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一想到朱厚照,朱瞻圭就一陣頭大。 朱瞻基這一支的皇帝都是奇葩,有喜歡干木匠的,有喜歡野獸的,有喜歡煉丹修仙的,更有的還有喜歡年齡大好幾輪的。 這尼瑪的一個比一個奇葩。 以后自己的子孫輩,可不能這樣。 等到時候自己快死的時候,一定要立個規矩,不許皇家子弟搞業余事業。 沒注意到朱瞻圭走了神,朱胖胖接著說道:“可惜這人不能動,我們要動了,恐怕就會讓天下藩王內心不安?!?/br> 朱瞻圭聽完疑惑道:“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像漢朝那樣推行推恩令,一點一點的瓦解藩王的力量?!?/br> 朱胖胖微微的搖了搖頭。 “當初有人提過這個想法,但被你爺爺給拒絕了?!?/br> “我大明朝對待藩王跟以前的朝代不一樣?!?/br> “以前的藩王手中掌握著兵權和地方管理權利,就是一個國中國,朝廷下達推恩令,其實就是一點一點削弱他們手中的力量,讓他們沒有能力威脅中央朝廷?!?/br> “可咱們大明朝的藩王,他們沒有了權力和封地,護衛也是可憐巴巴的那一點點,全家都是靠朝廷奉養?!?/br> “再加上朝廷有制度,朝廷養的只是那些皇親嫡脈,那些旁系子弟,或者是幾代以后的,就要靠自己努力了?!?/br> “以目前的狀況,朝廷只需要養那些繼承王位的人就行了,可如果實行推恩令了,那朝廷以后將會面對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皇親?!?/br> “到了那種狀況,別說打仗治國賑災救民了,光養這些皇親,都能把大明朝給掏得一干二凈?!?/br> 朱瞻圭恍然,他這才想起來,大明朝除了開國那幾位藩王,其他王爺是沒有任何權利的。 絕大部分都是混吃等死當豬養。 這樣的藩王實行推恩令,那不是給朝廷找麻煩嗎? 不過,隨即朱瞻圭又皺眉。 雖然大明的藩王沒有實權,但朱元章可是定下了皇親不收稅的政策。 這個皇親,可不單單是藩王皇親,還是包括他們那些旁系子孫的。 這幫王爺沒事,那可是拼命的造孩子。 一家十幾個孩子都是數量少的,有的甚至生到了上百。 想想這樣一代一代的分散下去,朱瞻圭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 同時他也想起來了,明朝往后稅收之所以越來越少,除了士大夫鉆空子逃避稅收之外,這些豬仔們也是貢獻了不少功勞啊。 這老朱,真是口嗨不顧后世子孫的感受。 你想著讓子孫后代,不再挨餓受欺負這能理解。 但你怎么不想想后世皇帝,面對這群龐大的豬仔是感受??! 第93章:又一個孫若微出現。 “轟!轟!轟…” 震天炮響,在趙府門口響起,緊接著,鞭炮,鼓樂聲緊隨其后。 數百名侍女宮人,手捧花籃,香爐等各種物品,排著整齊的隊列走出了大門。 在隊伍的最前方,數百名神機營將士,手中持著三眼火銃,不停的對著天空放槍。 16名專門挑選轎夫,身上穿著喜慶的衣服,扛著用紅綢子包著的轎桿,抬著一頂華麗的鳳轎,跟著前面的隊伍走出了大門。 “新娘子出來啦!” 一聲小孩的歡呼響起,圍圍觀的百姓紛紛高聲喝彩。 “賞!” 聽著周圍的歡呼喝彩,陪著轎子走出來的趙慶,對著管家招呼了一聲。 管家樂呵呵的應命,指揮著丫鬟仆人們,往人群中撒著各種糖果,包著紅紙的銅錢。 “各位親朋,在下先送女兒進宮,各位先稍等片刻,喝些茶水,吃些點心,在下先失陪了!” 漫長的隊伍走出趙府,趙慶對著身后前來道賀的客人們賠罪了一聲,便連忙跟著轎子往皇宮而去。 在古代,成婚新郎是要去迎親的。 但皇家是不一樣。 皇帝、太子、太孫、這三個身份的人成婚,不但不需要去迎親,娘家那邊還需要把新娘子送過來。 當然了,也不是不派人,禮部是有代表派去的。 隊伍繞城一周,最后在正陽門停下。 趙慶下馬,代替女兒聆聽圣旨。 圣旨的內容很簡單。 是皇帝對于新娘子的訓戒,以及對未來小兩口的祝福,和希望給皇家開支散葉的愿望。 圣旨念完,趙慶行大禮叩謝,隨后接過皇帝的賞賜,帶著家人退了回去。 接下來就是皇家內部的典禮了,趙家的娘家人是不能參與的。 “開城,迎禮!” 等趙家的人離開,讓換了一身喜慶吉福的小鼻涕,手中的拂塵一甩,轉身對著正陽門高聲唱和。 隨著小鼻涕的聲音落下,關閉的正陽門,緩緩的打開。 新來的轎夫扛起花轎,伴隨著宮廷禮樂,踏進了正陽門。 這個門,可不是任何一個女人,都能坐著轎子從這里過的。 在皇宮當中,只有三個女人,能享受到這個待遇。 皇后、太子妃、太孫妃。 只有這三個女人,才能在成婚的那天,從這個門坐著轎子進入。 這代表著身份,代表著未來執掌六宮的地位。 本來按照規矩,朱瞻圭還沒有冊封為太孫,他妻子的轎子,是沒有資格從這里進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