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諸位,請起吧” 他看向眾人,輕聲道:“今日大朝會,可有要事?” 人群中,孔賢默默地睜開眼,正準備說什么的時候,一個人一馬當先的走出。 正是李斯。 “啟稟陛下,前幾日郡縣之事暫緩” “如今,天下初定,制度之事不能夠在拖延下去了” “臣請今日朝會,繼續議論郡縣之事” 此話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便是如同熱水焦油一樣,瞬間沸騰了起來。 一人直接走出。 “前幾日陳少府所說的事情,難道丞相大人有解了?” 第十九章:態度 來人身份是儒家弟子,前博士宮出來的人,現任的九卿之一。 王宇。 李斯聽著王宇幾乎算得上是詰問的話語,臉頰上只是帶著笑容。 他轉過頭的那一瞬間,神色瞬間就是變了。 變得陰沉,其中帶著恍若雷霆之怒的凌厲之感。 “放肆!” “如今朝堂之上,陛下還未說什么,哪有你說話的余地?” “再者,本相乃是你的上官!” “你們儒家教的便是這樣子的禮?便是這樣子的節?” “還是說,只有在你們需要「禮」的時候,你們才會高呼「禮」的大旗” “在你們不需要「禮」的時候,就把這個破牌坊給丟在一邊?” 李斯怒目圓睜,先從氣勢上壓倒了王宇。 王宇站在那里支支吾吾的不知道說什么,臉上帶著些許因為羞怒變成的紅色。 一旁的孔賢幽幽的嘆了口氣。 他倒是沒有想到,今天王宇方才一開口,就被李斯壓制住了。 甚至今天的主角還尚且沒有登場。 這就更加讓孔賢難受。 因為他發現了一個令他心驚膽戰的事情。 第一,孔家的招牌似乎沒有那么管用了。 第二,李斯似乎站在了孔家的對立面,站在了陳珂的身旁,成為了陳珂的戰友。 這對儒家來說,對他來說,都算是一個驚天噩耗。 因為這個時候孔賢,睜開了那被世人蒙蔽著的雙眼之后,心中才是明白一個道理。 孔家店,還沒有強盛到抵擋得住來自東南西北風的力量...... 就如同此時,他連站出來為王宇說一句話都做不到。 因為李斯方才說了,皇帝還未開口,伱先開口? 那你是什么意思? 他不敢有什么意思,所以現在連意思意思都不敢意思了。 嬴政跪坐在高臺之上,神色中帶著些許忽明忽暗的笑。 忽而,他低下頭,看著臺下的眾人。 王翦依舊是大大咧咧的坐在一旁,靠在柱子上休息著,只是不知為何身子朝著左邊輕輕的移動了一點。 蒙恬依舊站在那里,一動不動,神情凜然。 而原本靠近右邊的馮去疾等人,身體也是站在了正中央。 唯有孔賢等人,依舊是站在靠右邊的方向。 “行了,何必因為這些小事爭吵?” 嬴政打了個圓場,看著李斯說道:“不過王奉常問得也有道理” “李斯啊,你可是得出了解決郡縣制缺陷的辦法?” 李斯這才是收斂了身上的氣勢,嘴角帶著笑容。 “啟稟陛下” “自從知道郡縣制弊端后,臣日思夜想,想要找到解決這弊端的辦法” “臣心中清楚,如今天下方才一統,亂世的余威還未曾完全過去” “唯有盡快的固定秦律,穩固天下大局,方才能夠使百姓安居樂業” 李斯說完這些后,語氣中明顯是帶著些許歡欣的說道。 “而前幾日,陳少府與我相談之時,忽然靈光一閃有了個念頭?!?/br> “我們二人討論過后,倒是得出了一個能夠暫時緩解的辦法?!?/br> “也正是有了辦法,今日微臣才是斗膽再次提出郡縣之事” “否則,就算是給臣一百個膽子,臣也是不敢如此做的” “畢竟臣可不是什么少年人,整天腦子里想的都是什么亂七八糟的事情了?!?/br> 李斯說著這話,嘴角不自覺地帶著嘲諷,望了站在那里的王宇一眼。 王宇的年紀,在他的年紀面前,的確算是一個少年人了。 因此,王宇聽到這明顯是嘲諷他的話,當即差點是忍不住。 還是一旁的孔賢拉住了他。 嬴政帶著好奇的說道:“哦?有了辦法?” “什么辦法?” “說來讓朕聽一聽?!?/br> 李斯隱晦的看了一眼站在身后的陳珂,而后輕禮。 “陛下,此法臣雖然知道,但卻并沒有陳少府更加清楚” “臣以為,還是讓陳少府來為陛下、為諸位同僚講解更好?!?/br> 李斯在話語中抬了一手陳珂,而后便是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等待著嬴政的回復。 而嬴政聽了這話,沒等眾多大臣反應,便是說道:“如此甚好” “陳珂,便是由你來為諸大臣講一講?” 嬴政的聲音中難得的帶著些許調侃兒和玩笑。 “正巧了,你自己提出來的問題,你自己解決” “也免得折騰第二個人!” 眾人不難聽出這話里面的意思,嬴政什么時候對一個大臣這么和顏悅色過?