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原本他以為以他和朱瞻圭關系,這場曠世大戰,他混個小軍團指揮官就算不錯了。 可沒想到皇上竟然選擇了他,選擇了他成為一方面軍的指揮官。 要說三人中最平靜的,那就屬鄧亨了,他本來就是錢宇的副手,如果這次朱瞻圭沒有安排,他就會直接跟著錢宇去去北線戰場,反正不管如何他是不會錯過這場大戰。 沐晟是其中最意外,原本以為他的身份,可能會在大明朝廷中漸漸的沒落下去,可沒想到到這最后了,朱瞻圭竟然給了他一次機會。 看著眼前三人,朱瞻圭沉默了一會兒道:“本來西牛賀州方面軍朕是打算交給別人指揮的,但英國公找到了朕,跟朕單獨聊了很久,他希望朕能給你們這些老將領們一次機會,給你們來一個完美的謝幕,打完這場仗了,以后就好好的養老?!?/br> “朕考慮了一下,同意了英國公的建議,劃掉了西牛賀州方面軍曾經的人選,把你們三個加了上去?!?/br> 將調兵令牌任命書一一的交給了三人,朱瞻圭將三人扶起,與他們的手握在了一起。 “這是我爺爺一直希望的戰爭,他老人家沒機會參加了,所以代替他老人家打這場仗的任務,就交給三位叔伯了?!?/br> 聽到朱瞻圭提到了朱棣,三人眼睛微紅重重的點頭。 “請皇上放心,這場仗打孬一點,我們三個提頭來見?!?/br> 朱瞻圭微笑的重重點頭。 等三人退到人群以后,朱瞻圭看向了海軍方面。 南瞻部洲方面軍,是由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組成的,他們的任務是所有方面軍最重的。 他們不但要配合正面陸軍登陸作戰,還要封鎖西方整個海域,任務是最重的。 同樣這個方面軍,指揮官是他們自己定的,朱瞻圭沒有插任何手。 方面軍指揮官,毫無意外是已經現在退休,正在海軍學院當院長的李虎。 副指揮官并不是江寒這個海軍現任總指揮,而是擔任海軍陸戰隊總指揮使的戚遠,江寒只是擔任南贍部洲方面軍的參謀長。 任命完了4個方面軍的指揮官,朱瞻圭來到巨大的沙盤前,正式開始分配作戰計劃。 永興三年八月初八,統一九州作戰會議正式召開,同樣這一場會議,也被列為了大明最高機密,直到戰爭結束若干年后,這場會議才有部分內容被正式公開,讓后世子孫知道了,大明為了這場戰爭準備的到底有多么充分。 第401章:大明廣播! “老徐,你行不行,不行換我上,這馬上到時間了,要是耽誤了,咱倆都要挨訓?!?/br> 某個小縣城的城樓上,一個身穿縣令官服的青年,手搭涼棚,看著城樓頂上正在架設大喇叭的另外一個青年,急吼吼的催促著對方。 他叫汪涵,今年23歲,是郇封縣縣令。 雖然這個縣只是下等縣,但對于貧農出身的他而言,能當上一縣之尊,已經是祖上燒高香了。 汪涵并非是考科舉出身,而是新學畢業生,同樣也是第1屆畢業生。 他那一屆,他成績排到120多名。 按照吏部選拔,他被分派到了下等縣。 據說最優秀的第1名,直接進入了翰林院,已經擁有了進入內閣的引入條。 雖然跟前100名的比他差的很遠,但汪涵并不氣餒。 因為相比于那些成績稍微差一點的,他能當縣令已經不錯了。 比他低一名的那個家伙,連個縣令都沒混上,被分配到了一個偏遠地方,當了一個鄉正。 當然了,也有更倒霉的,比如說上面安裝大喇叭的倒霉蛋,也是他的老同學。 因為成績在300名開外,連個官職都沒撈上,最后又選修了一年電報系,才被分配到縣里擔任電報員。 對方運氣非常好,分配到了他這個縣。 也正是兩人算是好友,否則一般考科舉出身的那些縣令,還真不敢得罪這些電報員。 這幫電報員可不歸地方縣城管,而是直歸朝廷新設立的通訊部,并且是不定期的調換位置。 這幫人經常在縣里接觸各行各業,縣里的那點雞毛蒜皮的事情,他們都是一清二楚。 要是因此得罪了對方,對方往上面打個小報告,自己的官就當不了了。 再加上新學的競爭,現在那幫考科舉出身的官員老實的很,干活一個比一個賣力。 不賣力不行了,要是再不好好干活,位置隨時都會被那些新學學子替換掉。 “快了快了,馬上就好?!?/br> 在上面安裝喇叭的老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看了一眼城外密密麻麻的人群,又低頭安裝了起來。 城下是縣里的百姓,他們今天來到這里,并非是看熱鬧的,而是收到縣里的命令,過來這里聽皇上講話的。 這件事早在兩個月前就開始通知了,并且要求每家當家的,都必須要趕到縣城,聽皇上宣布的內容。 為了讓這幫老百姓們能積極的過來參與,官府還提前透露了一些消息,說朝廷準備再次免收一些稅收。 而且在皇上宣布完一些事情之后,縣里就會立刻發放憑證,第2年沒有憑證的人,會按照原來稅收標準繼續收稅,只有憑證的人才能減免一些稅收。 皇上講話什么的,老百姓不在意,但減稅必須要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