請要求加學德語。 鑒于她其他學科的成績也不錯,學校最終同意了她的申請,不過學費要另算。 魯志萍表示一點問題都沒有,一千五百元的學費,對她來說連毛毛雨都算不上。 交完費用,魯志萍如愿成為江濱大學歷史上第二十五個大一雙語學生。 一本大學從不缺少牛人,但在今年,魯志萍還是第一個,所以她再次成為校園熱議的話題。 據老師們估計,明年選修雙語的學生會較往年多,因為不服氣的人也多。 想想連魯志萍這樣的都能學雙語,沒道理他(她)們不行! 其實魯志萍還征求過辛驀塵和馮祈磊的意見,想約他們一起報名,可惜兩人都對德語不感興趣。 魯志萍對此深表遺憾,因為她希望有個伴,免得德語系那幫人把她當成動物園里的大猩猩。 不過魯志萍從小被人看慣了,適應的也很快,任你幾十雙眼睛盯著,她自巍然不動,該干嘛干嘛,時間一長,也就沒人看了。 人有好奇心,更有好勝心,看魯志萍這么刻苦,要是考試的時候被一個少讀了半個學期的人超過,那他(她)們就可以集體去跳黃濱江了! 嗯,這話是德語老師說的,雖然話很俗套,但是不得不防,因為他(她)們的對手是魯志萍這種怪獸。 魯志萍還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新聞事業史的上課時間與德語相同,為了學習德語,她不得不犧牲聽中國新聞事業史這門課。 但這種犧牲也是有條件的,雖然經過學校同意,最后教授同意魯志萍的請求,但卻要求她作業一次不準落下,考試還必須得滿分。 對魯志萍來說,這個要求不算容易,但也不算太難,因為靠背的學科是她的強項,頂多就是最后的學業論文稍微難點。 至于作業,幾百千把字的事兒,那叫事兒嗎? 這些都可以克服,現在最難的,還是她中途加進去,課程難免有些跟不上趟。 為了不至于最后成為笑柄,魯志萍不得不把所有課余時間都撲在德語上。 幸好魯志萍這部輕已經寫完了,不然她還真擠不出這么多時間來熬。 在追趕過程中,魯志萍除了爭分奪秒的背單詞,又請黃炳安幫她買德語磁帶。 黃炳安在香江聯系了幾家后,嫌等待的時間太長,干脆直接坐飛機到德國去買。 魯志萍沒想到黃炳安能夠做到這一步,拿到磁帶后,也在想往后如果再有投資,一定不能落下人家。 而在龍源縣,魯慶山有了那五百萬活錢,生意立即開始好轉。 同時也因為實力突然增強,讓世上最嫌貧愛富的機構銀行對他另眼相待,主動找上門來貸款。 魯慶山充分發揚貸款越多越不急的理論,來者不拒,一口氣貸出四百多萬來,這下全年的原材料都不用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