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但—— 只要不現在提出來,大家就可以裝死。 如果皇帝提出來,他們也可以反抗。 …. 問題是什么? 問題是如今這個事情不是皇帝提出來的,而是他們內部的人提出來的—— 一個理所應當、理直氣壯、沒有任何人有立場反對的人提出來的。 儒家領頭人、現任儒家話事人、儒家僅存的六位大儒之一、荀子禮論的繼承者、孔家前任嫡傳家主的弟子、第一屆文選大賽的優勝者、百家宮文宮的宮主、百家宮博士、七十二賢之顏回的嫡系傳人、現任顏家家主—— 顏崆。 只是前面那一連串的頭銜,都讓人聽著覺著難受。 更何況,在顏崆提出來這個學說的時候,在場的人都意識到另外一個問題。 儒家要再次合并了。 或者說——短暫的合并。 果不其然,當顏崆的話落地,前方站著九卿位置的人群中,立刻走出來了幾個人。 蕭何臉上帶著嚴肅的神色,他望向嬴政、又看向群臣。 「啟稟陛下,臣附議顏博士所說?!?/br> 「荀子當年的禮論,的確是最適合現如今的?!?/br> 「教化百姓,本就是 儒家之職責,如今能夠將當年荀子的遺愿完成,想必荀子在天之靈也能夠得到安慰了?!?/br> 陳平同樣也是站了出來:「陛下,蕭少府所言甚是?!?/br> 「荀子言禮治,強調尊卑等級以維持社會秩序,臣也贊同這一點?!?/br> 「如今大秦一統已經數年,天下在陛下的治理下也已經是變得井井有條,恢復了勃勃生機?!?/br> 「黔首們能夠吃飽肚子、有田地可以耕種,萬物都在欣欣向榮?!?/br> 「有道春風吹草生,如今的大秦中,許多東西就像是雜草一樣胡亂的生長,為了大秦的萬年永固,當像民眾傳播「禮治」的思維?!?/br> 「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br> 「讓民眾們在吃飽肚子后,不必挨凍后,就應該讓民眾們知道該如何生活了?!?/br> 「臣懇請陛下,將「文」之一事,列入五年規劃之中?!?/br> 丞相署文吏處一級文吏曹參同樣走出,神情嚴肅。 他與前兩者不同,而是從另外一個角度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啟稟陛下,臣在審閱各地文書的時候,發現黔首們大多數已經是能夠吃到飯、至少不至于餓死了?!?/br> 「但當最基本的生存被解決了之后,他們就開始思考一些其他的事情了?!?/br> 「思想向來是最恐怖的東西,如果不加以限制,臣恐怕多年后會有什么變數?!?/br> 曹參不是站在儒家的角度,而是站在天下的角度,站在始皇帝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事情。 放縱思想,會影響到始皇帝的、大秦的統治。 所以,想要遏制這種思想的放縱,又不想讓剛收攏的民心被打散,那就必須是實行文治,將文治列入五年規劃之中。 而方才蕭何、陳平、顏崆幾人,已經是將各家流派給分析了個徹底。 …. 想要文治的舒服,維持自己的統治,甚至更好的統治,那就需要儒家了。 嬴政坐在臺上,頗有興趣的看著這一幕。 他能夠看出來蘊藏在其中的意味,但他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擔憂,唯獨只剩下玩味。 廢話—— 嬴政為何要擔憂? 儒家主動當狗,只為了能夠在這里占據一個有力的位置,并且愿意成為自己的刀,去咬那些不愿意尊奉自己的人。 嬴政開心還來不及。 陳珂幽幽的嘆了口氣,他看著站在那里,如同青竹一般的顏崆,眼神中帶著些許莫名的悵然若失。 扶蘇看著陳珂,心中頗有些吃味。 「老師,您就這么喜歡顏若虛?看到他自甘墮落,甚至都要嘆息的地步了么?」 若虛是顏崆的字,而扶蘇的發問更是問住了陳珂。 陳珂并不驚奇,只是有些無奈,無奈中又有些開心。 為何? 因為古代的這些皇帝,一個比一個的會說情話。 扶蘇的老爹政哥更是如此。 平時對著自己的太醫夏無且說:「無且愛我」 自己做錯了事情請王翦出山的時候說:「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 雍正對臣子說:「爾之真情朕實踐之,朕亦甚想你?!?/br> 「朕實在不知該怎樣疼你,才對得起天地神明?!?/br> 「爾用心愛我之處,朕皆體會得到?!?/br> 比如唐太宗李二,為了損自己的起居郎,說起居郎褚遂良「小鳥依人」 對劉自說「昔聞婕妤辭攆,今見常侍登床」、對著魏征說魏征嫵媚,還專門給房玄齡寫了兩首詩表達自己的「感情」。 所以,陳珂見到如今的扶蘇竟然懂得了吃味,一時之間不知道是尷尬還是開心,開心自己的弟子終于有了點皇帝的樣子。 當皇帝的,就是要什么都會,這樣才能夠籠絡住下面臣子的心。 他扶額嘆氣:「為師哪里就不忍了?嘆氣也只是覺著感慨,當初顏崆信誓旦旦的來責問我,如今自己為了儒家的未來,也是變成了這個樣子?!?/br> 「當真是世事易變啊?!?/br> 扶蘇看著站在那里,光影在他臉上流轉的顏崆,一時之間也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