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在這里,可能需要解釋一下「監國」的含義。 歷史上的監國并不是說皇帝走了,然后所有的事情都要太子處理,然后皇帝什么都不知道。 如果太子敢這樣子做,那么第二天皇帝就能回來,甚至皇帝留在京都的人第二天就能夠斥責太子是不是要造反。 歷史上的監國,指的是太子處理一些最基本的政務,且這個處理也不是像皇帝那樣處理完就完事了。 而是給出自己的意見,然后令人傳送到皇帝那里,然后皇帝最終批復。 決定這個事情的人還是皇帝,只是太子可以提前「體驗」了。 這就像是給你「皇帝」這個角色的視角以及體驗權,但你并沒有cao控他的權限,只是能夠看一看皇帝平時干什么、處理什么、感受一下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然而即便是這種級別的體驗權,歷史上都不常見。 更何況是始皇帝嬴政這種大撒把式的「監國」放權?可以這樣說,只要始皇帝一天不回來,大秦帝國實際上的皇帝就一天是『扶蘇』。 而皇帝什么時候回來? 始皇帝給出了兩個答案,第一;他巡游完畢天下。第二;扶蘇有兩件以上解決不了的事情,只能夠求助他。 其實還有一個隱藏的第三個條件:扶蘇將天下治理的不成樣子了。 觸發這三種可能性中的任意一種,始皇帝都會像是一個為「玩家扶蘇」解決后路的『npc』一樣,回歸大秦,重新鎮壓天下。 當然,這個解決問題是有代價的。 代價就是扶蘇也被解決了。 扶蘇長嘆一聲,嘆氣聲回蕩在這章臺宮中。 “哎——” 這一聲長嘆中帶著些許的唏噓與些許驚喜、激動、驚疑、等眾多情緒的百轉千回。 一場權利的交接似乎正在緩慢的進行。 ......... 冬日的時間過得很快,一天天的就過去了。 很快的,二月份就到了,春天也來了。 有些人在春日來臨的時候興高采烈,而有些人則是陷入了沉默的悲傷當中。 王琯的家人一大早就一身白衣的四處奔走,王琯的五個兒子分別去了不同的地方,分別是陳珂府邸、李斯府邸、王翦府邸、蒙恬府邸、以及咸陽宮中。 陳珂的神色有些沉默,他看著面前跪俯著的一身素衣的年輕人,伸出手將其攙扶了起來。 他看著那人,輕聲道:“不必多言,我會親自前往府上,為王公送行?!?/br> 那年輕人點了點頭,眼眶通紅的離開了。 陳珂則是默默地看著天空之上的風景,良久后才是感慨似的嘆了一聲:“春天來了,難熬的冬日又過去了?!?/br> “可是有多少人葬在這個冬天呢?” 他與王琯的聯系并不多,只是些許同僚間的關系罷了。 但陳珂開始擔心起來了他真正朋友的身體。 第二十四章:友 陳珂的朋友不多,整個大秦上上下下看起來也就是兩三人而已。 這并不是陳珂不愿意交朋友,而是他實在不適合交朋友,之前每日里只想懶散的在宅邸里呆著根本不想出來,想當一條咸魚。 前一段時間開始,陳珂變成了「勞?!?。 被稱為第二個李斯,第一個陳珂。 要么忙,要么懶,怎么可能有很多朋友呢? 陳珂的朋友,也就是兩個忘年交,一個李斯、一個王翦,或許還要算上一個扶蘇、一個嬴政。 僅此四個人而已。 扶蘇尚且年輕,就連嬴政其實比起來另外兩個人也算是年輕的。 嬴政是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出生的,如今是始皇帝五年了,已經度過了四十三個春秋。 而王翦則是昭襄王五年年出生的,比始皇帝大了足足四十三年的春秋,而四十三個春秋則是如今始皇帝的年紀。 他已經足足八十六歲了。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年紀,即便是當年的孔子、孟子二人也沒有活到這個歲數。 世上這個歲數的人很少,即便是有,大多數也是已經躺在床上不能夠動彈了。 而王翦還在戰場上奔襲。 李斯則是昭襄王二十三年出生的,如今也已經是六十八歲了。 兩個人的年紀都已經到了一個讓人開始擔憂他們身體的時候,如今王琯的離去,只怕對這兩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尤其是李斯。 陳珂收拾好了身上的衣物后,第一時間來到了李斯的家中。 他來看望李斯。 陳珂與李斯的情誼、或者說陳珂與他這幾個朋友的情誼,大多都是「君子之交」。 何為君子之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也。 可能旁人看著他們的關系,感覺沒有那么好,但其實兩人已經算是十分要好的知己了。 最開始的時候,兩人互相算計,陳珂借助著凋版印刷以及造紙術等的事情,與李斯勾搭在了一起,那個時候李斯甚至可以厚顏稱陳珂為「弟」。 簡直是要了命。 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子稱呼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為「弟」,當時李斯自己的兒子李陽、李由兩人都是覺著有些無奈。 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即便李斯稱呼陳珂為「弟」,陳珂也不再稱呼李斯為李兄,而是變成了『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