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等災民們把糧食吃完了,他們又用糧食誘惑對方賣身為奴。 大災之年過去之后,小家族所在的縣城一半的土地,都在這個小家族的名下,讓這個家族成為了這個縣城最大的地主。 躲過災荒的災民們,由于名下已經沒有了土地,只能成為了這家人的佃戶。 慢慢的這個家族,名聲威望超過了縣衙,成為了這個縣城最有話語權的勢力。 前來這里上任的縣令,都要看這家人的臉色行事。 如果有敢得罪這個家族的,都會被這個家族在朝中為官的子弟穿小鞋。 百年幾百年過后,這個家族越來越龐大。 甚至一個州府的土地,都是屬于這個家族。 龐大的財富,再加上詩書傳家的傳承,讓這個家族從當初的一個小家族成為了當地州府,乃自天下最有名的望族。 后來王朝敗落,新的王朝建立。 這個家族由于人才濟濟和名望的原因,新的王朝為了籠絡這個家族,對其做的惡事,全部選擇了視而不見,就算是有的避不過了,也只拿一些被這個家族挑出來的替死鬼頂罪。 由于這個家族的人做事都非常謹慎,明白不能得罪王權,在辦事的時候都非常討各代王朝皇帝的心。 詩書傳家家族子弟能人無數,不管王朝怎么更替,這個家族依舊是鐵打不動,站在任何權力的高層。 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在文件的最后,還有一句戲言。 千年家族今猶在,不見當年盛世朝。 楊士奇看著本子上的資料,陷入了沉默。 雖然這個故事很簡陋,但也講透了世家的由來和發展。 華夏有史以來大多世家,幾乎都是這樣,從小家族一步步的成為了千年世家的。 各個朝代的帝王也都明白這個原因,可他們卻沒辦法解決。 人家一個愿買一個愿賣,你朝廷難道還不允許他們買賣不成。 不讓他們買賣,災民們就要餓死。 災民們不想餓死,就會拉起反旗造反,到時候朝廷更麻煩,因果循環下,最后吃虧的還是朝廷。 至于拿那些世家開刀,任何一個有想法的皇帝,都考慮過這個問題。 做起來是非常簡單,但后果卻不是誰都能扛住的。 兔死狐悲。 要搞就把所有世家全部搞死,否則朝廷最輕也要傷筋動骨,甚至覆滅在煙塵中。 看著陷入沉默的眾人,朱瞻圭朗聲道。 “給大家看這個資料的原因,并非是想干什么,而是想告訴大家,咱們大明朝就這么大,土地就那么多,經不住你們多少年的霍霍!” “一旦被你們霍霍光了,咱們大明朝也就完犢子了,到時候沒有土地的百姓不想餓死,就會拿起武器農具造反?!?/br> “朝廷為了鎮壓叛亂,就會賜予一些人權利?!?/br> “這人吶,一旦有了錢有了權力,心里就會起不該有的心思!” “比如說來個黃袍加身啊,或者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又或者是堂堂大丈夫,又豈能久居人下!” 說著說著,朱瞻圭嘴角的笑意越來越濃。 “你們猜猜打敗我們老朱家的新王朝,會不會在史書上說我們老朱家的人,什么荒yin無道,什么壓迫黎民,什么嗜殺成性引起天怒,等等一類的罵名?!?/br> 眾人低著頭不敢看朱瞻圭和坐在位置上,瞇著眼睛看著眾人的朱胖胖。 這還用猜嗎?這不都是老套路了嗎! 不把前主子說的一無是處,惡貫滿盈,怎么拍新主子的馬屁。 以前干這事的最積極的就是孔家,如今孔家沒了,以后還不知道讓誰來出頭呢。 唉,真煩人。 以后沒了出頭鳥,沒有了領頭羊,大家投降的時候該怎么辦? 朱瞻圭慢慢的走下階梯,站到了一名官員面前。 “崔侍郎,我記得你的家族好像有不少土地吧!” 姓崔的侍郎,臉上的汗水嘩嘩的流淌。 “回太孫殿下,這個…這個…” 朱瞻圭笑著拍了拍其肩膀。 “不要緊張嘛,我沒有別的意思,更沒有收回你家土地的想法,那畢竟是你們家公平買賣來的!” 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朱瞻圭在公平二字上,語氣稍微重了些。 崔侍郎微微的抬頭,看了看笑瞇瞇盯著他的朱瞻圭,下意識的就要張口說。 他來京師久了,不清楚家里的情況,需要回去問問。 見其要湖弄過去,朱瞻圭嘴角帶著笑意看著他。 “不要說不知道,前段時間我聽說你兄長給你寫了一封信,還跟你說了去年的收成多么多么好!” 崔侍郎:尼瑪,我家里混進錦衣衛了。 “回…回…回殿下,據…據…臣所知,應該在兩…兩萬畝左右!” 朱瞻圭點了點頭,忍不住一聲感嘆。 “2萬畝??!大明能比上其家族的,恐怕也不多吧!” 崔侍郎尷尬的笑了笑。 “一畝地,種小麥,豐收之年是400斤,平常的時候是300斤。按照你們收4成田稅,你們一畝收120斤,也就是八斗左右糧食?!?/br> “一斗糧食按30文算,一畝地你們收入也就是240文,2萬畝的收入也就是在4000兩左右?!?/br> 朱瞻圭看著催侍郎,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