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欽此!” “臣等領旨!” 滿朝文武們心里一陣感慨,太子尚在,讓太孫監國,這還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這也就是朱棣了。 如果換個皇帝,這事滿朝文武都不會答應。 等小鼻涕念完圣旨,朱瞻圭對著滿朝文武拱手行了一禮。 “各位臣公,瞻圭第一次接觸朝政,有不懂得地方,還望諸位臣公多多幫助?!?/br> 群臣們也連忙回禮。 “此乃臣等份內之事!” 等雙方客套一番后,小鼻涕一抖浮塵大喊道:“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早就等待這話的國子監祭酒宋軒,連忙站了出來。 “臣有本啟奏!” 朱瞻圭平靜的看了他一眼。 “宋祭酒,你們國子監的事情,咱們放到最后再說,還是先商量一下國家政務?!?/br> 朱瞻圭言下之意,就是我暫時不想讓那些臭讀書的影響了我心情,你這事放到最后再說。 朱瞻圭說完,便不再搭理宋軒,看向其他人。 “其他臣公可有重要之事?!?/br> 楊士奇站出來。 “臣有本啟奏!” “講!” “啟稟太孫殿下,北征之軍已經陸續開往北平,可很多士兵冬衣冬鞋還沒備齊,不少士兵還穿著秋衣和草鞋?!?/br> “今年格外的寒冷,如果不早做準備,會造成士兵大面積的凍傷,可能會影響明年北征計劃?!?/br> 朱瞻圭皺著眉頭看向楊士奇,“目前還差多少套?” 楊士奇舉起手中的奏章,高聲回道:“此次我軍北征共動用兵力接近50萬,除了三大營,以及靠近京師的幾個守備軍團之外,從其他地方調來的衛所軍團,裝備上都略差一些?!?/br> “雖然兵部戶部在籌備期間極力籌備,可還是缺差十萬套以上?!?/br> “而那些暫時不缺的,其實腳上穿的也絕大部分不是冬鞋,更多的是秋布鞋,只是做個裹腳之用,防寒方面還是差了許多?!?/br> “如果真的要算齊的話,至少需要20萬套冬衣冬鞋,才能保證今年的冬天士兵們不會凍死凍傷?!?/br> 朱瞻圭眉頭緊緊的皺在了一起。 北平冬天那里有多冷,他是心中有數的。 現在的大明,可不是后世的氣溫升高的時代,冷起來可不像后世那樣只有零下幾度。 朱瞻圭小時候是生活在北平的,在他的記憶中,最冷的時候估計至少有零下二三十度。 就算是稍微暖和一點的南方金陵,一旦冷起來也有零下七八度,甚至超過10度以上的也有。 朱瞻圭記得,他跟徐皇后來金陵的那一年,金陵這邊還下了雪。 當時他跟朱瞻基在玩耍的時候,朱瞻基跳在了雪堆里,直接把只有五歲的朱瞻基給埋住。 雖然后來五六年來,他都生活在比較溫暖的沿海南方,但對于寒冷的記憶還是非常深刻的。 特別是進入寒冬以來,朱瞻圭感受是最明顯的。 剛才說過,他這五六年都生活在溫暖的沿海區,這勐的經歷寒冬,他一時還有些受不了。 陪老爺子從山東回來的這一路,由于他是騎著馬,抓著韁繩暴露在外面的手,都出現了凍瘡。 昨天晚上可是把趙靈兒給心疼壞了,抱在懷里暖了很久。 “20萬套呀!” 朱瞻圭想了想,看向夏原吉。 站在文臣群中的夏原吉,勐地一個機靈,不等朱瞻圭詢問,就立刻搖頭。 “殿下,戶部沒錢了!” 朱瞻圭臉一黑。 “真沒有了?!?/br> 夏原吉攤了攤手,表情鄭重道:“前幾天剛給士兵們官員們發過俸祿,戶部已經空了,甚至為了省錢,我們戶部的人都沒有發俸祿?!?/br> “戶部很多官員,都向臣抱怨,都說戶部官油水多,為什么他們當了戶部的官,不但掙不到錢,反而連俸祿都拿不到。我那兩個戶部侍郎,都打算今年過年去他媳婦娘家過了,實在是沒余糧了,別說吃rou了,喝碗稠米湯都是件難事了?!?/br> 朱瞻圭越聽越無語,最后無奈的連連擺手。 “得得得得,你別說了,過幾天會有一筆銀子入戶部,你先把那些缺的俸祿給堵上?!?/br> “聽聽你這話說的,好像我們老朱家,多么虧待你們這些臣子似的?!?/br> 群臣們集體翻白眼。 你這話說的不虧心嗎? 你們老朱家是歷史上俸祿給的最低的,如果不是當官能撈點好處,就你們老朱家給的那點俸祿,一家人吃飽飯都有難度。 夏原吉嘿嘿一笑,雙眼放光的問道:“殿下這次運來多少錢?還有臣跟您提的那事,您真的不考慮考慮?如果您要把錢放到戶部,臣可以做主,不收您的寄存錢?!?/br> 朱瞻圭臉一黑,勐地一拍桌子。 “夏原吉,請注意你的身份,你是朝廷戶部尚書,不是開銀庫的?!?/br> 這個夏原吉簡直就是掉進錢眼里了,還不收我的寄存錢。 我把錢放你那,不給我利息就得了,還要我的寄存錢,我是腦子有多大坑,才會把錢給你。 夏原吉聞言都囔了一聲,“我這個戶部尚書,跟開銀庫的有啥區別?不就是一個有官一個沒官嗎?” 等夏原吉回班以后,朱瞻圭對楊士奇道:“等那批銀子到了,我會從商鋪那里吊機一批,棉皮鞋和棉衣給兵部,到時你們盡快發往北平給士兵們換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