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當然了,更主要是我國人口太多了,如果放到一個人口少的小鍋,這么龐大的鐵路高速路線,開上百里都不一定見一輛車。 有了前車之鑒,朱瞻圭自然不會再定前世的標準。 不過定多寬是個問題,火車的運載能力加強了,但動力方面肯定會不足,造成速度會降下來,如果縮小那還不如不改。 經過和工匠們的研究討論,最終決定定在了兩米的距離。 工匠營那邊在項目定下來的時候,就開始生產軌道,如今已經將近兩年了,估計已經儲備了不少。 至于固定的水泥和鋼材,這根本不是什么難題。 新學的書本,大學方面可是有專門講這個的內容,工匠們研究了個把月,就把水泥和鋼材給制造出來了。 雖然無法跟21世紀的水泥相比,但也達到了19世紀初中的水平。 想到鐵路,朱瞻圭就有點躺不住了,連忙對著旁邊給他扇扇子的趙靈兒道。 “你立刻以我的名義,寫信給工部和錦衣衛還有工匠營,讓他們立刻開始修建從金陵到北平的路線?!?/br> “徭役那邊也不用征發了,北邊抓了那么多俘虜,不能讓他們吃干飯。過段時間我會派人押送一批回來,讓他們用這些俘虜修鐵路!” “我不管他們怎么修,我就給他們一年的時間,一年之內我要鐵路正式成型,而且還要保質保量?!?/br> “到時候我會親自讓人檢查,出了任何問題,所有負責人一律革職查辦!” “還有也告訴他們,如果鐵路在規定的時間修好,并且保質保量的話?!?/br> “負責此事的幾個負責人,我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完工之后我向老爺子給他們申請爵位!” 朱瞻圭打算下重注了。 只要這些人真的能在一年之內修好金陵到北平的鐵路,而且還保質保量的話,給幾個爵位又如何? 第247章:這話我說的,皇上圣旨都不頂用。 “殿下呀,咱們的銀行和貨幣轉換計劃,可能要落空了,代價實在太大了!” 紫禁城暖閣。 率先帶著戶部大部人員遷過來的夏原吉,一臉苦澀的看著朱瞻圭。 靠坐在錦榻上,朱瞻圭皺著眉頭翻看的夏原吉寫的奏章。 從永樂14年開始,戶部就開始在全國開設銀行的計劃,并且計劃將寶鈔的價值拉回來,徹底的斷絕民間金銀交易,以寶鈔穩定貨幣。 不過后來朱瞻圭覺得寶鈔實在太難看,沒什么宣傳價值就放棄了,決定將寶鈔收回,換成新的有宣傳意義的貨幣。 他打算換成老朱,老爺子,還有老爹和他的頭像,這樣不但有宣傳性,還可以滿足老爺子,心里那點非正統繼承的自卑。 今年年初,大明銀行便開始營業,結果大半年的時間,除了商會那邊去存錢之外,連個鬼影子都見不著。 普通老百姓路過富麗堂皇的銀行門口,還以為是什么新衙門都躲的遠遠的。 戶部這邊宣傳的熱火朝天,百姓該干啥干啥,連帶搭理都不帶搭理的。 存錢能漲利息,貸款優惠的政策,更是連人問都沒人問。 朱瞻圭無奈的扶額,之所以造成這個原因,他心里十分清楚。無非是朝廷在金錢上的信譽,已經被敗光了。 你要說朝廷征兵打仗,或許還能招到人,可你要說關于錢的事,哦,那抱歉打擾了。 “殿下,至于您說的收回寶鈔的計劃,臣和下面的人算了一下,覺得不太靠譜。如果真要把大明所有的寶鈔收回,咱們戶部不說破產,也得傷筋動骨!” “這樣一來,咱們這幾年的積蓄,就讓咱們這一把子敗光了?!?/br> “雖然大明的老百姓有錢了,可咱們朝廷也成窮光蛋了。到時候你啊也在皇宮里坐不住了,還得出去cao起老本行賺錢?!?/br> 夏原吉又狠狠地補了一刀。 朱瞻圭嘴角扯了扯,盯著夏原吉小心翼翼的問道。 “有多少?” 夏原吉攤了攤手。 “不知道!” 朱瞻圭瞪眼。 “你戶部都不知道發行了多少錢?” 夏原吉滿臉無辜。 “這玩意兒,缺錢就印缺錢就印,鬼知道發行了多少?!?/br> 朱瞻圭張了張嘴,有種想到宗廟里,沖著老朱的靈位怒吼一頓,把遠在草原的老爺子拉回來,狠狠k一頓的想法。 尼瑪,人家是坑爹,你們這是坑孫子啊,而且還是往死里坑的那種。 你們不懂經濟體系就別亂搞啊,你們亂印倒是爽了,我他娘的想把經濟體系拉都拉不回來啊。 朱瞻圭煩躁的撓了撓頭。 “現在寶鈔市值多少?” “一貫比120文,而且這還是前幾天的價格,現在說不準又掉了!” “又掉了,朝廷不是有錢嗎?怎么還會掉?”朱瞻圭有些疑惑。 “去打阿魯臺的時候,皇上又印了一批,說是補貼士兵伙食,有個四十萬貫吧!” “噗!” 朱瞻圭捂著胸口,差點吐出一口老血。顧不得自己剛剛結疤的傷口,用力的拍著桌子怒吼道。 “你這個戶部尚書怎么干的,我不是說不許印錢了嗎,我這邊叭叭的拼命要把體系給拉回來,你們倒好,在后面拆著我的臺。還想穩定金融體系,你們在想屁吃。就你們這種辦事的態度,我還忙活瞎cao心個屁啊,大家一起擺爛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