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書迷正在閱讀:的小說云巔仙緣、重生之偽學霸的春天、重回1981:蜜戀學霸小軍嫂、邪仙韓笠傳、重生暴力女學霸、到底誰才是昨夜那個狗男人、追錯、聯盟輔助什么時候才能站起來[電競]、劍客心里,沒有愛情、秩序善如何成為反派心腹?!
一旁的李小白仍有些迷糊:“就算目標是【不餓嗎】和藤馴,就算陳志杰做了危機公關,可是對我們公司和茍老板的詆毀卻實實在在??!雖然我們只是被當槍使?!?/br> 茍玳淡定地擺擺手,將黑通稿里評價布岱和藤馴是“一條臭船上的螞蚱”一句標注,笑道:“在【不餓嗎】這個項目上,我們和藤馴,確實是一條船上的螞蚱,這話一點沒錯。藤馴想要將【不餓嗎】洗白,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先將布岱公司和我洗白,否則永遠跳不出對方的局?!?/br> 恐怕現在,陳志杰比他還著急。 正想著,手機微信接連跳出幾條新信息。 茍玳本想會議結束后再回復,卻瞟到陳志杰的名字,思索一會,點開。 【陳志杰:學弟,看到這兩天網上的黑通稿了嗎?】 【陳志杰:作為學長,實在不忍學弟被黑,想替學弟排憂解難!】 【陳志杰:我們要不要強強聯合一番?解決這個麻煩?】 茍玳聳肩笑了一聲,陳志杰這老滑頭,明明是他的麻煩,還能搞出一副江湖救急、俠肝義膽的架勢。 【茍玳:沒事,被黑慣了,我無所謂?!?/br> 許久。 【陳志杰:那不行,流言蜚語并不會自行消代,無所謂不是正確態度,應該積極面對!】 【茍玳:那就麻煩藤馴強大的公關團隊了?!?/br> 【陳志杰:學弟,你的事情我愿意幫忙,但你也該自己出點力吧?!?/br> 若是以往,對方畢竟從他手中接手了【不餓嗎】,出了事端,他無論如何都會盡一份力。 然而之前晚宴的談話,讓他深刻認識到,兩人雖然都從Q大出來,一校的水卻養出兩家的人,簡單來說,三觀不合??梢岳^續商業交際,卻沒必要有過多的人情交集。 【茍玳:可我手上沒有項目呀】 【陳志杰:???】 茍玳不想再陪老狐貍一句話十八彎,開門見山回復—— 【茍玳:解決這事,直接受益人并不是我?!?/br> == 將手機丟在一旁,茍玳拍了拍手,道:“黑通稿的事情就翻篇了,進入今天會議正題,我們下一個創業項目?!?/br> 眾人頓時精神抖擻。 【不餓嗎】和【不怠學習】售賣后,茍玳給眾人放了幾天假期。眾人卻無心休息,歸公司似箭。 雖然他們很納悶茍玳有何癖好,總喜歡在項目初露鋒芒后迅速售賣,而后投入新項目。莫非有創業癖,就享受種子期企業百廢待興,困難重重的挑戰?一旦其平穩盈利后,就覺乏味無趣? 無論如何,茍玳是他們老板,又極為優待他們,這種打著燈籠也難找,工資高、福利好、氛圍佳的公司,老板別說有挑戰狂癖好,就是要求員工上班前喊“國足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球隊”,他們也愿意受著。 眾人很快將自己這些日子的才思侃侃而談,卻發現茍玳始終眉頭緊鎖,面色竟比看黑通稿差上幾分。 果然是他們的創業項目太天馬行空?太沒有可行性?缺漏太多?太想當然了? 眾人心底自責又愧疚。 果然,能當老板的人,眼界就是比他們高得多。 茍玳聽完最后一個人的項目,揉了揉眉心。 倒不是眾人的創業點子太過空泛或者浮夸,恰恰相反,過于邏輯嚴密,以至于茍玳一下就能聯想到其“屹立不倒”的前景。 完全不符合他的需求! 片刻后,茍玳開口:“都很優秀,只不過我想要的項目,希望更獨特,更大膽一些?!?/br> 眾人:果然是老大!絕不流于庸俗! 會議室陷入持久的寂靜。 無人發言。 茍玳:“都沒想法嗎?” 肖錢輕聲開口:“實在想不出能夠匹敵【不餓嗎】APP一般的思路了?!?/br> 太劍走偏鋒,高出他們的思維太多層次,讓人靈感枯竭。 身旁的王飛牛決定緩和下氣氛,開個玩笑:“我覺得可以做一款【不餓嗎】的升級版,【餓不死你算我輸】,主要思路就是顧客花錢下單,但我們不配送。顧客付了錢,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又吃不到飯,保持了身材苗條,強制減肥,而我們獲得了飯錢還省下了配送費,可謂一舉多得,造福萬家!” 傅巧明嫌棄地呲了一聲,指出王飛牛笑話的漏洞:“還吃不到飯保持身材,你敢少老娘一塊豬rou,我能搞到你APP破產?!?/br>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茍玳看著兩人針鋒相對,腦中靈光一現,并且成功抓住。 茍玳:“其實飛牛的想法,也不是沒有可信性?!?/br> 王飛牛:??? 不是,老大,我這真是一個笑話。 茍玳拋出點子:“你們覺得,購物網站如何?” 上官靜嫻提醒道:“老板,你不會要做購物網站吧?要知道,藤馴那般財力,做了十多年,也沒做出個模樣。當前華國互聯網上,購物平臺雖多,同質化卻很嚴重。如果想做全國性的網站,除非有某一方面獨特性,比如聚少少打廉價戰略,京西有自己的物流系統,蘇寧南購有大量線下商場相結合等等。每一個能夠冒頭的購物網站,都有自己的優勢,或者進入的時機恰當,或者基于原產業,或者有雄厚資本能夠玩轉市場擠占競爭,還要有些運道傍身?!?/br> 傅巧明點頭,附和道:“別說全國性網站,就是區域性網站,如今的競爭也很激烈。當前市場細分越來越厲害,許多五六線城市自己都有幾十個區域性購物網站。我曾經就職過的公司就想涉足區域性電商平臺,最后卻草草收場。構建一個區域性平臺,前期成本極大,讓商戶愿意入駐是一道坎,讓用戶愿意下載信任使用是二道坎,把控質量風險和運營風險是三道坎。若放在七八年前,我是雙手雙腳支持茍老板你搞電商網站的,畢竟當時區域性市場蛋糕還很大。但如今,光北城就有近萬個規模不一的電商平臺,競爭激烈,利潤攤薄,我不認為是個好項目?!?/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